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

期刊助手

官方微博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E-CHINC融媒体平台
  • 管理赋能,精进笃行——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护理科学管理培训成功举办
  • “护理管理创新发展与科研能力提升研讨会”在南宁顺利召开
  •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2023年护理管理创新发展与科研能力提升研讨会
  • 中国现代手术室卓越管理能建项目(MeOR)正式启动!
  • 《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云课堂于5月5日首播
  • 护理管理科研实践与论文写作研讨会在昆明成功召开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2025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5-01-15
上一期   
封面
封面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0. 
摘要 ( 20 )   PDF(5298KB) ( 1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录
目录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0. 
摘要 ( 13 )   PDF(3479KB) ( 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别策划·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
综合医院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佩涛 汪铭暄 胡娴静 李秀霞 李振香 郭放 周文华 梁冰 龙建华 李葆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01
摘要 ( 40 )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潜在类别特征,分析不同类别的影响因素,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1月选取全国18个省份38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163名门诊护士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法建立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潜在类别模型,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主观幸福感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可分为低幸福-高压力型(23.86%)、中幸福-兴趣缺失型(44.29%)和高幸福-放松型(31.85%)3个潜在类别。职称、有无管理职务是不同类别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护士主观幸福感具有明显的异质性,提示医院管理者应针对不同幸福感类别的门诊护士制定个体化、以群组为单位的干预方案,提升其幸福感,从而优化门诊服务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科护理门诊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的实践
刘欣源 陈素珲 文红 赵嘉祺 杨惠云 王蓉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6-1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02
摘要 ( 20 )  
目的:评价在专科护理门诊开展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为专科护理门诊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于2023年6月开设心脏康复专科护理门诊,提供运动风险评估、运动处方建立、模拟运动实践指导、门诊多学科诊疗、家庭参与的多元健康教育、随访与居家运动监管等服务内容。比较门诊开设前后PCI术后患者康复运动知信行得分、运动能力和满意度的变化。结果:专科护理门诊开设后PCI术后患者运动知信行得分、Peak VO2、Peak METs、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开设前(P<0.05)。结论:在专科护理门诊开展PCI术后患者运动康复,可以提高PCI术后患者对康复运动的知信行水平,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KANO模型优化门诊护理服务的效果研究
汤赫男 牛雅薇 郭放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1-1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03
摘要 ( 23 )  
目的:分析KANO模型在门诊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为提升门诊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从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中,筛选1?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以优化前6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门诊护理服务,优化后600例患者作为实验组,以KANO模型为指导优化门诊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护理服务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预约到院后平均等待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疾病知识普及率、预检分诊正确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KANO模型为指导开展门诊护理服务,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等待时间,提高预检分诊正确率,赢得更多患者的满意,极大提升护理服务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生殖微创日间手术门诊数智化管理
史莉 刘金莲 罗丽燕 勾雪梅 李金璐 杨硕 李佩涛 李葆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6-2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04
摘要 ( 18 )  
目的:评价数智化管理模式在生殖微创日间手术门诊的应用效果,为提高门诊微创手术管理质量提供借鉴。方法:从团队管理、信息系统优化、院前服务流程优化等方面构建数智化的生殖微创日间手术门诊管理模式,比较模式应用前后患者的平均等待入院时间、当日手术取消率及满意度。结果:应用数智化管理模式后,患者平均等待入院时间、当日手术取消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数智化管理模式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生殖微创日间手术效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陈柯宇 王志新 绳宇 李聪 刘晓颖 周文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20-2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05
摘要 ( 18 )  
目的:构建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的评估指标体系,为我国大型综合医院应急管理能力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通过调查分析及文献回顾,初步构建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2024年4月—9月经2轮德尔菲函询确定评估指标的重要性及相关性。结果:2轮函询结束后形成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77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专家积极性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60,变异系数不超过0.158,肯德尔协调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总体水平和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均>0.85。结论:门诊突发事件应急准备能力评估指标体系可帮助医院管理层及医护人员进行应急能力评价自查,为提高门诊管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改善门诊患者就医体验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癫痫自我病耻感量表的汉化与信度效度检验
郭文昕 王月华 欧阳碧庚 廖思思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27-3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06
摘要 ( 8 )  
目的:对癫痫自我病耻感量表进行汉化,并在癫痫患者中进行信度和效度检验,以期为我国癫痫患者自我病耻感的评估提供测量工具。方法:对癫痫自我病耻感量表进行翻译、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形成中文版癫痫自我病耻感量表。选取2023年9月—10月在湖南省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治疗且符合纳入标准的262例癫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癫痫自我病耻感量表包括3个维度,8个条目。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875~1.000,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969。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整体模型拟合良好。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7,重测信度为0.924。结论:中文版癫痫自我病耻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用于我国癫痫患者自我病耻感的评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在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中的应用
于鹏 张萌 张文华 郭朋飞 杨涵旭 匡国芳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32-3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07
摘要 ( 11 )  
目的:分析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对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泌乳量及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的影响,为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产科联合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医科、营养科及心理科,制定促进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产后泌乳和心理健康的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便利选取2023年1月—10月在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产科分娩的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2023年1月—5月的109名为对照组,2023年6月—10月的111名为实验组。对照组产妇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产妇接受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泌乳量、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率及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结果:两组产妇产后第1天、第2天泌乳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产后第3天及产后第14天泌乳量比较,实验组均多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泌乳Ⅱ期启动延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干预方案可以有效促进早产儿母婴分离产妇泌乳Ⅱ期正常启动,有助于维持充足的泌乳量,并降低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桥梁症状网络分析
李如如 王苗 陈硕硕 徐嘉仪 王珏 韩亚茹 张丽青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37-4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08
摘要 ( 18 )  
目的:识别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群及其桥梁症状,为患者症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温州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Memorial心力衰竭症状评估量表进行调查,通过因子分析提取症状群,网络分析识别症状群结构和桥梁症状。结果:共提取出呼吸-睡眠障碍症状群、外周水肿症状群、头晕-疲乏症状群、口咽不适症状群4个症状群,桥梁强度前4位的症状分别为腿部或手臂水肿(rS=0.559,rE=3.756)、平躺时呼吸困难(rS=0.408,rE=4.556)、缺乏食欲(rS=0.396,rE=3.999)、口干(rS=0.363,rE=2.199),预期影响最高的症状是夜间睡眠憋醒(rE=4.750,rS=0.202)。结论:腿部或手臂水肿是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核心桥梁症状,夜间睡眠憋醒、平躺时呼吸困难、缺乏食欲以及口干是连接不同症状群的桥梁症状。借助桥梁症状在各个症状群间的桥接作用,对桥梁症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症状管理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李聪 王志新 于洪霞 路潜 周文华 庞冬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42-4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09
摘要 ( 13 )  
目的:编制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并验证其在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中的信度、效度,为医护人员测量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提供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中自我调节的定义,结合文献分析、专家咨询、预调查及课题组讨论形成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采用方便取样法,于2022年8月至2023年3月选取在北京市2家三级甲等医院肛肠外科接受了直肠癌保肛手术的3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包含3个维度,17个条目。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和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00。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了3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5.06%。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量表结构模型指标均符合拟合标准。量表的效标效度为0.580(P<0.05)。量表总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1,重测信度为0.958。结论: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评价患病人群自我调节能力的有效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的构建
曾美玲 刘娟 丁雯 王茹 张紫莹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47-5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10
摘要 ( 24 )  
目的: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为该类患者出院后延续护理风险分层评估提供依据。方法: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理论框架,采用文献分析法、研究小组讨论、德尔菲法构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ABC分类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和风险等级,并进行预调查。结果:共完成两轮专家函询,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88.89%、10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93,第2轮专家函询一级和二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377、0.130(P<0.05),预调查修改1项指标,最终确定3个一级指标(疾病生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和治疗因素),18个二级指标。结论:构建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延续护理风险分层筛查指标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有效识别不同风险程度的患者,为实施分层、分级的延续护理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术前抗血栓药物的管理
袁华娣 贺红 高丽燕 韩娜菲 吴小燕 洪萍花 林吒吒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53-5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11
摘要 ( 27 )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模式在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术前抗血栓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科学管理老年日间手术患者抗血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首次行日间手术并长期服用抗血栓药物治疗的393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血栓药物管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原因分析,应用前馈控制模式开展药物管理。结果:实验组因抗血栓药当日手术取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886,P=0.009);两组药物治疗依从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658,P=0.037);培训前后,护士在抗血栓药的种类和名称、停用抗血栓药物时间、替代药物名称和用法3个方面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馈控制模式用于术前抗血栓药物管理,可降低当日手术取消率,提高老年日间手术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及护士抗血栓药物管理能力,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冻结肩患者全程康复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王鑫鑫 陆斐 马姚静 王文霞 支小燕 余群飞 岳岚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58-6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12
摘要 ( 19 )  
目的:构建冻结肩患者全程康复管理方案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为冻结肩患者的加速康复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结合专家函询,构建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的冻结肩患者全程康复管理方案。便利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骨科2022年5月—7月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22年9月—11月入院的4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构建的全程康复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1天、术后1个月的Constant量表评分、QuickDASH量表评分,以及静息、活动时疼痛评估量表得分。结果:在术后1天和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Constant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01),QuickDASH量表评分及活动时最高疼痛评估量表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基于健康行为过程取向理论的全程康复管理模式可减轻冻结肩患者疼痛感、促进舒适,加快肩关节功能康复,是一种安全可行且高效科学的护理管理新模式,可为冻结肩患者的护理管理路径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护理专题
14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现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蒋琪霞 祝文君 倪娟 李丽 王亚玲 宋彩萍 王静 郑喜灿 罗丽琴 唐永利 嵇会明 蒋炜 李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64-6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13
摘要 ( 18 )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掌握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护理知识的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月30日至7月30日,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14家三级甲等医院中符合条件的ICU护士,使用中文版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测试问卷对其进行测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1?020份,问卷24个题目的答对率为34.3%~89.7%,得分为4~24(16.10±5.58)分,答对率<60%的题目有9题(37.5%),包括2期压力性损伤的局部处理1题、看图识别压力性损伤分期4题、高危患者减压床垫的选择与使用1题、翻身频率1题和ICU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2题。问卷的及格率为50.5%(515例),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是其影响因素。结论:14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及格率仅半数,受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影响,主要缺乏压力性损伤分期知识、局部处理、减压垫和翻身频次以及流行病学知识。建议制定在职培训计划时,针对ICU护士主要缺乏的相关知识,并考虑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的影响,以增强培训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评估与干预的证据总结
刘畅 陈岚 袁梦湄 尹潇潇 田文浩 封秀琴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69-7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14
摘要 ( 20 )  
目的:检索、评价并整合气管插管患者拔管后吞咽障碍评估与干预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按照“6S”金字塔证据模型,在相关指南网站及中、英文数据库中系统检索国内外关于气管插管拔管后吞咽障碍评估与干预的临床决策、最佳实践、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专家意见以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6月6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取证据并汇总分级。结果:共纳入29篇文献,其中2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8篇系统评价、2篇证据总结、7篇随机对照试验、6篇专家共识和1篇专家意见,最终形成多学科协作、筛查评估、康复训练、进食管理、健康教育5个主题,25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的证据可用于有效评估并改善PED患者的吞咽功能。在后续证据转化时,医护人员应结合国内临床情境及个体情况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实施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决策支持系统在危重症新生儿护理领域的应用进展
吴田田 陶琳 易银萍 杜晓宁 单豫 张配嘉 孙长青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76-7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15
摘要 ( 15 )  
决策支持系统可为护理人员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支持,辅助其做出科学、精准的决策,且有助于提升危重症新生儿的护理质量,改善健康结局。文章介绍了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及其在危重症新生儿护理领域的应用现状,包括营养支持、用药安全、病情监测、护理记录和健康教育,并分析国内护理人员在决策支持系统开发和应用等环节存在的主要障碍及对策,旨在为开发更专业化、系统化的新生儿全程护理决策支持系统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链式理论的高危儿全周期母乳喂养管理应用及效果评价
臧逗 蒋思琼 孟懿 郭春莲 钟瑛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80-8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16
摘要 ( 26 )  
目的:制定基于链式理论的高危儿全周期母乳喂养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以期为高危儿的母乳喂养管理提供有效借鉴。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便利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9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诊治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高危儿为对照组,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收治的高危儿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母乳喂养宣教及管理,观察组实施基于链式理论的高危儿全周期母乳喂养管理。比较两组患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母乳喂养自我效能水平和母乳喂养质量;比较两组患儿开始母乳喂养时间、母乳喂养维持率和纯母乳喂养率及患儿生长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水平、母乳喂养自我效能和母乳喂养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开始母乳喂养时间、(出院时、出生后42天、3月龄、6月龄)母乳喂养维持率和纯母乳喂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随访42天、3月龄、6月龄时的身高和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链式理论的高危儿全周期母乳喂养管理,在提高患儿母亲母乳喂养知识水平、自我效能和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缩短了高危儿母乳初次喂养时间,提升了母乳喂养维持率和纯母乳喂养率,促进了生长发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成人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舒适体验量表的编制及信度效度检验
张成果 孙小玲 黄萍 陶金 付逸超 卢山 张宁 刘才琪 孟芳芳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86-9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17
摘要 ( 18 )  
目的:编制成人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舒适体验量表并检验其信度、效度,为测量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的舒适状况提供依据。方法:基于Kolcaba舒适理论模型,通过文献回顾、质性整合、焦点小组讨论,并参考既往量表,构建量表维度和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法、预调查形成初始量表。2022年5月至2024年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最终选取285例ICU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调查,检验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最终形成的成人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舒适体验量表包括24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出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185%。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43,折半信度为0.841,条目的内容效度指数和量表的内容效度指数均为1。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成人机械通气患者重症监护舒适体验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重症监护单元机械通气患者舒适状况的测评工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智化护理
护士对护理机器人的态度与期望的Meta整合
范文琪 赵蕊 刘晓夏 葛莉娜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91-9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18
摘要 ( 19 )  
目的:系统整合护士对护理机器人的态度及期望,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关于护士对护理机器人态度和期望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汇集性整合法进行结果整合。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提取出34个研究结果,归纳成11个新类别,汇总为3项整合结果:肯定、接纳护理机器人;应用护理机器人的顾虑与挑战;期望护理机器人应用的场景。结论:护士对护理机器人态度积极,期望应用的场景广泛,但仍存在一些顾虑,未来应发展护理机器人系统和技术,扩大临床应用场景,为干预方案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郭月 王颖 黄丽红 尹世玉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97-10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19
摘要 ( 16 )  
目的:开发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并分析其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护理交接班质量。方法:在组建多学科团队及制定结构化护理交接班表单的基础上,基于电子病历系统开发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包括交班报告、历史记录查询、质控管理与统计分析四大功能模块,并在全院范围使用。比较系统应用前后护士交班准备时长、交接班记录要素完整率、交班报告信息错误率,并调查护士对系统的使用感受。结果:应用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后,护士交班准备时长较前缩短14.05?min(P<0.05),交接班记录要素完整率由93.13%提升至98.14%(P<0.05),交班报告信息错误率由8.40%降至0.06%(P<0.05),护士对该系统使用感受评价较高(各条目得分均值>4分)。结论:护理交接班信息系统的应用能够在提高临床护理工作和管理效率的前提下,提高交接班质量,提升交接班内容的正确性、完整性和规范性,进一步加强了临床交接班的闭环管理,确保了交接班工作制度有效落实。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清单管理的护理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及应用
席祖洋 李茶香 刘静兰 郭蓉 田飞 魏永婷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01-10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20
摘要 ( 25 )  
目的:构建基于清单管理的护理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并探讨其应用效果,以期为护理风险防范及控制提供参考借鉴。方法:以4R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查找临床护理中的风险点,系统检索、整合证据并引入临床情境,形成风险管理操作清单并构建信息化管理平台,设置风险预警机制。于2021年1月起开始临床应用,比较应用前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服务效率指标、护士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结果:在高风险药品、仪器设备、高风险护理操作、疾病并发症、宣教与护患沟通、专科病区风险、护理敏感指标等8个方面建立342个风险管理清单并植入信息化平台,应用后我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246.74/10万下降至42.48/10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为-61.50%(P<0.001);服务效率和护士满意度稳步提升,效果显著。结论:基于清单管理的护理风险管理信息化平台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并提高服务效率,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卫生智慧管理平台的构建与效果评价
张茹 张翔 肖敏 鲁杰 张翔 李春雨 赵鹏程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06-11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21
摘要 ( 19 )  
目的:构建人工智能物联网手卫生智慧管理平台,助推手卫生执行行为,提高监测精准度,提升管理效能。方法:融合人工智能视觉分析技术和精准定位技术,自建数据集训练专用目标检测模型,设计触碰检测逻辑,与物联网联合构建手卫生智慧管理平台,实现实时动态提醒工作人员执行手卫生的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监测分析手卫生依从率与直接观察法得出的结果对比,结合院内感染相关指标分析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手卫生智慧管理平台监测出的手卫生依从率与直接观察法具有一致性(P<0.05);智慧管理平台应用后,手卫生依从率明显提升,同期医院感染发生率和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检出率明显降低,手消毒液消耗量增加(P<0.05)。结论:人工智能物联网手卫生智慧管理平台,能够更全面、真实、准确地记录工作人员手卫生的执行情况,提高手卫生执行率,且能一定程度上改善院内感染相关指标,让管理更加精细化、智能化,为医院管理者制定相关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源
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认同在医院伦理氛围与道德敏感性之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张聪聪 刘建平 于雁 姜玲 赵会丽 孙一凤 崔超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12-11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22
摘要 ( 18 )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认同在医院伦理氛围与道德敏感性之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临床护士的道德敏感性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12月至2024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山东省6所综合医院的218名血液透析室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职业认同评定量表、医院伦理氛围量表、护士道德敏感性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血液透析室护士道德敏感性、职业认同、医院伦理氛围得分分别为(40.35±7.45)、(118.52±19.58)、(104.64±16.47)分;医院伦理氛围与职业认同呈正相关(r=0.709,P<0.001),与道德敏感性呈正相关(r=0.536,P<0.001),职业认同与道德敏感性呈正相关(r=0.560,P<0.001);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认同在医院伦理氛围与道德敏感性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7.93%。结论: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认同是医院伦理氛围与道德敏感性的中介变量。医院管理者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伦理氛围,增强护士的职业认同感,从而提高护士的道德敏感性水平,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护士工作投入在管理关怀感知和个人-组织契合度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田书梅 魏永婷 张霞 郑一宁 席祖洋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18-12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23
摘要 ( 22 )  
目的:分析临床护士工作投入在管理关怀感知和个人-组织契合度中的中介作用,为管理者制订管理措施、提高临床护士个人-组织契合水平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于2023年11月,选取北京市、湖北省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个人-组织契合度量表、管理关怀性评估量表、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为调查工具,采用Amos?26.0软件构建中介效应模型。结果:共调查临床护士1?480名,个人-组织契合度得分为(183.74±25.89)分,管理关怀感知总分为(131.68±23.58)分,工作投入总分为(51.49±10.96)分,三者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工作投入在管理关怀感知和个人-组织契合度之间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量为0.112,占总效应的16.20%。结论:工作投入是管理关怀感知和个人-组织契合的中介变量,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自身管理关怀的水平和素养,激发护士工作投入水平的提升,进而提高护士个人-组织契合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职业使命感的潜在剖面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成 张宁 刘义兰 张丰健 张宗彦 冷菊 张樱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23-12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24
摘要 ( 39 )  
目的:探索我国护士职业使命感的现状及潜在特征,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升护士职业使命感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1月抽取辽宁省、河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重庆市、上海市6家三级综合医院共4?797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职业使命感量表进行调查,并对护士职业使命感进行潜在剖面分析,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不同类别护士职业使命感的影响因素。结果:护士职业使命感得分为(37.74±7.93)分,可分为职业疏离型(5.8%)、低导向力型(22.7%)、高利他贡献型(43.1%)和高主动进取型(28.4%)4个类别,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均收入、工作满意度、婚姻状况和工作科室是护士职业使命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护士职业使命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存在异质性,护理管理者可根据护士职业使命感类别提供相应支持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科管理
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照顾者疾病进展恐惧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沈淼 宋瑞梅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29-13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25
摘要 ( 12 )  
目的:调查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照顾者疾病进展恐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童肿瘤科的211名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进展恐惧简化量表(照顾者版)、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对照顾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照顾者疾病进展恐惧得分为(38.95±9.66)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照顾者性别、家庭人均月收入、消极应对、社会支持、焦虑是照顾者疾病进展恐惧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50.0%。结论: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照顾者疾病进展恐惧处于较高水平,医护人员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定针对性的干预策略,以改善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型正念认知疗法在头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孙灿 耿海梅 张令令 孟凡宇 崔玉娟 刘俐惠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35-13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26
摘要 ( 22 )  
目的:分析改良型正念认知疗法在头颈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及数据支持。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9月北京某三级综合甲等医院头颈癌术后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改良型正念认知疗法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睡眠质量、满意度水平。结果:干预6周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量表及睡眠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满意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改良型正念认知疗法进行康复训练,可以缓解头颈癌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提高睡眠质量和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皮瓣移植术后皮瓣区“五点温度”变化与皮瓣血供和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朱玉玲 蒋琪霞 祝文君 朱思文 李秀芸 谢郝婷 王华军 王金金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40-14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27
摘要 ( 15 )  
目的:分析皮瓣移植术后皮瓣温度变化规律与皮瓣血供和预后的关系,以及时发现皮瓣血运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患者预后。方法:纳入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住院的65例接受皮瓣手术的患者。术后第1天起,每2小时一次,连续5天观察皮瓣“五点温度”、毛细血管反应、皮瓣颜色,记录皮瓣血运情况、患者住院时间和预后。结果:患者术后1~5天“五点温度”由(35.87±0.48)℃上升至(36.20±0.18)℃。11例(16.9%)患者术后发生血管危象,其中静脉危象7例(10.8%)、动脉危象4例(6.2%)。相关性分析显示,术后1~3天“五点温度”与血管危象(r=-0.621、-0.523、-0.462,均P<0.001)及皮瓣坏死(r=-0.492、-0.649、 -0.739,均P<0.001)呈负相关。血供正常组术后皮瓣一期愈合,住院时间为(24.24±10.97)天;静脉危象组经处理后皮瓣成活,住院时间为(39.00±11.51)天;动脉危象组皮瓣坏死需要再次手术,住院时间为(52.33±14.30)天。三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后1~5天皮瓣“五点温度”逐渐升高。当术后1~3天皮瓣温度低于36.05?℃时,需要警惕血管危象发生,低于35.70?℃时需要警惕皮瓣坏死。准确监测皮瓣温度对早期发现并处理血管危象、皮瓣坏死及改善皮瓣预后极为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
张亚静 朱卉 龙裕 马宏文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45-15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28
摘要 ( 14 )  
目的:基于个人与家庭自我管理理论,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改善患者症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半结构访谈及专家函询方法构建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便利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8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例。对照组按常规实施护理,干预组接受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干预时长为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发生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得分。结果:干预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发生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管理得分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的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自我管理方案可改善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WHO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实施现状及启示
卯怡桐 郭芝廷 张玉萍 金静芬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51-15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29
摘要 ( 25 )  
人口老龄化加剧给世界范围内的医疗卫生保健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WHO提出了“健康老龄化”概念以及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目前,多个国家开展了老年人整合照护项目。文章系统分析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的国内外实施现状,提出对我国实施老年人整合照护的相关启示,以期为未来我国老年人整合照护的实施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卫生经济学研究进展
和晓凤 胡雁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1):  157-16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1.030
摘要 ( 23 )  
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是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医疗质量安全改进的重点环节,对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防控投入可明显节约卫生资源、改善患者结局。文章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管理的卫生经济学研究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未来该领域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4
Vol.24
No.12 
2024-12-15
pp.1761-1928
No.11
2024-11-15
pp.1601-1760
No.10
2024-10-15
pp.1441-1600
No.9
2024-09-15
pp.1281-1440
No.8
2024-08-15
pp.1121-1280
No.7
2024-07-15
pp.961-1120
No.6
2024-06-15
pp.801-960
No.5
2024-05-15
pp.641-800
No.4
2024-04-15
pp.0-640
No.3
2024-03-15
pp.321-480
No.2
2024-02-15
pp.0-320
No.1
2024-01-15
pp.0-160
2023
Vol.23
No.12 
2023-12-15
pp.1761-1836
No.11
2023-11-15
pp.1601-1760
No.10
2023-10-15
pp.1441-1600
No.9
2023-09-15
pp.1281-1440
No.8
2023-08-15
pp.1121-1280
No.7
2023-07-15
pp.961-1120
No.6
2023-06-15
pp.801-960
No.5
2023-05-15
pp.641-800
No.4
2023-04-15
pp.481-640
No.3
2023-03-15
pp.321-480
No.2
2023-02-15
pp.161-320
No.1
2023-01-15
pp.1-160
2022
Vol.22
No.12 
2022-12-15
pp.1761-1918
No.11
2022-11-15
pp.1601-1760
No.10
2022-10-15
pp.1441-1600
No.9
2022-09-15
pp.1281-1440
No.8
2022-08-15
pp.1121-1280
No.7
2022-07-15
pp.961-1120
No.6
2022-06-15
pp.801-960
No.5
2022-05-15
pp.641-800
No.4
2022-04-15
pp.481-640
No.3
2022-03-15
pp.321-480
No.2
2022-02-15
pp.161-320
No.1
2022-01-15
pp.1-160
2021
Vol.21
No.12 
2021-12-15
pp.1761-1918
No.11
2021-11-15
pp.1601-1760
No.10
2021-10-15
pp.1441-1600
No.9
2021-09-15
pp.1281-1440
No.8
2021-08-15
pp.1121-1280
No.7
2021-07-15
pp.961-1120
No.6
2021-06-15
pp.801-960
No.5
2021-05-15
pp.641-800
No.4
2021-04-15
pp.481-640
No.3
2021-03-15
pp.321-480
No.2
2021-02-15
pp.161-320
No.1
2021-01-15
pp.1-160
2020
Vol.20
No.12 
2020-12-15
pp.1761-1918
No.11
2020-11-15
pp.1601-1760
No.10
2020-10-15
pp.1441-1600
No.9
2020-09-15
pp.1281-1440
No.8
2020-08-15
pp.1121-1280
No.7
2020-07-15
pp.961-1120
No.6
2020-06-15
pp.801-960
No.5
2020-05-15
pp.641-800
No.4
2020-04-15
pp.481-640
No.3
2020-03-15
pp.321-480
No.2
2020-02-15
pp.161-320
No.1
2020-01-15
pp.1-160
2019
Vol.19
No.12 
2019-12-15
pp.1761-1849
No.11
2019-11-15
pp.1601-1760
No.10
2019-10-15
pp.1441-1600
No.9
2019-09-15
pp.1281-1440
No.8
2019-08-15
pp.1121-1280
No.7
2019-07-15
pp.1000-1120
No.6
2019-06-15
pp.801-960
No.5
2019-05-15
pp.641-800
No.4
2019-04-15
pp.481-640
No.3
2019-03-15
pp.321-480
No.2
2019-02-15
pp.161-320
No.1
2019-01-15
pp.1-160
2018
Vol.18
No.7 
2019-01-07
pp.1004-1008
No.8
2019-01-07
pp.1-1152
No.9
2019-01-07
pp.1-1296
No.10
2019-01-07
pp.1-1440
No.11
2019-01-07
pp.1-1584
No.12
2019-01-07
pp.1-1726
No.6
2018-06-25
pp.721-0
No.5
2018-05-25
pp.
No.4
2018-04-25
pp.
No.3
2018-03-25
pp.
No.2
2018-02-15
pp.145-288
No.1
2018-01-15
pp.144-0
2017
Vol.17
No.12 
2017-12-25
pp.
No.11
2017-11-25
pp.
No.10
2017-10-25
pp.
No.9
2017-09-25
pp.
No.8
2017-08-25
pp.
No.7
2017-07-25
pp.
No.6
2017-06-25
pp.
No.5
2017-05-25
pp.
No.4
2017-04-25
pp.
No.3
2017-03-25
pp.
No.2
2017-02-25
pp.
No.1
2017-01-25
pp.
2016
Vol.16
No.12 
2016-12-25
pp.
No.11
2016-11-25
pp.
No.10
2016-10-25
pp.
No.9
2016-09-25
pp.
No.8
2016-08-25
pp.
No.7
2016-07-25
pp.
No.6
2016-06-25
pp.
No.5
2016-05-25
pp.
No.4
2016-04-25
pp.
No.3
2016-03-25
pp.
No.2
2016-02-25
pp.
No.1
2016-01-25
pp.
2015
Vol.15
No.12 
2015-12-25
pp.
No.11
2015-11-25
pp.
No.10
2015-10-25
pp.
No.9
2015-09-25
pp.
No.8
2015-08-25
pp.
No.7
2015-07-25
pp.
No.6
2015-06-25
pp.
No.5
2015-05-25
pp.
No.4
2015-04-25
pp.
No.3
2015-03-25
pp.
No.2
2015-02-25
pp.
No.1
2015-01-25
pp.
2014
Vol.14
No.12 
2014-12-25
pp.
No.11
2014-11-25
pp.
No.10
2014-10-25
pp.
No.9
2014-09-25
pp.
No.8
2014-08-25
pp.
No.7
2014-07-25
pp.
No.6
2014-06-25
pp.
No.5
2014-05-25
pp.
No.4
2014-04-25
pp.
No.3
2014-03-25
pp.
No.2
2014-02-25
pp.
No.1
2014-01-25
pp.
2013
Vol.13
No.12 
2013-12-25
pp.
No.11
2013-11-25
pp.
No.10
2013-10-25
pp.
No.9
2013-09-25
pp.
No.8
2013-08-25
pp.
No.7
2013-07-25
pp.
No.6
2013-06-25
pp.
No.5
2013-05-25
pp.
No.4
2013-04-25
pp.
No.3
2013-03-25
pp.
No.2
2013-02-25
pp.
No.1
2013-01-25
pp.
2012
Vol.12
No.12 
2012-12-25
pp.
No.11
2012-11-25
pp.
No.10
2012-10-25
pp.
No.9
2012-09-25
pp.
No.8
2012-08-25
pp.
No.7
2012-07-25
pp.
No.6
2012-06-25
pp.
No.5
2012-05-25
pp.
No.4
2012-04-25
pp.
No.3
2012-03-25
pp.
No.2
2012-02-25
pp.
No.1
2012-01-25
pp.
2011
Vol.11
No.12 
2011-12-25
pp.
No.11
2011-11-25
pp.
No.10
2011-10-25
pp.
No.9
2011-09-25
pp.
No.8
2011-08-25
pp.
No.7
2011-07-25
pp.
No.6
2011-06-25
pp.
No.5
2011-05-25
pp.
No.4
2011-04-25
pp.
No.3
2011-03-25
pp.
No.2
2011-02-25
pp.
No.1
2011-01-25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