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25年, 第25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5-07-15
上一期   
封面
封面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0. 
摘要 ( 10 )   PDF(4883KB) ( 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录
目录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0. 
摘要 ( 8 )   PDF(3470KB) ( 1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别策划·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
社区老年人主动健康整合照护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孙柳 王菡婷 王尊 王艳玲 肖树芹 景丽伟 孙久视 平学慧 徐静 毕宪国 刘均娥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961-96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01
摘要 ( 114 )  
目的:构建本土化的社区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并实施,为促进老年人健康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ICOPE):初级卫生保健中以人为本的评估与照护路径指南》为指导,从主动健康视角出发,采用行动研究法构建面向北京市社区老年人的主动健康整合照护模式。2024年6月,选取北京市中心城区、近郊和远郊区域的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试点运行该模式,在实践中不断修订和优化模式。通过调查服务人次及培训人次评价初步效果。结果:初步形成了社区老年人主动健康整合照护模式,并在7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运行。截至2025年6月,已完成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筛查8 663人,深入评估和实施健康干预1 697人,累计培训社区医护人员约300人。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社区老年人主动健康整合照护模式展现出良好的可行性与推广前景,可为推进ICOPE模式在我国的本土化发展和实践推广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国香港地区实施老年人整合照护模式的挑战与机遇
梁绮雯 赵妍 黄亚琪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966-97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02
摘要 ( 47 )  
全球老龄化趋势下,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老年人整合照护(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ICOPE)模式,以维护内在能力为核心,通过跨部门协作构建“以人为中心”的照护体系。自2019年起,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WHO社区健康服务合作中心被WHO指定承担关键角色,主导西太平洋区域内ICOPE实践与研究。从ICOPE筛查工具的可靠性测试到ICOPE模式在社区的实际实施,由在基层医疗机构中实施到在长期照护机构的初步实践,研究团队不断探索如何支持从业者及政策制定者同意和接受整合照护。文章系统介绍ICOPE模式在香港的实施路径,分析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机遇,以期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整合式照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居家老年人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刘彩霞 江碧艳 李白玉 龙建英 何世佳 李斐斐 姬春晖 金肖青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972-97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03
摘要 ( 28 )  
目的:构建居家老年人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并验证其应用效果,为优化老年健康管理和完善居家养老服务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回顾、专家论证法等构建居家老年人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运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1月—6月在杭州市抽取16个住宅小区,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小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在两组中以便利抽样法各抽取101例居家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居家护理及社区管理服务,干预组采用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进行管理,为期3个月。比较两组老年人内在能力、社会支持与关怀的差异,干预组干预前后步态评分的差异,并调查智慧化管理平台的用户接受度。结果:构建的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覆盖“筛查-评估-计划-实施-监测-评价”全过程。干预后,干预组认知功能及运动功能优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组心理状况及步态评分得到改善(均P<0.05)。93.3%的居家老年人、85.0%的医护人员对平台表示满意或非常满意。结论:智慧化整合照护模式的应用可提高居家老年人内在能力,改善其步态,获得较高的用户接受度,能为推动健康老龄化提供科学依据与实践路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的网络分析
常红 王萱 刘梦娆 徐璟祎 尹娜 曹咏新 刘晓涵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978-98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04
摘要 ( 31 )  
目的:分析老年人内在能力各维度间网络特征,识别核心维度,以期为制定老年人内在能力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便利选取2024年8月—11月在北京市部分社区居住的1 027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数字化老年人整合照护评估工具进行调查,构建老年人内在能力网络并分析中心性指标。结果: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得分为(6.54±1.13)分。36.3%的老年人出现内在能力下降。网络分析结果显示,运动、认知、心理、感官(听力)、感官(视力)、活力功能相互影响。其中,运动、认知功能的中介中心性相同且最高(rB=4.000),运动、认知功能的紧密度中心性相同且最高(rC=0.025),运动功能的强度中心性最高(rS=0.715)。结论:北京市社区老年人内在能力处于中等水平,运动功能是内在能力的核心维度,提示医务人员应重点关注老年人运动功能,制订针对性干预策略,从而延缓其内在能力下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整合照护框架在新加坡的实施现状及挑战与机遇
马学嘉 蔡倩菱 张慧珠 郑美钰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984-98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05
摘要 ( 23 )  
新加坡预计将在2026年迈入超老龄社会。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政府已推出多项国家层级的政策举措,如《乐龄SG》(Age Well SG)、《健康SG》(Healthier SG)、《前进SG》(Forward SG)以及《成功乐龄行动计划》(Action Plan for Successful Ageing 2023)。在医疗与社会照护体系中,整合照护始终是新加坡秉持的核心理念。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老年人整合照护”(Integrated Care for Older People,ICOPE)框架被引入新加坡,作为参考评估工具之一,旨在帮助政府、医疗与社会服务提供者、老年人及照护者更深入了解老年人内在能力的普遍状况,并制定更个性化的照护方案,支持老年人维持自主生活,实现居家安老。文章通过探讨ICOPE框架在新加坡的实施现状,重点分析其在老年照护体系中面临的挑战与发展机遇,为其他地区制定适合本土的ICOPE实施策略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赵莹 白静 吕丹 梁樱 田佳欢 刘娜 田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989-99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06
摘要 ( 32 )  
目的:分析基于智随访平台管理的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潜在类别及影响因素,以期对该平台的慢性病管理路径进行精细化调整。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应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运动自我效能量表、广泛性焦虑量表对天津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基于智随访平台管理的315例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建立潜在类别模型,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潜在类别的影响因素。结果:该人群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35.62±0.86)分,自我管理行为分为薄弱型(35.2%)、显效型(30.8%)及高效型(34.0%)3种潜在类别,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血糖达标状况、焦虑状况及运动自我效能状况是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论:青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存在显著异质性,受多因素影响。提示护理管理者应通过智能随访平台实施个体化教育,提升患者依从性与服务黏性,从而优化其自我管理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展轨迹
宗晓佳 张艳蓉 韩佳 施培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995-100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07
摘要 ( 20 )  
目的:调查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出院后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水平及发展轨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于脑卒中后2周内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纵向追踪12个月。通过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收集数据,运用潜类别增长模型识别PTSD轨迹类别,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患者PTSD轨迹分为延迟进展组(39.9%)和无PTSD组(62.1%),前者呈“高-低-高”波动趋势,后者持续下降;回归分析显示,自理能力中重度依赖 (OR=5.310)、重度神经受损(OR=4.650)、急性应激障碍(OR=2.070)及高复发风险感知(OR=1.062)是延迟进展组的危险因素,而高心理韧性(OR=0.907)是其保护因素。结论:中青年首发脑卒中患者的PTSD轨迹呈现2种变化轨迹,医护人员可通过激活患者心理资源,改善其消极的想法和感受,以促进创伤后成长,从而预防出院后PTSD进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老机构痴呆老年人异常动作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
杨春晓 马秋平 钟名阳 李璠璠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01-100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08
摘要 ( 18 )  
目的:探究养老机构痴呆老年人异常动作行为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12月至2024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南宁市5家养老机构的痴呆老年人248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神经精神症状问卷-异常动作行为症状分量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收集相关资料。采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该人群中异常动作行为发生率为58.87%,异常动作行为严重程度得分为6.00(4.00,12.00)分。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丧偶、血管性痴呆、护理员未接受过异常动作行为识别及应对知识培训、环境中无易于理解的日历/日程表/定向标识是养老机构痴呆老年人发生异常动作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养老机构痴呆老年人异常动作行为发生占比及严重程度水平较高。未来应加强重点人群评估,并制定视觉标识环境干预策略,降低异常动作行为发生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34家医院核医学护理发展现况调查
程志强 曹英 徐亮 张庚华 张庆 张凯秀 张筱 黄锦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07-101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09
摘要 ( 21 )  
目的:调查全国核医学护理发展现状,为促进核医学护理专业科学规范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8月—10月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对全国27个省份的134家医院核医学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34家医院中公立医院124家(92.54%),三级医院132家(98.51%),11个省份成立了核医学护理专业委员会。核医学科开展业务主要包括单光子显像、正电子显像、核素治疗、放免检测、射频消融治疗等。共调查1 050名核医学科护士,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数占4.28%。核医学科护士的工作内容包括放射性药物注射、检查预约与登记、协助患者碘-131治疗、患者定期随访、科研科普、临床教学等,各医院核医学科配备护士数量差异较大。结论:全国核医学护理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高层次人才较少、科研能力欠缺等问题。可通过加强核医学科护士的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提升护士科研素质,通过成立各省份的核医学护理专业委员会加强医院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及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分析
香舒 陈娴 曹海红 姜小梅 钱鹏 张申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11-101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10
摘要 ( 23 )  
目的:探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与医学应对方式的潜在类别,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个性化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10月江苏省6所三级医院的259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自我调节疲劳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通过潜在类别分析识别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潜在类别,并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和医学应对方式可分为3类,即“严重调节疲劳-屈服应对组”(21.62%)、“中度调节疲劳-常规应对组”(59.07%)和“轻度调节疲劳-积极应对组”(19.31%)。贫血、运动频率、睡眠情况、婚姻状况、抑郁症状是影响患者潜在类别的重要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调节疲劳和医学应对方式存在显著异质性,对不同类别的患者应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自我调节疲劳状况和医学应对方式,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类型的画像研究
倪明月 周云平 冯鸿雁 刘汉荣 林鑫 姜云霞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17-102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11
摘要 ( 27 )  
目的:基于自我调节常识模型,探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画像类型及影响因素,为精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3月—8月在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门诊就诊的298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医学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调查。运用聚类分析划分患者自我管理画像类型,结合Python软件的Wordcloud工具包可视化展示不同类型画像特征,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其影响因素。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分为3类:低管理-放任忽视型(23.5%)、中管理-部分忽视型(56.7%)及高管理-全面自主型(19.8%)。年龄、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感知和医学应对方式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存在明显异质性。医护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的画像特征,制定精准的护理干预方案,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专题
食管癌术后患者出院一个月内居家康复体验的研究
刘慧慧 岳树锦 刘红霞 孙育红 石玉慧 苏春香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24-102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12
摘要 ( 19 )  
目的:深入了解食管癌术后患者出院一个月内居家康复的真实体验,为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及随访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7名出院一个月内的食管癌术后居家患者进行面对面半结构化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提炼出4个主题:躯体症状困扰、负性情绪困扰、未满足的期望与需求、努力适应新的生活,涵盖16个类属。结论:医务人员应重点评估患者术后的躯体症状及心理体验,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信息,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系统,以期改善居家康复患者的康复体验及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育龄期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陈燕飞 张家馨 贺泽翻 褚云怡 江子芳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29-103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13
摘要 ( 19 )  
目的:构建育龄期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并应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方法:通过证据总结及专家小组会议,在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下构建淋巴瘤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7月—9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就诊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选取2023年10月—12月的30例患者为干预组,应用男性和女性版本的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生育力保护措施采取率及决策困境、癌症后生育忧虑及生育力保护相关知识的情况。结果:完善首次治疗出院时,干预组3例(10.0%)患者采取生育力保护措施,对照组1例(3.3%)患者采取生育力保护措施,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1.071,P=0.301);完成首次治疗后6个月,干预组决策有效人数占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首次治疗出院时、完成首次治疗后6个月,干预组癌症生育忧虑得分低于对照组、生育力保护相关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育龄期淋巴瘤患者生育力保护决策辅助方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该类患者的决策困境及癌症后生育忧虑,提高了患者对生育力保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重患儿口腔护理的循证实践
栾贝贝 胡少华 沈琴 邵鹏 宇丽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35-104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14
摘要 ( 17 )  
目的:将危重患儿口腔护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并评价应用效果,为提升口腔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获取证据,制定危重患儿口腔护理审查指标,结合临床实际,分析障碍因素,制定变革策略。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护士口腔护理知识掌握水平、护士对各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危重患儿口腔改善情况。结果:证据应用后,护士口腔护理知识得分由(27.21±6.71)分提高至(40.87±16.53)分,11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从0~ 51.02%提高至42.85%~100.00%(均P<0.05);危重患儿口腔状况得分由(11.63±1.45)分降至(8.35±2.74)分(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循证护理实践可提高护士知识水平并规范其行为,改善患儿口腔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专科护理联盟四级联动照护模式的构建及应用
孙红玲 兰美娟 王惠 葛芳民 严婧 杨燕 曹洋洋 赵锐祎 夏金萍 许彩云 范清秋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40-104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15
摘要 ( 27 )  
目的:构建“互联网+”专科护理联盟四级联动照护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提升基层医院专科护理服务能力提供参考。方法:创建以“省级医院-县/市级医院-区级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元主体参与的四级联动照护模式,开发四级联动远程会诊信息平台,建立专科联盟,通过手机小程序实施远程会诊、专科培训、临床及居家护理指导。结果:截至2025年4月,专科护理联盟辐射全国21个省市、183家医疗机构,涵盖577名护士;其中,浙江省内医疗机构136家,浙江省外医疗机构47家;省级医院1家、县级医院108家(352名护士)、区级医院49家(172名护士)、社区服务中心25家(53名护士);协助基层专科护士共完成120例多级联动疑难病例线上视频会诊;基层医院和患者对会诊的满意度均为100%;会诊后,伤口造口或PICC并发症的愈合率为81.19%、好转率为18.80%;无护理不良事件。结论:“互联网+”专科护理联盟四级联动照护模式可为基层护士赋能,提升基层护士临床及居家专科护理服务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预防与管理的循证实践
宋嘉婷 廖若彤 高倩 廖淳 马丁 李静 章志霞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45-105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16
摘要 ( 13 )  
目的:根据Stetler研究应用模式将成人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预防与管理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以促进证据向临床转化。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有关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预防与管理的相关文献;结合专家建议、临床情境及利益相关者意见筛选证据;从证据应用的方法、层次、类型3个方面制订临床转化的实施策略;2024年4月—9月采用阶梯设计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5个肿瘤相关科室作为研究场所,比较循证实践前后癌因性疲乏非药物管理措施执行率的差异,根据患者收治特点分类,比较循证实践前后患者癌因性疲乏发生率的差异。结果:通过循证实践,癌因性疲乏发生率由51.4%下降至49.1%,药物治疗的CRF患者由68.4%降至34.8%,治疗相关其他不良反应交叉发生率、非药物管理措施执行率均优于循证实践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Stetler研究应用模式为概念框架的肿瘤患者癌因性疲乏非药物预防与管理循证实践可促进护士规范执行癌因性疲乏预防与管理措施,降低癌因性疲乏发生率,为临床提供合理使用非药物预防方案以改善癌因性疲乏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微信平台的结肠镜检查患者全程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丛雪 韦键 陈琨 刘丽华 陈琦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50-105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17
摘要 ( 21 )  
目的:构建并分析基于微信平台的结肠镜检查患者全程管理模式应用的效果,以期提高结肠镜检查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将微信平台与消化内镜护理门诊的标准化工作流程结合,实现结肠镜检查患者的诊前风险筛查评估、全程达标式宣教指导、诊时结肠镜检查过程管理、诊后随访的全程管理。比较全程管理模式实施前(2021年)与实施后(2022年)结肠镜检查日均操作量、肠道准备合格率、息肉检出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全程管理模式应用后,内镜中心结肠镜检查日均操作量由102例增加至136例,增幅达33.33%;肠道准备合格率由实施前的79.20%提升至实施后的88.90%(P<0.001);息肉检出率由实施前的17.48%提升至实施后的21.56%(P<0.001);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4.24%提升至实施后的95.62%。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结肠镜检查患者全程管理模式的应用改善了结肠镜检查术前准备质量,提高了肠道准备合格率,保障了结肠镜诊疗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023年—2024年上海市二、三级医院改善护理服务行动实施现状分析
王莉 程宇晗 施雁 冯亚婷 于晓丽 王桂梅 毛婷 王婧怡 孔晓倩 项芹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55-106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18
摘要 ( 17 )  
目的:分析上海市医疗机构2023年度、2024年度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落实现状,为优化护理服务提供参考。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线上调研上海市105所二级甲等和三级医院2023年度、2024年度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结果:与2023年度相比,2024年度医院床护比和病区床护比有所增加,护士离职率降低了0.89%;责任制护理和基础护理落实较好,护理人文关怀病区全覆盖由47.62%提升至90.48%,但仅31所(29.52%)医院开展了质量评价;在专业能力方面,医护多学科联合查房和护士参与死亡病例讨论比例> 90%;102所(97.14%)医院开展了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专科护理门诊数量增加了21.90%。103所(98.10%)医院开展了延续性护理,28所(26.67%)医院开展了“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90%的医院建立了护理管理信息系统和护理文书书写系统,但在掌上电脑移动终端、移动护理车及住院患者预约系统等方面有待持续强化。结论:2024年度上海市二级甲等和三级医院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方面总体有较大的提升,但在护理队伍建设、人文关怀质量评价、拓展护理服务领域以及智慧护理系统开发等方面仍有待加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护理
亚临床期及早期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管理的证据总结
沈傲梅 胡倩 杨婉婉 贾惠琳 张紫娟 强万敏 路潜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61-106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19
摘要 ( 10 )  
目的:总结亚临床期及早期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依据PIPOST原则构建循证问题,按照“6S”证据资源金字塔模型,自上而下系统检索各层级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4月30日。由2~4名经循证培训的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及汇总。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决策、5篇指南、3篇推荐实践、5篇证据总结、3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从前瞻性监测及管理策略两方面汇总了24条证据。结论:医护人员在应用证据时,应综合考虑资源条件、临床情景及患者需求,制定合适的干预策略,以最大限度地逆转和减轻淋巴水肿,降低慢性淋巴水肿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的混合方法系统评价
王伊钶 贾盈盈 兰美娟 何晓娣 郭志冉 陈媛儿 沈航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68-107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20
摘要 ( 16 )  
目的:系统评价国内外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的研究,为减少CHF患者未满足需求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混合方法研究系统评价设计,在相关数据库中检索自建库至2025年2月5日的相关文献,对CHF患者确诊后未满足需求采用基于数据的收敛整合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1 525例CHF患者,超过60%的CHF患者存在2种及以上确诊后未满足需求。最终整合结果显示,CHF患者存在16种未满足需求:生理需求;日常生活活动;心理支持;疾病相关知识技能;精神卫生需求;经济援助;政府支持;亲友支持;生活自我控制感;医护人员支持;与医护人员共同决策;出院准备;信息需求;移动医疗;精神寄托需求;延续性护理。结论:CHF病情复杂,患者生活质量低,未满足需求较多。未来有必要深入研究,针对CHF患者诸多未满足需求,构建更具针对性的CHF护理干预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与干预的证据总结
张笑笑 吴觅之 徐亦虹 丁珊妮 潘红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73-107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21
摘要 ( 10 )  
目的:总结国内外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与干预的证据,为医护人员实施相关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遵循“6S”金字塔证据模型,检索关于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心理评估与干预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7日。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包括6篇指南、2篇专家共识、10篇系统评价。总结出19条证据,包括评估干预团队、心理评估、心理干预3个类别。结论:本研究总结出的证据可为减重代谢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提供循证证据,有助于临床医护人员规范评估及解决患者心理问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脑肿瘤生存者重返学校体验的Meta整合
栾文艳 王春立 王瑞 何久智 赵宏宇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79-108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22
摘要 ( 11 )  
目的:系统整合儿童脑肿瘤生存者重返学校体验,为其尽快适应重返学校生活提供参考。方法:全面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儿童脑肿瘤生存者重返学校体验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2月19日。根据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法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整合与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提炼28个研究结果,归纳为10个新类别,合成3个整合结果,即重返学校积极与消极心理体验并存、重返学校面临多重挑战,期待多方面资源支持。结论:应充分关注儿童脑肿瘤生存者在适应重返学校过程中的生活体验和社会需求,构建支持其回归学校的长期多元化干预措施,基于我国国情完善儿童脑肿瘤生存者学业保障制度,促进其重返学校及社会。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质量
区域消毒供应中心社会化服务质量管理现况的调查
刘明秀 张加丽 潘袁 陶福琼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85-108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23
摘要 ( 34 )  
目的:调查区域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的社会化服务质量管理现况,为区域CSSD服务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4年5月选取川渝地区103所提供社会化消毒供应服务的区域CSSD和94所被服务医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设问卷收集数据,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12所(11.65%)区域CSSD未建立污染器械接收的质量标准,8所(7.77%)区域CSSD未消毒污染运送器具, 10所(9.71%)区域CSSD的转运人员未实施手卫生,11所(10.68%)区域CSSD未对无菌包进行追溯,18所(17.48%)、28所(27.18%)和23所(22.33%)区域CSSD分别未对被服务医院进行器械培训、现场指导和征求意见。在被服务医院管理方面,64所(68.09%)医院将污染器械与无菌物品同室存放,90所(95.74%)医院在2~7天内将污染器械送到区域CSSD,5所(5.32%)医院未分开使用洁污运送器具,55所(58.51%)医院未消毒运输车辆。结论:区域CSSD对被服务医院的管理较为薄弱,在污染器械和无菌物品的管理方面需要完善;被服务医院在污染器械处置、无菌物品存放及设施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整体水平有待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能化心血管护理质量控制“中央站”的构建及应用
刘庚 吴筱筱 张辰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90-109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24
摘要 ( 23 )  
目的:构建智能化心血管护理质量控制“中央站”,为提升心血管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基于关键业绩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建立“五维”心血管护理质量监测指标体系,涵盖护理工作量、工作难度、护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护理核心制度、专科护理质量控制指标5个维度;建立智能化质量控制“中央站”,依据护理部-护士长-护士三级不同权限分级管理,实现护理数据实时监测与报表自动生成。结果:应用该“中央站”后,护理核心制度指标稳步提升,院内陪检入院评估完成率由79.35%提升至93.11%,静脉采血扫码执行率由93.59%提升至99.03%;心血管相关高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跌倒发生率下降了20.78%,非计划拔管下降了30.36%;现场查检指标比例从92.0%下降至37.4%,提升了质量控制工作效率,提高了全员安全管理参与度。结论:智能化心血管护理质量控制“中央站”促进质量管理向数据监测、分析、反馈相结合的精细化质量控制模式转变,推动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源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职业心理创伤体验
王斌 陈潇潇 吴朝霞 张雨嫣 崔现杰 张晓天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95-109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25
摘要 ( 17 )  
目的:深入了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职业心理创伤的真实体验,为进一步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于2024年1月—3月,对10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精神卫生防治科的10名护士进行深入访谈,并用内容分析法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患者的失控行为致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多重心理创伤、家属的态度影响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职业认同感及组织支持不足削弱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的自我效能。结论:精神卫生防治科护士职业心理创伤来自多方面因素。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在工作中遭受的心理创伤,采用有效手段减轻其情绪负担,改善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护士同情心课程培训方案的构建及应用
许骁玮 项新月 陈丽娟 黄丽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099-110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26
摘要 ( 22 )  
目的:构建临床护士同情心课程培训方案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护士职业能力提升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方法:通过文献分析、质性研究及专家咨询构建基于同情力量模型的临床护士同情心课程培训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5月—6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就职的临床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院内标准化的同情心培训,干预组接受基于同情力量模型构建的同情心课程培训,干预时长为4周。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同情能力、心理弹性和专业生活品质得分。结果:最终干预组和对照组各有29名护士完成课程培训。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的差值比较结果显示,同情能力总分的组间差值为7.414(95%CI:3.297~11.531);心理弹性得分的组间差值为6.655(95%CI:2.874~10.436);专业生活品质中同情满意度得分的组间差值为-7.897(95%CI:-9.511~-6.282),工作倦怠得分的组间差值为-4.621(95%CI:-6.291~-2.954),二次创伤得分的组间差值为-3.014(95%CI:-4.130~-2.210)。以上指标的组间差值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士同情心课程培训方案具有科学性和全面性,可有效提高护士同情能力,增强心理弹性,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医院伦理氛围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林书球 张淋淋 薛文萍 王薇 周演铃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105-110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27
摘要 ( 27 )  
医院伦理氛围是有效解决伦理问题的非正式系统,是组织成员进行伦理决策的重要依据,能够影响组织成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及职业健康。文章综述了医院伦理氛围的概念内涵、测量工具、现状、影响因素及在护理领域的应用效果,并提出研究启示,以期为构筑积极的医院伦理氛围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冠心病患者家庭运动康复有效性研究结局指标的范围综述
杨晓莉 梅倩 刘欣阳 聂小菲 程利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109-111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28
摘要 ( 36 )  
目的:对冠心病患者家庭运动康复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了解相关研究结局指标制定的现状,为未来临床研究和结局指标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冠心病患者家庭运动康复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2019年1月1日至2025年1月31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提取,并按照Susanna Dodda综述和有效性试验核心结局指标手册发布的结局指标框架对结局指标进行分类。结果:共纳入92篇文献,结局指标归为生理/临床、对生活的影响、不良事件、死亡、资源使用情况5大核心域和22个结局域。结论:冠心病患者家庭运动康复研究较多,但结局指标异质性大、测量时间跨度大、主要及次要结局指标不明确,将来可构建冠心病患者家庭运动康复有效性研究核心指标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数字故事在肿瘤患者护理中应用的范围综述
朱燕 李金花 韩露 姚铭霞 付屹鸥 李珂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7):  1115-112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7.029
摘要 ( 23 )  
目的:对数字故事在肿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行范围综述,为数字故事在肿瘤领域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方法:以JBI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数字故事在肿瘤患者中应用的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0月30日,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3篇文献,数字故事的应用形式多样,并适用于多种肿瘤患者,多在医院实行,结局指标包括心理健康、生活质量、社会适应等方面,采用量表评估和访谈的方式进行效果评价。结论:数字故事作为一种叙事工具,在肿瘤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但在技术方面、伦理支持、长期效果方面存在一定的挑战。未来研究可进一步验证数字故事的长期效果,并与多种干预措施结合以最大化护理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