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5年, 第15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5-09-25
特别策划·门急诊护理管理
编者按
. 2015 (9):  1024-1025. 
摘要 ( 328 )  
门(急)诊是医院服务的第一窗口,且人流量大,病种多,存在患者病情突变等诸多风险,这些特点在大型三级综合医院的门(急)诊服务中尤为突出。2015 年3 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通知中提出,有条件的医院要积极在门(急)诊等非住院部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明确门(急)诊护理服务职责,创新服务形式;医院要建立门(急)诊护理岗位责任制,明确并落实护理服务职责;优先安排临床护理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护士承担分诊工作,做好分诊、咨询、解释和答疑;对急危重症患者要实行优先诊治及护送入院;对候诊、就诊患者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给予及时、有效处置;要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候诊、输液、换药、留观等期间的患者健康教育。如何在保证接诊效率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个性化要求,提升护理服务的内在品质和患者的就诊总体满意度,是当前门(急)诊护理管理的重点工作。为此,本刊特邀全国多位护理专家就如何改进门诊分诊管理模式、缩短门诊等待时间、开展门诊全程健康教育、做好急诊患者院内交接及出院后病人的专科护理门诊管理等进行经验介绍,以期对落实“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起到一定推动作用,促进门(急)诊护理工作向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诊二级分诊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金静芬 范清秋 赵锐祎
. 2015 (9):  1025-1027. 
摘要 ( 1087 )   PDF(1579KB) ( 254 )  
目的:构建门诊二级分诊护理管理模式,探索二级分诊管理模式在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门诊患者就诊管理中的适用性和可行性。方法:结合JCI 门诊患者安全管理目标以及同质化服务要求,完善门诊护士岗位职责,建立并实施二级分诊工作模式,制定门诊患者安全管理制度,优化就诊环境,完善并应用门诊分诊管理软件支持二级分诊护理管理。结果:经过近三年实践,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从平均56.33min 缩短至40.95min(P <0.001),门诊患者的总体满意度从91.38% 提高到94.63%(P <0.001),门诊未发现因突发意外事件死亡,门诊一人一诊间执行率达到96.8%。结论:JCI 标准下门诊二级分诊护理管理模式安全可行,提高了就诊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是提高门诊综合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项目管理缩短门诊抽血排队等待时间的实践
周力 沈宁 于晓景
. 2015 (9):  1028-1030. 
摘要 ( 659 )   PDF(1549KB) ( 160 )  
目的:运用项目管理优化门诊抽血服务,缩短门诊抽血排队等待时间。方法:运用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针对门诊抽血排队时间长的问题,调研分析寻找原因,并通过调整人员配置、优化流程和预警管理,优化门诊抽血服务。结果:应用项目管理方法,门诊治疗室抽血排队平均时间由原来60 分钟缩短为15 分钟,下降了75.0% ;门诊患者满意度评分由88 分提高到98 分,门诊患者投诉率由4.0% 下降为0.5%。结论:应用项目管理可以提高门诊服务效率与质量,提升门诊患者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程健康教育在门诊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
刘静 汤焕梅 陈麒麟
. 2015 (9):  1030-1031. 
摘要 ( 849 )   PDF(1306KB) ( 168 )  
通过护士在患者就诊前、中、后给予全程健康教育,以及利用午休时间开展健康教育大课堂活动,开设健康教育专科门诊等,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掌握了有关疾病防治知识及诊疗过程注意事项,缩短了无效等候时间,改善了就诊秩序;同时提升了护士管理能力及理论知识水平,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重要体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出院后病人专科护理门诊管理实践
楚姝 陈湘玉 吴玲 李荣梅 朱岚 王瑞红 丁金玲 郭梅 张学慧 王娟
. 2015 (9):  1032-1034. 
摘要 ( 894 )   PDF(1354KB) ( 268 )  
为促进整体护理模式下病人的全程管理,探索出院病人专业化延续护理的方案,从2012 年6 月至今,我院大力推进专科护理门诊的运行与发展,门诊年均接诊量逐年攀升,初步形成了出院病人全程管理的优质服务,有效降低了再入院率,符合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需求,推进了护理学科建设。本文对专科护理门诊的实践进行报道,阐述我院专科护理门诊目前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推进专科护理门诊实现出院病人专业化延续护理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SBAR沟通模式在儿科急诊患者院内交接中的应用
陶怡 蒋小平 程晓红 李少军
. 2015 (9):  1035-1038. 
摘要 ( 1003 )   PDF(1589KB) ( 250 )  
目的:探讨标准化沟通模式(SBAR)在儿科急诊患者交接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 年1-3 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48 例作为对照组,使用传统口头交接方式进行交接;选取2015 年4-6 月在我院儿科急诊转运的患者51例作为观察组,使用参照SBAR 标准制定的急诊患儿交接单进行交接。比较两组在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交接耗时、医护人员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交接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医护人员对交接内容全面性、病情描述准确、实用性/ 可操作性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使用SBAR 标准化沟通模式进行交接后,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交接耗时缩短,医护人员满意度提高,从而更好地保障了急诊患儿交接安全,因此SBAR 沟通模式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访谈
一专科一特色 创新优质护理服务——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护理部主任范玲
贺欣萍
. 2015 (9):  1039-1040. 
摘要 ( 1246 )   PDF(1121KB) ( 169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坐落于素有“盛京”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数字化大型综合性医院。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干劲儿,盛京护理团队在护理部主任范玲的带领下,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秉承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加强护理队伍内涵建设,以创新护理管理为手段,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化护士综合素质的提高,成为一支令患者满意、医院满意、社会满意的优秀队伍。范主任是一位亲和力强、睿智且勤奋的管理者,1990 年于中国医科大学本科护理系毕业后在盛京医院从事临床护理工作12 年,2002 年被调到护理部历任副主任、主任,至今已在盛京医院辛勤耕耘了25 年。在2015 年《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举办的“首届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评选活动中,范主任当之无愧地获得了“全国优秀护理部主任”荣誉称号。“做和谐环境的制造者,做优质服务的提供者”是盛京医院的核心价值观。几年来,医院在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更注重内涵建设,不断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2010 年,盛京医院成为国家首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目前优质护理服务在盛京医院早已形成常态。如何进一步挖掘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提高服务水平,突出服务特色,是管理者需要关注的课题。2014 年5 月,基于患者的护理需求,医院启动了护理“一专科一特色”的建设项目,旨在创建科室服务品牌,突出护理服务亮点,提高具有专科特色的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护理服务。目前,此建设项目已覆盖到全院111 个护理单元。这一项目的建设也正好契合了2015 年年初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改善护理服务的通知》中提出的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通过加强医疗管理,改善服务流程,创新方便群众就医的措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手术室巡回护士工作时间的量化分析与研究
徐梅
. 2015 (9):  1041-1043. 
摘要 ( 779 )   PDF(1124KB) ( 200 )  
目的:分析手术室巡回护士的工作时间,为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35 名巡回护士,采用现场追踪法追踪35 台手术,运用自行设计的资料收集表详细记录巡回护士的每项工作状态及所用时间。结果:巡回护士的工作时间中,85.29% 的时间是与手术直接相关事件。结论:巡回护士的工作时间安排基本合理,但是要关注麻醉配合时间,优化物品摆放格局,提高护理文件记录效率,减少巡回护士外出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男护士心理资本、成就动机对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
陈丽芳 蓝惠兰 付霞 彭丽娟
. 2015 (9):  1044-1047. 
摘要 ( 561 )   PDF(1246KB) ( 133 )  
目的:探讨心理资本、成就动机对重症监护室(ICU)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广东省16 所综合医院的109 名ICU 男护士,应用心理资本量表、成就动机量表以及职业延迟满足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 男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得分为(19.79±5.29) 分,心理资本得分为(45.21±5.02) 分,成就动机得分为(4.34±6.14) 分。婚姻、月收入、职称、乐观与追求成功对职业延迟满足具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目前ICU 男护士职业延迟满足的整体水平偏低,可通过保持乐观的工作态度、强化追求成功的信念,来改善ICU 男护士的职业延迟满足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成就动机与创新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刘世卿 李秋洁 范宇莹 郑秋兰
. 2015 (9):  1048-1051. 
摘要 ( 593 )   PDF(1282KB) ( 168 )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成就动机和创新行为的现状,探讨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为提高护士创新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 Motives Scale) 和护士创新行为量表对682 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护士成就动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结果:护士追求成功的动机均分为(2.68±0.45) 分,避免失败的动机均分为(2.57±0.48) 分;创新行为均分(3.25±0.64)处于中等水平,追求成功动机与创新行为的各维度呈正相关(P <0.01),追求成功的动机、职称和职务是影响护士创新行为的预测变量(P <0.01)。结论:临床护士追求成功的动机越高,创新行为表现越突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措施提高护士追求成功的动机,从而提高其创新行为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双胞胎母亲母乳喂养体验和需求的质性研究
杨怀洁 董琼 林文华 陈爱华 黄露 周立琼 王丽萍
. 2015 (9):  1051-1054. 
摘要 ( 724 )   PDF(1194KB) ( 193 )  
目的:了解双胞胎母亲母乳喂养的真实体验及需求。方法:运用质性现象学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现场录音收集24 名双胞胎母亲产后母乳喂养的真实体验,并以内容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提炼总结出4 个主题:母乳喂养信心不足;日常生活状态中倍感疲惫;母婴分离影响母乳喂养率;出院后希望得到延续护理与指导。结论:双胞胎母乳喂养实施,需要医护人员、产妇配偶及家属和社区医护人员多方面协作,共同提高母乳喂养率,延长母乳喂养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炎性肠病患者疲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关玉霞 李宾宾 何叶 赵艳伟
. 2015 (9):  1055-1058. 
摘要 ( 481 )   PDF(1314KB) ( 194 )  
目的:调查炎性肠病患者疲乏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维疲乏量表、Zung 焦虑自评量表、Zung 抑郁自评量表及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对150 例北京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炎性肠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影响炎性肠病患者疲乏的因素。结果:炎性肠病患者总体疲乏得分为(60.21±13.63) 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睡眠指数是炎性肠病患者疲乏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炎性肠病患者疲乏处于较高水平,可通过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提供心理护理并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费用等来改善患者的疲乏现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跨文化护理文献计量学分析
李娟 罗勇 胥虹贝 曾婷
. 2015 (9):  1058-1062. 
摘要 ( 633 )   PDF(1409KB) ( 402 )  
目的:分析跨文化护理研究领域的经典文献、重要作者和研究活跃地带,挖掘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方法:基于Web of Science 数据库,应用HistCite 分析工具及文献计量学方法,检索1950-2015 年有关跨文化护理的研究论文进行文献计量研究。结果:共检索到3455 篇文献;跨文化护理论文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研究成果显著;文章类型以论著数量居第一位;热门关键词集中在文化背景的差异与交融、文化能力和护理质量、跨文化护理评估工具的开发及相关研究方法等方面。结论:发达国家在本领域研究中居于领先地位,在某些专题上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上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影响因素的研究
朱素娟 莫蓓蓉 杨华露 钟晓琴
. 2015 (9):  1063-1067. 
摘要 ( 657 )   PDF(1337KB) ( 286 )  
目的:调查深圳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127 例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症状管理自我效能量表(SESMs)、血液透析知识水平问卷和社会支持水平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得分为(6.88±2.36)分,处于中低水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血液透析知识水平(β=0.767,P <0.001)、社会支持水平(β=0.086,P =0.003)、文化程度(β=0.068,P =0.005)、透析频率(β=0.039,P =0.019)是其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症状管理自我效能呈中低水平,护理人员应加强健康宣教,提高其血液透析知识水平。同时应加强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建立,重视对患者影响因素的干预,从而提高患者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文版感知健康能力量表在肝移植人群中的信度、效度研究
刘红霞 滕沙 林晓鸿 张淑萍 彭晓 尚雅彬
. 2015 (9):  1067-1070. 
摘要 ( 545 )   PDF(1257KB) ( 150 )  
目的:检验中文版感知健康能力量表(PHCS)在肝移植人群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采取Brislin 翻译模式对PHCS 进行汉化,对221 例肝移植受者进行调查,检测量表的信度、效度。结果:中文版PHCS 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02,两个维度(行为期望和结果期望)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786、0.769 ;重测信度系数为0.709 ;量表平均S-CVI 为0.95。采用因子分析析取的2 个公因子,共同解释了60.825% 的总方差。PHCS 与PCS 及MCS 的相关系数rs分别为0.255、0.570,P <0.01。PHCS 与MCMQ 面对应对呈正相关(rs=0.173,P <0.01),与回避应对(rs=-0.134,P <0.05)和屈服应对(rs=-0.575,P <0.01)呈负相关,进一步验证了量表的结构效度。结论:PHCS 中文版在肝移植受者中证实了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用于评估肝移植受者的健康自我效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糖尿病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陈雪香 魏碧蓉 陈良英 林朝芹
. 2015 (9):  1071-1074. 
摘要 ( 499 )   PDF(1249KB) ( 130 )  
目的:调查妊娠糖尿病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定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 和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 对莆田地区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213 例妊娠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妊娠糖尿病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为40.38% ;经Logistic 回归分析,年龄、睡眠质量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影响妊娠糖尿病患者抑郁的重要因素,OR 值分别为 12.877、0.147、0.313。结论:妊娠糖尿病患者存在较严重的抑郁状况,年龄是妊娠糖尿病抑郁的危险因素,睡眠质量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是妊娠糖尿病抑郁的保护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训练对糖尿病合并轻度认知障碍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胡进 黄金 张艳 王丽萍 赖冰玉 李蓓 赵雪
. 2015 (9):  1074-1078. 
摘要 ( 774 )   PDF(1384KB) ( 187 )  
目的:探讨认知训练对社区2 型糖尿病(T2DM) 合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 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 年7 月至2015 年1 月长沙市某两个社区的T2DM 合并MCI 患者,对照组(40 例)接受社区常规护理,实验组(39 例)在此基础上进行认知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干预3 个月末以及随访3 个月末使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 北京版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 评估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MoCA 北京版、MMSE 得分的干预主效应、时间主效应、干预与时间交互效应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3 个月末及随访3 个月末实验组和对照组MoCA 北京版、MMSE 得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干预3 个月末及随访3 个月末MoCA 北京版、MMSE 得分较干预前升高(P <0.05)。干预后,实验组MoCA 北京版量表的视空间执行功能、抽象思维、延迟记忆领域的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认知训练可有效改善社区T2DM 合并轻度MCI 患者的认知功能,值得在社区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职业安全专题
综合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接触防护体系建设与实践
解晨 孙珍 张静 张爱真 孙建
. 2015 (9):  1079-1082. 
摘要 ( 536 )   PDF(1345KB) ( 268 )  
目的:建设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接触的防护体系,强化医务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工作。方法: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职业卫生标准研究室的调研及帮助下,对我院职工的职业安全防护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结果:建立了一套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系统性、可行性的医院职业接触防护管理体系。结论:本研究所建设的医院职业接触防护体系具有系统、科学和可行性,对提高职业接触防范与报告意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切实落实职业防护措施,确保了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内镜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隐患与防范对策
王琇 王阳 周世平 周艳
. 2015 (9):  1082-1084. 
摘要 ( 499 )   PDF(1148KB) ( 163 )  
对内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进行综述,以期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在保证患者安全的前提下,维护内镜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诊医护人员行清创缝合术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与应对
黄俊 傅保国 贺喜元 李艾华 王莉 冯烨 胡成
. 2015 (9):  1085-1087. 
摘要 ( 522 )   PDF(1102KB) ( 132 )  
目的:评价急诊医护人员施行清创缝合术时发生工作场所暴力的防范与应对效果。方法:结合工作场所暴力先兆评价工具(STAMP) 制定工作场所暴力防范措施以应对在急诊行清创缝合术患者及其家属主导的工作场所暴力,分析比较实施防范措施前、后暴力发生率。结果:急诊行清创缝合术患者及其家属暴力发生率由实施前的1.30% 下降至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对急诊清创缝合术暴力的发生要针对高危人群制定针对性措施,重在早期识别、预防和提高服务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源
基于护士核心能力构架的培训课程在新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徐园 焦静 曹晶 吴欣娟
. 2015 (9):  1087-1090. 
摘要 ( 668 )   PDF(1369KB) ( 192 )  
目的:探讨以“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架构为基础的培训课程在新护士培训中的效果研究。方法:便利选取某“三甲”医院2013 年入职的91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新护士培训,分别在培训前(入职时)、后(转正考核时)采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 量表)对其核心能力水平进行自评。结果:培训后,新护士核心能力水平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明显高于培训前,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与科研、教育与咨询等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中国注册护士能力架构”为基础的培训课程,可以提高新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组织支持感、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分析
赵瑾 冯晨秋 赵菁
. 2015 (9):  1091-1094. 
摘要 ( 1382 )   PDF(1276KB) ( 364 )  
目的:探讨护士组织支持感、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并建立三者的关系模型。方法:应用护士组织支持感问卷、卡劳斯克/ 米勒满意度量表和离职倾向量表对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592 名注册护士进行调查,应用SPSS 17.0和AMOS17.0 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护士组织支持感平均得分为(3.23±0.76) 分,工作满意度的平均得分为(3.06±0.56)分,离职倾向的平均得分为(12.87±3.77) 分。护士组织支持感与工作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呈显著负相关;工作满意度在护士组织支持感对离职倾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0.224,占总效应的43.6%。结论:管理者应创造良好的组织支持系统,通过提高工作满意度降低护士离职倾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教育
云录播系统在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
吴静 刘睿
. 2015 (9):  1095-1097. 
摘要 ( 552 )   PDF(1189KB) ( 178 )  
作为新兴科技与护理教育结合的产物,利用云录播开展专升本护理专业学生护理基本技能教育教学研究,是我校护理信息化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学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利用智慧教室,借助网络化、信息化平台开展教学,亦是云录播系统应用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云录播的概念、优点、构建及应用,结合学校实际的云录播建设案例,介绍了云录播系统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为护理高校云录播建设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安全
广东省110家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监测及报告现状
史瑞芬 刘银燕 张振路
. 2015 (9):  1098-1101. 
摘要 ( 620 )   PDF(1265KB) ( 299 )  
目的:调查广东省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情况,为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全省110 家三级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广东省三级医院均建立了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2013 年全年共报告17 211 件,平均每家医院报告156.5 件,每万名出院患者报告39.4 件;不同类别的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程度有差异,院内跌倒、给药错误、院内压疮的监测上报比例较高,分别达到98.2%、97.2%、94.5% ;对尿管引发泌尿系感染的监测上报率最低(74.5%);综合医院的患者压疮、跌倒、自杀发生率高于专科医院;护士人力资源配置较足的医院压疮、跌倒致伤的发生率较低。结论:我省三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已初步建立;各医院对护理不良事件的报告情况有较大差异;应加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护理不良事件监测及上报信息系统,多举措提高护理不良事件的上报水平,保障患者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管理
PDA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郝艳华 姜亚芳
. 2015 (9):  1102-1104. 
摘要 ( 585 )   PDF(1113KB) ( 231 )  
作为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实现工具,PDA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发挥着重大作用。本文就目前国内外护理实践中PDA的应用研究进展展开综述,旨在发现PDA 在应用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为其在护理实践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源性感染
ICU患者家属手卫生依从性现状分析
周秀 王利 姚聪 骆艳妮
. 2015 (9):  1104-1106. 
摘要 ( 543 )   PDF(1142KB) ( 141 )  
本文简述了ICU 患者家属手卫生依从性的重要性和ICU 患者家属对手卫生认知的现状,分析了ICU 患者家属手卫生依从性差的相关因素,提出了改善ICU 患者手卫生现状的相关措施,希望引起全社会关注,加强手卫生以切断传播途径,降低医院感染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研究
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水平影响因素研究
季露 范育英 胡雯 唐尚锋 付航 黄锐 贺知菲 王曼丽 方海清 咸越 明慧 冯占春
. 2015 (9):  1107-1111. 
摘要 ( 600 )   PDF(1356KB) ( 127 )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的认知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4 所三级甲等医院152 名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其人口社会学特征及参加高危药品知识培训的现状,运用非条件Logistic 回归探析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水平平均得分为(11.74±2.12) 分;职称、是否通过医院的制度和规范获取高危药品知识、是否参加过相关培训和是否有必要参加培训是影响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职称较高的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水平较高;医疗机构应该通过医院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范以及培训来增进护理人员高危药品知识与技能;加强对高危药品重要性的认识,有助于高危药品知识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崔海琳 肖晓岚
. 2015 (9):  1111-1113. 
摘要 ( 498 )   PDF(1201KB) ( 139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 年5 月至2014 年12 月在我院住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40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一般资料、应对方式与生活质量进行问卷调查与相关性分析。结果:400 例患者的各项得分如下,情感维度(17.10±4.66) 分、躯体维度(19.54±5.44) 分、社会/ 家庭维度(18.82±3.43) 分、功能维度(14.77±5.62) 分,生活质量总分为(70.18±13.49) 分。面对总分为(44.48±5.86) 分,其中面对维度得分为(19.55±3.83)分,回避维度得分为(16.33±2.79) 分,屈服维度得分为(8.61±2.76) 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居住地、肿瘤分期、应对方式是影响甲状腺乳头状癌生活质量的因素(P <0.05)。通过Pearson 分析发现,在上述的多项得分中,在维度得分较高时,躯体和情感维度得分就会较低,与社会/ 家庭和功能维度得分呈正相关(P <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疾病应对方式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的生活质量也会因为治疗方式而受到影响,积极的方式是面对,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探索
培训者培训模式在护士静脉治疗培训中的应用
刘传红 屈清荣 孙巧枝
. 2015 (9):  1114-1117. 
摘要 ( 559 )   PDF(1165KB) ( 248 )  
目的:探讨培训者培训(TOT) 模式对静脉治疗质量的影响。方法:在静脉治疗管理中采用TOT 培训模式,对培训前后护士静脉治疗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考核合格率及静脉治疗综合管理水平进行评价。结果:经过培训后静疗教练理论合格率由70.3% 提升到92.9%,技能合格率由90.8% 提升到98.9% ;全院首次静脉穿刺成功率由95.9% 提升到97.9%,头皮钢针使用率由57.3% 下降到49.2%,外周静脉留置针使用率由36.0% 提升到42.5%,PICC 使用率由4.1% 提升到5.2%,静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由12.2% 下降至6.3%,以上指标在培训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TOT 培训模式为医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静疗教练,进而带动了全院整体静脉治疗水平的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实践
张红梅 李艳梅 孙红
. 2015 (9):  1117-1119. 
摘要 ( 712 )   PDF(1061KB) ( 185 )  
在我院落实《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 版)》和开展自查互查工作过程中,发现文件材料不完善、应急预案及演练不到位、延伸护理未进行持续改进、护士分层考核与岗位晋级执行不统一等全院共性问题。通过对《优质护理服务评价细则(2014 版)》的解读与培训,对存在问题的条款提出具体执行要求和考核要点,帮助护士长理解和正确落实评价标准,得到了护士长的高度认可,同时改进了护理管理工作,提升了护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失能患者居家护理中心的建立与管理
姜芸 杨言诚
. 2015 (9):  1120-1122. 
摘要 ( 427 )   PDF(1164KB) ( 170 )  
目的:总结对失能患者实施居家护理工作的体会,探索居家护理中心工作模式。方法:经过全面评估,对15 例失能患者提供居家护理服务。结果:失能患者家属的照护能力较实施居家护理前提高,照顾者心理压力明显减轻,照顾者对居家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100%。结论:居家护理能够提高患者家庭照护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点环节干预在降低留置针堵管发生率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杨洋 王欣然 寇京莉
. 2015 (9):  1122-1124. 
摘要 ( 955 )   PDF(1228KB) ( 167 )  
留置针堵管是造成留置针不能达到有效留置时间的一个重要原因,我科成立质量控制小组,从导管功能评估、冲封管时机及方法、固定夹位置及夹闭方法、健康教育四个方面实施重点环节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由干预前的48.5% 降为1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说明加强重点环节干预,可有效降低留置针堵管发生率,并可保证质量持续改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子手术配合资料册在提高急诊手术配合质量中的应用
吴慧颖 杨斌 勾健
. 2015 (9):  1125-1127. 
摘要 ( 506 )   PDF(1117KB) ( 157 )  
为了提高大型医院急诊手术室手术配合质量,确保手术安全,我院根据急诊手术室的实际情况集合手术室信息化发展趋势,组织各专业组组长等相关人员编写了电子手术配合资料册。应用电子手术配合资料册后,医护人员满意度、收费准确率和手术物品准备达标率均有所提高,术前平均准备时间明显缩短,显著提高了急诊手术配合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术后早期活动计划在腹腔镜胆总管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王玲 刘肖 宋竹清 胡金定
. 2015 (9):  1127-1129. 
摘要 ( 436 )   PDF(1260KB) ( 152 )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活动计划在腹腔镜胆总管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肝胆外科腹腔镜胆总管术后患者185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3 例和对照组92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严格按照术后早期活动计划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深静脉血栓(DVT) 及肺部感染发生率,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短于对照组(P <0.05),患者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DVT 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伤口疼痛、担心伤口裂开、管道脱出及心理方面情况要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术后早期活动计划能够促进腹腔镜胆总管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从而提早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减少住院天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同伴教育对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研究
褚桂方
. 2015 (9):  1130-1132. 
摘要 ( 393 )   PDF(1235KB) ( 153 )  
目的:评价同伴教育对提高纯母乳喂养率的效果。方法:招募母乳喂养同伴教育者,经过严格培训考核合格后成为同伴教育者。将118 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出院后均由社区保健护士定时上门随访,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同伴教育。于产后6 个月评估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评分、纯母乳喂养率及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评分为(84.12±7.24) 分,对照组为(69.59±17.18) 分;观察组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为(142.44±34.57) 天,对照组为(97.86±21.83) 天;观察组产后6 个月纯母乳喂养率为63.16%,对照组为34.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同伴教育可有效提高产妇出院后的母乳喂养知识及技巧水平、纯母乳喂养率及纯母乳喂养持续时间,对产妇出院后的延续性护理起到有效的辅助作用,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医护理技术应用于消渴病痹症的临床实践
王春红 刘志宏 刘娟 侯妮娜 徐卫红
. 2015 (9):  1133-1135. 
摘要 ( 562 )   PDF(1164KB) ( 173 )  
目的:对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中的护理技术临床实践进行总结,为进一步优化中医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对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7 例消渴病痹症患者,按照消渴病痹症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并对中医护理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以及每项中医护理技术的费用及平均耗时等进行统计。结果:87 例消渴病痹症患者中,58.6% 的患者应用了3 种及以上的中医护理技术;患者均认为症状有所缓解;大部分患者对中医护理技术依从并满意;每项中医护理技术的单次费用为(9.60±6.35) 元,耗时为(11.90±5.37) 分钟。结论:中医护理方案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开展,但需要制定科学的效果评价标准,并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漫谈
社会宣传对提高护士职业认同的作用及改进建议
陈素锦 丁玉兰 颜雅红
. 2015 (9):  1135-1137. 
摘要 ( 424 )   PDF(1190KB) ( 138 )  
分析当前护士职业认同不高的原因,阐释护理社会宣传的作用,分析当前护理社会宣传的不足及其对护士职业认同的负面影响,就如何从深度、广度、内涵和手段等方面加强护理社会宣传,增进社会对护理行业和护士的了解与尊重,从而为增强护士职业认同提出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护理人员心理授权的研究进展
汪曼君 叶志弘 徐凌丽
. 2015 (9):  1138-1141. 
摘要 ( 541 )   PDF(1280KB) ( 219 )  
护理人员的心理授权对护士自身、组织、患者结局有促进作用,已得到了护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将对心理授权的内涵、模型、测量方法、影响因素及作用效果进行综述,旨在为护理人员心理授权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科护士认证价值的研究进展
苏春燕
. 2015 (9):  1142-1145. 
摘要 ( 592 )   PDF(1138KB) ( 269 )  
自2002 年中华护理学会在北京率先启动ICU 专科护士培训和资格认证工作以来,我国专科护士的培训和认证工作迅猛发展。本文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从病人、护士本身以及医院三个方面总结了专科护士认证的价值和意义。指出我国今后在该领域的研究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和工具,多方位、多角度向医院、社会和政府展示专科护士认证的价值所在,更好地促进我国护理学科的专科化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穿刺疼痛的研究进展
刘玲玲 黄薇 苏春燕
. 2015 (9):  1145-1148. 
摘要 ( 738 )   PDF(1124KB) ( 218 )  
自体动静脉内瘘是指南推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首选的血管通路,但是对于穿刺疼痛的担心困扰着很多患者,甚至影响他们对于血管通路和透析方式的选择,做好内瘘穿刺疼痛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对血液透析患者AVF 穿刺疼痛的特点、对患者的不利影响、相关因素和干预措施等进行综述,并指出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产儿经口喂养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李凤妮 韦琴
. 2015 (9):  1149-1152. 
摘要 ( 510 )   PDF(1235KB) ( 322 )  
早产儿营养状况是影响其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经口喂养是早产儿能否顺利出院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促进早产儿经口喂养的主要干预措施及其效果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