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5年, 第15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5-08-25
特别策划·标准化 专业化 信息化
编者按
. 2015 (8):  896-897. 
摘要 ( 326 )  
随着医疗护理科技的发展,人们健康服务需求的提升,人口结构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与医疗护理服务的融合,护理进入了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时代。5 月29-30 日,在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指导下,由《中国护理管理》杂志社主办,健康报社、云南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北京护理学会、台湾护理学会、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香港护理学院、澳门理工学院支持的“2015 中国护理管理大会——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在昆明成功召开。来自两岸四地及新加坡护理管理专家和1300 余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护理同仁齐聚一堂,就护理管理新进展以及行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了交流。本刊编辑部特邀请相关专家根据在大会上所作的主题报告撰写了文章,以便让更多护理同仁分享本次大会的内容。本期特别策划涵盖了护理职业精神的养成、澳门护理教学中的质量与安全教育、护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实践、精细化管理促进护理专业团队建设、信息技术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等内容,旨在为护理同仁开展临床工作提供借鉴,推动护理质量不断提升,使护士能有更好的职业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职业精神的养成
冯玉娟
. 2015 (8):  897-899. 
摘要 ( 1372 )   PDF(1741KB) ( 173 )  
在护理职业生涯的发展中,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要求,不只是知识技能上,还包括各阶段的职业精神。职业生涯规划须按照这些不同的要求,做好充分准备,才可以获得工作满足感、自豪感。初入行的第一个十年称为“巩固期”,须培养出坚毅、时刻警惕的个人能力;第二个十年是“增值期”,须养成自我磨练、孜孜不倦的精神,补救知识缺乏或不足;第三个十年是事业“成熟期”,这个阶段须团结协作,与国际同仁密切联系,全身投入,再创高峰;迈向第四个十年是“交接期”,这个阶段要领导改革、培育后辈,培养个人的谈判技巧,另外要建立护士团队的凝聚力,并且培育接班人,帮助国家护理组织发挥领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标准化体系的构建与临床实践
皮红英 王玉玲
. 2015 (8):  899-901. 
摘要 ( 694 )   PDF(1595KB) ( 175 )  
目的:建立护理标准化体系,在临床全面实践护理标准化。方法:构建护理标准体系内容,采取组织动员部署、开展学习讨论及分层次考核验收的方式,实施分层落实、逐步推进、全方位展开等多措并举。结果: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推进了护理学科发展。结论: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有效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发展,为研究型医院护理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澳门护理教学中的质量与安全教育
刘明 殷磊
. 2015 (8):  902-904. 
摘要 ( 691 )   PDF(1385KB) ( 232 )  
护理教育是保证护理专业人员向服务对象提供高质量、安全照护的关键,如何通过一个优良的教育模式培养具有较强临床专业能力的护理人才是广大护理教育者不断追求和探索的课题。本文简要介绍了美国“护理质量与安全核心能力教育”架构,并分享如何将这一培养理念应用于澳门护理教育实践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细化管理促进护理专业团队建设
汪晖
. 2015 (8):  905-907. 
摘要 ( 1085 )   PDF(1449KB) ( 364 )  
目的:将精细化管理应用于护理专业团队的建设,为病人提供高品质的专业化护理。方法:对各专业小组管理制度、工作职责、工作运行流程、应急预案等进行梳理、规范;制定各工作环节的执行标准和细则,明确操作程序与方法;应用信息化平台对专业小组工作的各环节进行监控;专业化护理服务范围覆盖病人就医全过程——门诊、住院、居家。结果:每年为6000 余人次的住院病人提供专业化的照顾与帮助;每年专科护士坐诊接待病人或家属1000 余人次,每年下社区50 余次;专科护士推动了相应专业领域工作的开展。结论:精细化管理可规范护理专业团队的建设,发挥专业优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技术在提高护理质量中的应用
计虹
. 2015 (8):  908-910. 
摘要 ( 734 )   PDF(1365KB) ( 292 )  
利用无线网络技术、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条码技术等为临床护理构建医嘱闭环管理新模式。应用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婴儿定位系统、消毒供应系统及护理管理系统在整体护理的业务流程中,满足从医嘱下达到执行的全诊疗流程的追踪管理,重症访视、护理管理的需要,使临床差错事故率明显降低,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达到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访谈
探索儿童专科医院优质护理发展之路——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陈朔晖
张立新
. 2015 (8):  911-913. 
摘要 ( 1492 )   PDF(1278KB) ( 182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是浙江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儿童医院和儿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单位,经过六十余年的精心建设,医院学科水平、临床业务能力及综合实力均处于全国儿童医院前列。新生儿专业现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组长单位,其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 是改革开放后美国HOPE 基金会在华的首个建设项目,是国内最早、最规范的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之一,是国内新生儿重症监护的重要培训基地。医院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儿童医院、西雅图儿童医院、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建立了实质性的院际合作关系。2009 年,医院成为浙江省卫计委认可的浙江省小儿ICU 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13 年成为美国重症医学会授予的Pediatric Fundamental Critical Care Support(PFCCS) 项目在中国的首个培训基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医院护理团队的努力。护理部主任陈朔晖,是一位低调、平和的60 后老护士,言谈举止中显示出干练与睿智。陈朔晖既是一位出色的管理者,也是一位儿科护理专家。现任中华护理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护理学会副秘书长、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在专业期刊发表论文20 余篇,主编专业著作2 部。自2010 年开始,在陈主任的带领下,全院900 多名护士努力探索着儿童专科医院的优质护理发展之路。为了让更多的专科医院分享他们改革的经验,本刊特采访了陈朔晖主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脑梗死二级预防患者服药信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金红斌 陈雪丹 蒋雪红 李晶晶
. 2015 (8):  913-916. 
摘要 ( 553 )   PDF(1394KB) ( 162 )  
目的:调查脑梗死二级预防患者服药信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脑梗死二级预防患者基本资料调查表和服药信念量表对326 例脑梗死二级预防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服药信念评分为(6.44±1.77) 分。必要性信念得分(16.27±1.92) 高于顾虑信念得分(9.83±1.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次数、NIHSS 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偏瘫、失语、家庭收入、性别为患者服药信念的影响因素。结论:脑梗死二级预防患者服药信念处于较低水平,医护人员可从脑卒中次数、NIHSS 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偏瘫、失语、家庭收入、性别等影响因素入手改善患者的服药信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护理模式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效能
陈娟 马玲
. 2015 (8):  917-920. 
摘要 ( 560 )   PDF(1232KB) ( 632 )  
目的:研究基于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对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效能的作用。方法:选择80 名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运用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护理模式进行有中医特色的慢病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随访管理模式,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满意度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自我管理为导向的5A 模式能提高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自我效能及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神科护士自我接纳与人格特征对冲突处理模式的影响
卢庆华 许翠萍 钟耕坤
. 2015 (8):  921-925. 
摘要 ( 449 )   PDF(1386KB) ( 302 )  
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自我接纳、人格特征对冲突处理模式的影响。方法:使用自我接纳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冲突处理模式量表对山东省6 家精神病专科医院的813 名精神科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自我接纳与人格特征和冲突处理模式有一定的相关性。人格特征中内- 外向维度对冲突处理模式各维度均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 <0.05);精神质维度对“竞争型”“迁就型”冲突处理模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P <0.001)。自我接纳维度对“回避型”冲突处理模式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评价维度对“竞争型”“妥协型”冲突处理模式有一定预测作用。结论:自我接纳与人格特征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两者对冲突处理模式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失能老年人亲属照顾者照顾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捷 赵庆华 肖明朝
. 2015 (8):  925-929. 
摘要 ( 536 )   PDF(1373KB) ( 216 )  
目的:调查社区失能老年人亲属照顾者照顾负担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照顾者负担量表(CBI)对重庆市3 个社区124 名失能老年人的亲属照顾者进行调查,同时使用健康状况问卷 (SF-36) 对其照顾的失能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照顾者照顾负担总分为(40.05±7.07) 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因素为失能老年人的年龄、自诉患病情况、一般健康状况和健康变化情况及照顾者的每天照顾时间、自诉患病情况。结论:应对社区失能老年人的亲属照顾者提供个体化指导服务,并对失能老年人进行综合评估,降低失能率,减轻照顾者的照顾负担,提高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慢病患者跌倒预防认知与行为调查分析
孙倩 戈晓华 陈文辉 丁辉蓉
. 2015 (8):  930-932. 
摘要 ( 640 )   PDF(1229KB) ( 190 )  
目的:调查老年慢病患者预防跌倒的认知和行为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更好地预防跌倒提供建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预防跌倒的认知与行为调查问卷,对200 名65 岁及以上的老年慢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慢病患者预防跌倒认知的得分为(50.38±10.67) 分;预防跌倒行为的得分为(42.99±7.06) 分;老年慢病患者预防跌倒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居住空间等。结论:老年慢病患者对于预防跌倒的认知得分不高,预防跌倒的行为得分较高,要重视对老年人跌倒危险性的评估,加强预防跌倒的相关教育,降低跌倒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15中国护理管理大会专题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母乳喂养的闭环管理
熊颖超 吴晓英 王泠 李森 郑晓蕾
. 2015 (8):  933-935. 
摘要 ( 448 )   PDF(1140KB) ( 130 )  
从母乳喂养信息化管理的角度,阐述在母乳的接收、贮存、医师开具医嘱、护士取用母乳和喂养婴儿的整个过程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确保母乳喂养的准确无误,真正实现母乳喂养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保证患儿的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信息技术的CCU护理记录缺陷分析与对策
陈延亭 林芳
. 2015 (8):  935-937. 
摘要 ( 529 )   PDF(1065KB) ( 139 )  
收集我院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CCU)2012 年8 月至2014 年6 月护士长在日常护理检查工作中发现的存在书写缺陷的护理病历共233 份,采用访谈的方法对可能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护理记录缺陷主要包括:护理记录项目缺失或存在漏项情况、书写不规范、常规护理项目描述不详细、存在错别字、护理记录前后不一致、缺乏专科重点观察项目等。分析其原因可能有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对护理文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专科护理知识;护士的工作琐碎繁忙,导致护理记录不及时,而在补充记录时很容易造成项目缺失或失真的情况;电子病历系统有待于进一步完善。提示应针对以上原因采取整改措施,包括加强护理人员法律知识、专业基础的学习,不断完善信息系统,以减少护理记录缺陷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的肠造口患者延续护理实践
袁宝芳 帅敏
. 2015 (8):  938-940. 
摘要 ( 503 )   PDF(1060KB) ( 246 )  
目的:探讨以信息化手段为基础的延续护理在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某三级甲等医院肠造口术后患者进行信息化延续护理,住院期间患者及家属观看造口护理视频、学习造口护理手册、接受规范化健康教育与操作指导;出院后患者通过电话、QQ 或微信、博客或电子邮件等信息技术手段获得专科护士的及时指导帮助。结果:152 例造口并发症的患者中有112 例无需到医院就诊就能解决问题。结论:目前大部分医院不具备专用远程护理设备,利用患者或家属的智能手机,为患者提供信息化延续护理能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翻转课堂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
万文锦 方小萍
. 2015 (8):  941-943. 
摘要 ( 640 )   PDF(1137KB) ( 174 )  
探讨翻转课堂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效果。运用翻转课堂的理念,对查房前准备、查房内容及质控管理等环节进行改进,变被动为主动,从表面到深层,激发护士主动学习的兴趣,锻炼自学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组织和写作能力,提高临床护理实践技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70所三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指标使用现况调查
王亚亚 么莉 尚少梅 廖艳芳 戴明辉 李昂 万巧琴
. 2015 (8):  943-946. 
摘要 ( 575 )   PDF(1268KB) ( 230 )  
目的:调查我国三级综合医院护理质量指标的使用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医院护理质量指标调查表”对全国27 个省级行政区的70 所三级综合医院进行调查。结果:各医院上报指标数目为(24.61±13.37) 项,上报护理质量指标最少的为2 项,最多的为78 项。结构指标正确上报率为30.14%,过程指标为93.45%,结果指标为53.27%。经正确分类后,70所医院使用的质量指标共计106 项。结论:各医院对护理质量指标的认识及应用存在较大差距,亟须完善医院对指标的认识和使用,构建规范化指标体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教育
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赵蓓
. 2015 (8):  951-953. 
摘要 ( 389 )   PDF(1212KB) ( 302 )  
根据现代护理岗位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改革实践教学体系,以校院合一的机制体制为基础,与医院全程合作,针对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与管理的关键问题,按照护理岗位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创新了纵向以“医学基础实验-专业(基础、专科)护理实训- 综合实训- 顶岗实习”为主线,横向临床教学实习与校内实训匹配伴行的实践教学体系,并通过“三阶段考核”、顶岗实习期间的课程实施与管理等一系列举措实现了实践教学的系统化设计,全面提升了课程建设及人才培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质量
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研究
李琳 许乐 黄珍霞 潘琼 江美云 陈昭宏
. 2015 (8):  954-958. 
摘要 ( 438 )   PDF(1366KB) ( 332 )  
目的:探讨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的效果。方法:将2013 年3-10 月在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烧伤科住院的60 例手部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护理措施,实验组则按制定的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实施干预。两组于出院时采取关节角度尺和握力计评定手指关节总活动度和握力;出院后3 个月随访手功能情况、手部畸形发生率及复工率。结果:出院时实验组握力、手指关节总活动度整体水平、畸形率和复工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3 个月后患者主观评价中实验组手部总体功能、日常活动情况、工作情况、外观及满意情况5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部烧伤康复护理干预模式有利于促进手部深度烧伤患者手部功能恢复,减少手部畸形发生率,帮助患者重返工作岗位,提高患者主观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系统追踪法查房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实践
金学勤 华亚芳 刘琴 周凯云 陶娟
. 2015 (8):  959-961. 
摘要 ( 522 )   PDF(1108KB) ( 190 )  
目的:探索运用系统追踪法进行全院性护理查房在提高护理管理质量中的应用实践。方法:每月锁定重点个案和查房人员,跟踪个案的护理过程,由护理部主任主查,追踪患者从入院到出院全过程的护理环节,对个案护理质量和系统问题进行求证、质疑和诊断,提出改进措施;查房质量纳入考评和评优机制。结果:护理查房的质量和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系统追踪法查房能有效从患者和专业的角度评估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追溯系统制度和流程的规范性,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率
郭利红 师文 王国栋 李静 冀润芳 强惠婷 孙璐
. 2015 (8):  962-964. 
摘要 ( 637 )   PDF(1193KB) ( 145 )  
目的: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率,规范手术运行流程。方法:对360 例品管圈活动前手术患者首台择期手术延迟开始原因采用鱼骨图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规范手术运行流程,实施3 个月后评价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后首台择期手术延迟开始率从58.1%(209 例)降到25.8%(93 例),目标达成率为105.1%,进步率为55.5%,患者满意度从74.6% 提升至94.2% ;圈员认为本次品管圈活动提升了参与管理的意识和工作能力,从而提高了工作质量。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提高首台择期手术准点开始率,并具有可持续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源
持续照料养老社区辅助生活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王黎 赵良羚 宋书梅 谢红
. 2015 (8):  965-970. 
摘要 ( 503 )   PDF(1507KB) ( 163 )  
目的:测算养老机构辅助生活区护理人员工作量,确定该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方法:参考前期专家咨询结果,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4 年6 月在北京市某养老机构辅助生活区工作的28 名养老护理员和3 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工时测定法测算其护理工作量,并应用人力配置常用公式,计算该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标准。结果:通过工时测定法计算所得护理员日均直接护理时间多于日均间接护理时间(t =13.577,P =0.002),护士直接护理时间和间接护理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养老机构辅助生活区养老护理员、护士与老年人的实际配比分别为1.120 ∶1 和0.120 ∶1,理想配比分别为0.495∶1和0.070∶1。结论:应用工时测定法能够科学测算护理工作量,进而计算合理人力配置标准。目前养老机构辅助生活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比例偏高,可通过规范护理工作流程、界定护理人员工作范畴及合理分配直接和间接护理时间、适当减少护理人员数量等予以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护理人员能力及培训现状的调查研究
魏小妹 肖明朝 赵庆华 丁福 王迎春
. 2015 (8):  970-973. 
摘要 ( 490 )   PDF(1306KB) ( 187 )  
目的:了解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医院专科护理人员能力及培训现状,为制定重庆市专科护理培训管理办法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对重庆市117 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实施调查。结果:重庆市二级及以上医院护理管理部门对专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专业发展能力评价较低,不同等级医院对专科护士专业实践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中的协调合作能力、专业发展能力中的教学能力的评价有统计学差异;72 家医院(61.54%)根据计划开展了院内专科护理培训,主要集中在手术室护理、急诊急救及重症监护等领域,不同领域的院内专科护理培训在计划性、系统性、培训力度方面差别较大。结论:专科护士培训质量有待提升,院内专科护理培训亟待规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护理
健康信念模式在社区儿童疫苗及时接种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马国珍 姜鹏君 邓军妹 李观红 申红琳 徐达 万艳平
. 2015 (8):  974-977. 
摘要 ( 420 )   PDF(1198KB) ( 259 )  
目的:评价健康信念模式在社区儿童疫苗及时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 名社区儿童家长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110 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进行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家长疫苗及时接种知识、态度与信念及行为得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家长及时接种知识、态度与信念及行为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1),干预组儿童及时接种率也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用健康信念模式干预疫苗接种工作,能有效提高家长对疫苗及时接种的相关知识,改善其态度及行为,明显提高疫苗及时接种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安全
应用品管圈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桡动脉置管意外脱管率的实践
陈红
. 2015 (8):  977-980. 
摘要 ( 682 )   PDF(1316KB) ( 145 )  
目的:总结分析心脏外科ICU 患者在桡动脉置管后发生意外脱管的原因,探讨应用品管圈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桡动脉置管意外脱管率的作用和意义。方法:成立品管圈,以“降低体外循环心脏术后患者桡动脉置管意外脱管率”为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定目标,然后进行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策略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桡动脉置管意外脱管率从活动前的12.80% 下降到活动后的3.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可降低桡动脉置管的意外脱管率,并能改善医护合作,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差错修复策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杨依 刘华平
. 2015 (8):  981-984. 
摘要 ( 526 )   PDF(1135KB) ( 179 )  
作为保护病人免受伤害的最后一道防线,护士在差错修复、预防不良事件的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对护士差错修复策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和探讨,不仅有助于明确护士在保障病人安全中的具体作用,同时也为管理者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项目、调整管理方向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管理
手机移动终端应用于门诊预约挂号服务系统的实践与分析
汤秀梅 汤娅宏 王红萍 许健
. 2015 (8):  985-987. 
摘要 ( 417 )   PDF(1090KB) ( 392 )  
目的:调查手机移动终端预约挂号服务在门诊的应用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从而进一步提高门诊服务的满意度。方法:统计2014 年6-12 月我院手机移动终端预约挂号服务平台数据;通过方便抽样法调查2014 年6-12 月通过现场预约、电话预约及网络预约于我院就诊的508 例患者,利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电话回访。结果:手机移动终端预约挂号总量以每月20% 以上的速度递增,产科及儿科占总预约量的比例较高,而内科相对较低;外地患者使用比例高于本市患者。手机移动终端医疗服务男性的知晓率高于女性(χ2=93.76,P <0.001);知晓者中青年患者占57.5%,而老年患者较少,仅占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45,P <0.001);3 个主题10 个条目中对“就诊叫号信息提醒”满意度低,对“药费、检查费支付”满意度低,对“医生专业方向介绍、医生诊疗信息介绍”满意度低。结论:手机移动终端预约挂号服务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患者就医,解决了患者挂号难问题,发展前景乐观,但其功能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急诊诊疗护理中的应用
郭金玉 陈丽娜 孙红
. 2015 (8):  988-990. 
摘要 ( 478 )   PDF(1131KB) ( 380 )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不断开发和发展为计算机辅助参与医护决策提供了帮助,急诊科的快节奏要求计算机系统能够辅助医护人员快速作出正确决策。本文对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定义、架构进行介绍,并根据目前急诊诊疗护理工作的需求分析目前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所应用的功能,以期为急诊科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源性感染
5例利比里亚埃博拉出血热确诊患者的护理管理
曹洁 席惠君 储丹凤 张玲娟
. 2015 (8):  991-993. 
摘要 ( 418 )   PDF(1403KB) ( 174 )  
2014 年,撒哈拉以南的西非三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埃博拉疫情。我国解放军援利医疗队如何利用当地有限的卫生资源,因地制宜地设计诊疗护理策略,对于提高救治成功率和确保“零感染”非常重要。本文通过介绍中国埃博拉病毒病诊疗中心治疗病区的工作模式、5 例确诊病例病情及护理策略,为国内同行今后护理类似病例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首支抗击“埃博拉”医疗队护理工作的开展与效果
吴丹 刘春梓 靳寸朵 沙花燕 于燕波 张昕
. 2015 (8):  994-996. 
摘要 ( 412 )   PDF(1259KB) ( 191 )  
医疗队在抗击“埃博拉”过程中,通过严密的组织管理、过硬的技术素质、内部的团结协作,顺利完成了援塞任务,实现了中塞双方工作人员“零感染”、住院患者无院内感染的目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常规抢救设备集中管理的效果评价
徐筠 周如女 翟桂香 宋黎翼 杨欲晓 兰俊 胡燕鸣
. 2015 (8):  997-999. 
摘要 ( 528 )   PDF(1156KB) ( 161 )  
2010 年7 月我院设立设备调配中心,由消毒供应中心负责抢救设备清洁消毒工作,设备科负责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调配工作。集中管理后,微生物采样合格率为100%,呼吸机、监护仪、注射泵和输液泵的清洁合格率分别为100%、99.6%、99.8% 和99.3% ;集中管理后各临床科室对设备集中管理模式的各个环节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 <0.05)。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开展常规抢救设备的集中管理,可提高设备清洁的合格率以及临床科室的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调查·研究
不同学历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
孙新风 任雁北 栾晓嵘
. 2015 (8):  1000-1003. 
摘要 ( 613 )   PDF(1349KB) ( 267 )  
目的:了解“三甲”医院不同学历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现状,探讨针对性措施减轻护士压力。方法:应用中文版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疲溃感量表对1550 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士工作疲溃感平均得分(70.64±18.15) 分,各维度得分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学历护士工作压力源得分存在差异(P <0.01),本科护士得分最高,研究生学历护士最低。结论:“三甲”医院护士工作疲溃感严重,应针对不同学历护士压力源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护士压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两种气道湿化联合供氧方法的效果研究
刘晓颖 明亚燃 宁昱琛 周文华
. 2015 (8):  1004-1006. 
摘要 ( 447 )   PDF(1128KB) ( 185 )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脱机患者采用呼吸机加温加湿器湿化联合文丘里装置供氧方法与T 管装置湿化供氧方法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0 例符合条件的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采用呼吸机加温加湿器湿化联合文丘里装置供氧方法,对照组采用T 管装置湿化供氧方法。结果:脱机后8h 观察组血氧饱和度为(97.38±1.56)%,对照组血氧饱和度为(92.58±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痰液粘稠度(Ⅰ度60%、Ⅱ度32%、Ⅲ度8%)优于对照组(Ⅰ度24%、Ⅱ度26%、Ⅲ度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例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呼吸机加温加湿器湿化联合文丘里装置供氧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有利于患者痰液的排出,减少人工气道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其效果优于T 管装置湿化供氧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医院护士死亡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胡成文 陶艳 丁娜 陈淑娟
. 2015 (8):  1007-1010. 
摘要 ( 489 )   PDF(1287KB) ( 190 )  
目的:调查肿瘤医院护士死亡焦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死亡焦虑量表对某三级甲等肿瘤医院387 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肿瘤医院护士总体死亡焦虑得分为(7.11±2.75) 分,其中,情感维度为(2.22±1.37) 分、压力与痛苦维度为(2.41±0.81) 分、时间意识维度为(0.69±0.95) 分、认知维度为(1.14±1.00) 分。总体均分明显高于医学院校学生和结直肠癌患者(P <0.05),宗教信仰、学历、是否接受过死亡教育、是否参与亲友临终处置是肿瘤医院护士死亡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肿瘤医院护士死亡焦虑水平较高并受多种因素影响,应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并适时开展死亡教育和干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践探索
医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在屈光中心的应用
夏莹 董江 苏婷 詹汉英
. 2015 (8):  1011-1013. 
摘要 ( 348 )   PDF(1236KB) ( 234 )  
目的:探讨医院客户关系管理系统(HCRM) 在屈光中心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 年7-12 月在我院屈光中心就诊的150 例屈光患者纳入实验组,运用HCRM 进行护理服务;同时将2014 年1-6 月在我院屈光中心就诊的150 例屈光患者作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服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接受6 个月HCRM 服务模式,实验组患者在就诊过程、获取医疗信息、术后随访服务等方面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HCRM 的应用提供了全新的就医体验,加强了医患的信息沟通,提高了服务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了医院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诊设置专岗接获危急值管理方法的探讨
庄广云 杨秀敏 刘雪双 吕守英
. 2015 (8):  1014-1016. 
摘要 ( 547 )   PDF(1091KB) ( 191 )  
目的:探讨专岗接获门诊危急值的管理方法。方法:在门诊设置专岗接获危急值管理前,门诊危急值的接获由各诊室的出诊医师负责;改进后,设接获门诊危急值的岗位,选择合适的护理人员从事这项工作,制定危急值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对门诊危急值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逐步实施,达到持续改进的效果。结果:门诊危急值设专岗专人管理,实行双重报告制前后门诊危急值漏登记、登记缺项、登记错误率分别由20.1%、52.5%、39.0% 降至0.4%、2.4%、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改进前后联系不到患者、联系不到医师、处理不及时的概率分别由14.7%、4.6%、6.2% 降至4.1%、0.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设专岗专人管理门诊危急值,规范了门诊危急值的报告处置流程,增强了医、护、技各类人员对危急值的重视程度,确保了患者就医安全,降低了医疗风险,提升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及管理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海外评介
日本临床护理人力配置方法及标准
邓芳丽
. 2015 (8):  1017-1019. 
摘要 ( 623 )   PDF(1189KB) ( 126 )  
日本卫生部规定每个综合性医院必须根据护理需要量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即: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处置和活动能力的状况推算患者的护理需要量,从而将患者分类,利用计算机医疗软件(包括患者分类系统和人员配置系统联动装置软件),按照各类别患者应配置的人员系数计算各护理单元所需护理人员数,调控全院护理人员。护理需要量客观体现了患者的服务需求及实际的护理工作量,是一种科学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力资源的方法,值得我国护理管理者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癌症患者恐惧癌症复发的测量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吴奇云 叶志霞 李丽
. 2015 (8):  1020-1023. 
摘要 ( 485 )   PDF(1199KB) ( 361 )  
恐惧癌症复发是癌症患者在其患病及治疗过程中正常的应激反应。然而,过度的恐惧会降低患者参与治疗的依从性,影响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对癌症患者恐惧癌症复发的定义、测评工具及目的、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旨在为国内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管理漫谈
护理服务推动“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
刘文红 彭嘉琳
. 2015 (8):  1023-1024. 
摘要 ( 775 )   PDF(1021KB) ( 604 )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老年人对养老和医疗护理的需求与日俱增,“医养结合”养老模式是近年来国务院提出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护理服务问题首当其冲,明确养老机构护士的护理职责范围对于推动医养结合模式的良好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只有医、养分工明确,按各自职能提供服务,做好衔接,才能促进养老服务全面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