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3年, 第13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3-04-25
重症护理研究进展
/徐丽华
. 2013 (4):  1-5. 
摘要 ( 737 )   PDF(1491KB) ( 34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应用实践
/吴晓英
. 2013 (4):  6-8. 
摘要 ( 658 )   PDF(1184KB) ( 211 )  
目的:介绍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并分析其效果。方法:统计分析使用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前后给药错误发生情况、书写护理记录时间、危重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护理不良事件中给药错误发生例数为0 例;护理记录书写时间由(76.60±10.37)min 缩短到(44.28±9.43)min ;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由2.43 例/ 千日降至2.01 例/ 千日;死亡率由7.98% 降至6.13%。结论:重症医学科护理信息系统的使用确保了医嘱的正确执行,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降低了危重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感染率和死亡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数据的ICU护理质量管理
/庄一渝
. 2013 (4):  9-11. 
摘要 ( 608 )   PDF(1088KB) ( 29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血管病外科成人术后ICU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
/石丽
. 2013 (4):  12-14. 
摘要 ( 554 )   PDF(1194KB) ( 176 )  
目的:依据心血管专科特点,进行心血管病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方法:以成人术后重症监护室(ICU)为例,通过分析临床护士人员结构、人力资源配比、部门布局与患者病情现况、护士班次情况,实施临床护士岗位分层、准入、岗位职责、分层培训,并建立岗位与实际工作能力相对应的评价体系。结果:重症部门临床护士分层次使用发挥了管理效能,保证了患者安全,提高了护理质量,形成了合理的护理人力梯队,促进了各层级护士的成长。在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满意度调查中,护士满意度为96.6%。结论:岗位分层管理可将临床工作能力与层级对应, 是重症部门工作安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临床护士岗位分层管理有利于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建立合理的护理人员梯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
/成守珍
. 2013 (4):  15-17. 
摘要 ( 641 )   PDF(1271KB) ( 183 )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ICU)专科护士培养和使用的模式。方法:根据调查所得的ICU 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将ICU 护士的核心能力分为四个层级,制定ICU 专科护士的成长阶梯和使用计划。结果:ICU 专科护士带动了ICU 病区护理质量的提升。结论:建立持续性的、逐级递进的阶梯式教育培训系统是有效的ICU 专科护士培养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ICU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研究现状
/骆金铠
. 2013 (4):  17-19. 
摘要 ( 644 )   PDF(1212KB) ( 275 )  
对我国重症监护病房(ICU)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的现状、评估方法和新形势下的变革进行综述,以期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ICU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及管理模式提供研究方向和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临床护理专家培养现状
/钟亚萍
. 2013 (4):  20-23. 
摘要 ( 583 )   PDF(1144KB) ( 167 )  
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临床护理专家(CNS) 的培养已经比较成熟,对ICU CNS 从入学要求、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形式、考核及认定等方面都有严格的标准。我国港澳台地区的ICU 高级护士培养也在努力与国际接轨。我国内地目前尚无正式的ICU CNS 认证、培养和教育体制,对ICU 护士的培养大多属于专科护士范畴,与国外的ICU CNS 有着本质区别。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ICU CNS 培养体系已成当务之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与组织承诺的相关性研究
/蔡兰英
. 2013 (4):  24-28. 
摘要 ( 574 )   PDF(1222KB) ( 165 )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组织承诺的现状及两者关系。方法:采用两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和组织承诺问卷对4 所三级甲等医院的600 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感知到的组织职业生涯管理总均分为(2.95±0.50) 分;护士组织承诺总均分为(3.34±0.45) 分,不同年龄、护龄、班次、职称、职务、任职方式、月收入的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护士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组织承诺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1) ;分层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人口学变量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可独立预测组织承诺的21.0%。结论:医院应重视护士的职业生涯管理,并从组织层面采取有效的职业生涯管理措施,可提高护士组织承诺,从而稳定护理队伍,留住优秀护理人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及应对方式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赵雪
. 2013 (4):  28-32. 
摘要 ( 796 )   PDF(1292KB) ( 236 )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应对方式和工作满意度的现状, 并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便利抽取2所医院578 名临床护士。采用护士一般人口情况调查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应对方式量表和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处于较高水平,工作影响家庭高于家庭影响工作,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工作满意度均分为(2.88±0.46) 分,得分最低的维度为薪酬;护士应对方式6 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问题的解决、正面认识、行为摆脱、寻求社会支持、缓解情绪困扰、回避与自责;工作家庭冲突、问题的解决、寻求社会支持、回避与自责显著影响工作满意度(P <0.01)。结论:鼓励护士积极解决问题和寻求社会支持是降低工作家庭冲突、提高工作满意度的正性激励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影响的效果评价
/邹海欧
. 2013 (4):  33-36. 
摘要 ( 631 )   PDF(1108KB) ( 313 )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治疗及运动干预对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等的影响。方法:将133 例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 例,对照组68 例。对照组患者按常规接受护理和健康教育,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为期3 个月的院内认知行为治疗和运动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 个月时的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服药状况以及是否复发。结果:两组患者在出院后3 个月时体重、体重指数、运动状况及服药状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两组患者是否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86)。结论:院内为期3个月的认知行为治疗以及运动干预可预防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体重及体重指数的增加、改善患者的运动状况以及服药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级医院护理管理人员与麻醉科主任对麻醉护理质量认同度比较研究
/赵云霞
. 2013 (4):  36-38. 
摘要 ( 542 )   PDF(1121KB) ( 170 )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和麻醉科主任对麻醉护理质量认同度的现状,探讨两者存在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麻醉护理质量认知调查问卷”,对护理管理人员、麻醉科主任共123 人进行调查,比较两者对麻醉护理质量的认同度差异。结果:护理管理人员对麻醉护理质量中“工作态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认同度高于麻醉科主任 (P <0.01),而“护理缺陷”低于麻醉科主任 (P <0.01)。结论:护理管理人员与麻醉科主任对麻醉护理质量认同度存在差异,应有针对性地分析存在的问题,全方位提高麻醉护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文版同情疲劳量表的信度、效度研究
/陈华英
. 2013 (4):  39-41. 
摘要 ( 870 )   PDF(1225KB) ( 579 )  
目的:建立用于度量我国临床护士同情疲劳水平的中文版量表。方法:在翻译Stamm 教授所编制的同情疲劳量表的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定和对305 名临床护士的调查,对中文版量表的效度与信度进行分析、评价。结果:中文版同情疲劳量表按特征值≥ 1 的标准通过最大正交旋转,共提取5 个公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5.642%;总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1,3 个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7、0.73、0.84。结论:中文版同情疲劳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可用于评价国内临床护士同情疲劳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钱涵
. 2013 (4):  42-45. 
摘要 ( 671 )   PDF(1104KB) ( 321 )  
目的:调查癌症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 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探讨SPB 与生活质量(QOL) 的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 和中文版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 共性模块(FACT-G) 对120 例癌症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 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结果:87.5% 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SPB,平均得分为(34.08±9.18) 分,总体处于中度负担水平;SPB 得分在职业状况、收入水平、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婚姻状况、临床分期5个变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B 与QOL 总分及其心理状况、躯体状况、功能状况维度呈负相关(r =-0.398 ~ -0.545,P <0.01),QOL 各维度能够解释SPB 30.1% 的变异。结论:SPB 在癌症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普遍性,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护理人员应据此有预见性地评估患者SPB 水平并探索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癌症患者的QOL。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诊科护士自我结构与自我监控的相关性研究
/蔡美容
. 2013 (4):  46-48. 
摘要 ( 553 )   PDF(1205KB) ( 219 )  
目的:探讨急诊科护士自我结构与自我监控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版自我结构量表》和《中文版自我监控量表》对297 名急诊科护士进行测试。结果:急诊科护士自我结构总体平均分为(5.10±0.53) 分;自我监控总分为(14.85±1.72) 分;自我结构与自我监控呈显著相关(P <0.05)。结论:急诊科护士独立自我和依赖自我结构并存,但以依赖自我结构为主;自我监控处于较高水平;自我结构与自我监控显著相关,护理管理者应采取相应的方法来保持急诊科护士的身心健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在实施急诊抢救患者“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流程中的作用
/石爱丽
. 2013 (4):  49-51. 
摘要 ( 578 )   PDF(1244KB) ( 274 )  
目的:探讨“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的开展方式并评价其实践效果,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展急诊人性化服务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将患者就诊流程简化和合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与制定合理结算模式,对患者挂号至诊疗时间、患者满意度及欠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先诊疗后结算”实施后,急诊患者首次用药时间及首张血化验单报告时间缩短(P <0.0 01),患者满意度提高,投诉率下降。结论:“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进一步深化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是急诊人性化服务的深入开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据手术时间分布实施手术室护理人员调度策略的探讨
/魏彦姝
. 2013 (4):  52-53. 
摘要 ( 530 )   PDF(1073KB) ( 113 )  
目的:探索手术室最佳排班方法,提高效率,降低人力成本。方法:从手术麻醉系统中调出2011 年6 月至2012 年5 月某三级甲等医院手术室的全部手术时间,统计分析并总结其规律。结果:根据实际工作经调整后,除剖宫产专用手术间外的其余所有手术间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为(9.69±0.52)h。结论:将护理人员每日工作时间调整为10h 工作制,既可以在不增加人力的基础上尽量减少加班时数,又可以保证休息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专业能力进阶制度的理论基础及国内发展现状
/张勤娥
. 2013 (4):  54-56. 
摘要 ( 597 )   PDF(1035KB) ( 39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郭红艳
. 2013 (4):  57-60. 
摘要 ( 634 )   PDF(1105KB) ( 250 )  
目的:描述我国二级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现状。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我国内地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948 名二级医院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临床科室床护比为1 : 0.32,重症医学科床护比为1 : 1.99 ;护士年龄以20 ~ 30 岁为主,学历以大专为主;采用责任制护理的科室占70.99%,每名护士平均负责10.35 名患者,仅24.65% 的科室配有护工;一年内护士离职率为4.00%,主要原因为转向其他医院或行业;有32.17% 的科室实行绩效考核。结论:二级医院护士配置不足,护士年轻化严重,学历、职称普遍偏低,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建议增加二级医院护理人力配置,提高护士学历水平,加强后勤支持系统的建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硕士研究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何方敏
. 2013 (4):  60-62. 
摘要 ( 586 )   PDF(1112KB) ( 230 )  
目的:探讨护理学硕士研究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杰弗逊共情量表和支持性沟通量表,对137 名护理学在读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法探讨护理研究生共情和沟通能力的相关性。结果:护理研究生共情总分为(111.79±15.34) 分, 沟通能力得分为(71.41±7.90)分。共情与沟通能力总分相关系数为0.370(P <0.01)。结论:护理研究生共情和沟通能力处于中上等水平,共情和沟通能力呈低中度正相关。教育者可通过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地提高护理研究生的共情水平,进而提高其沟通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职护生早期参加医院内临床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教学实践与效果
/戚丽
. 2013 (4):  63-66. 
摘要 ( 556 )   PDF(1153KB) ( 220 )  
目的: 探讨中职护生早期参加医院内临床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与效果。方法: 将2010 级及2009 级护生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实验组护生从入校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其参加医院内社会实践活动,同时实行早期分散式临床见习;对照组护生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常规课堂教学,课程结束后集中安排一次性见习。在实习后期对两组护生进行毕业总成绩、护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及护生对两种教学模式评价的问卷调查。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毕业总成绩优良率、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评价得分及对教学模式的评价结果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 早期参加医院内临床及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护生的人生经历,有助于强化其职业意识,促进其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及自信心的全面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胆专科医院护生不同实习阶段压力源的分析与对策
/常艳琴
. 2013 (4):  67-69. 
摘要 ( 559 )   PDF(1075KB) ( 204 )  
目的: 探索肝胆专科医院护生在不同实习阶段压力、压力源及对策。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压力源量表,对2011年5 月至2012 年3 月在我院实习的68 名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肝胆专科医院护生实习早期排在首位的压力源为时间分配及工作量,实习中、后期则为病人护理;护生的压力在三个阶段均处于中度水平。结论: 在实习早期,通过向护生传授时间管理方法,使带教计划透明化,缓解护生在时间及工作量分配方面压力;实习中、后期则可通过开展人文和心理教育、“一对一导师制”带教,缓解护生在病人护理方面压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情景模拟法在高职高专护生护理实践教学中应用现状与分析
/丛小玲
. 2013 (4):  70-72. 
摘要 ( 492 )   PDF(1187KB) ( 225 )  
目的:了解情景模拟法在高职高专护生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情景模拟教学效果的对策。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我院212 名高职高专护生进行情景模拟教学作用、效果及可能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90%以上护生认为情景模拟教学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护理实践水平,有助于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情景模拟教学效果可能的影响因素调查中,88.68% 的护生认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因素是模拟的主题和内容对护生吸引力不够;82.55% 的护生认为模拟环境气氛不够逼真,缺乏临床气氛;74.06% 的护生认为课堂时间不够充足;71.23% 的护生认为教师对操作没有及时作出评价等。结论:情景模拟是开展护理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提高情景模拟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教师精心设计和组织情景模拟教学及课后开放护理实验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品管圈活动在检验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周丽萌
. 2013 (4):  73-76. 
摘要 ( 671 )   PDF(1814KB) ( 392 )  
目的:探讨品管圈管理工具在降低检验标本分析前缺陷率,提高标本分析前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常用工具对检验标本分析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临床检验标本缺陷率由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0.566% 降低至实施后的0.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临床检验标本缺陷率,提高圈员运用品管圈管理工具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儿童医院护士对病人安全文化的现状评估
/张玉侠
. 2013 (4):  77-81. 
摘要 ( 598 )   PDF(1745KB) ( 147 )  
目的:从护士角度了解病人安全文化现状,为病人安全文化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运用医院病人安全文化调查表对上海某儿童医院280 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有超过半数(63.6%)的护士对所在科室患儿安全评价为“优秀”(17.1%)或“很好”(46.4%)。病人安全文化的认知同意率较高的维度依次为:科内团结合作(93.4%)、组织学习与持续改进(91.9%)、对错误的反馈与沟通(80.0%)。同意率较低的维度包括:对错误的非惩罚性反应(29.0%)、科室间协作(51.7%)、对病人安全的总体感觉(53.1%),这些为待改进的主要领域。不同科室护士对于病人安全文化的评估结果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该院有着积极的患儿安全文化,但部分领域仍须改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院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建设效益评估研究
/谢红珍
. 2013 (4):  82-85. 
摘要 ( 650 )   PDF(1212KB) ( 306 )  
目的:对移动护理信息系统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估,为医院信息化评价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工时测定、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借助人力时间成本节省、护患满意度、护士用药差错率等指标对系统效益进行评价。结果:系统使用后医院日均可节省176.8h,理论上日均可节省4420 元。护士对系统应用效果的总体满意率达100%。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系统使用前的95.5% 上升到98.8% (P <0.01),护士用药差错率从3.0% 降至1.3%(P <0.01)。结论:移动信息系统产生的效益是可观的、综合的;建立相应的管理和功能优化制度是系统效益产生的保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希望的研究进展
/徐芸
. 2013 (4):  85-87. 
摘要 ( 392 )   PDF(1062KB) ( 19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国内低年资护士院内在职培训模式的思考
/谢美莲
. 2013 (4):  88-90. 
摘要 ( 394 )   PDF(1003KB) ( 32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养结合型长期照护的研究现状
/于卫华
. 2013 (4):  91-93. 
摘要 ( 435 )   PDF(1014KB) ( 130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脂血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分析
/苏丽霞
. 2013 (4):  94-96. 
摘要 ( 479 )   PDF(1130KB) ( 194 )  
目的:了解高脂血症患者健康教育需求,为其提供满意的健康教育服务。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92 名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内容及方式需求情况调查。结果:高脂血症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及方式的需求情况中,防病知识(47.97%)和一对一讲解(78.06%) 分别为最高需求;本科及其以上学历的患者和高中及其以下学历的患者对营养知识、生活方式以及健康资料发放方面的需求存在差别(P <0.05)。结论: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是降低高脂血症患病率的重要手段,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是提高体检工作质量的关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男护生人格特质对其择业效能感的影响
/王凤霞
. 2013 (4):  96-98. 
摘要 ( 467 )   PDF(1156KB) ( 150 )  
目的:研究男护生人格特质对择业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采用人格特质问卷和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30 名男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人格特质中的内外向性格(E 量表)与择业效能感的自我评价、选择目标和问题解决3 个维度呈正相关(P <0.05),与总的择业效能感和制定规划呈正相关(P <0.01),其中情绪的稳定性(N 量表)和择业效能感中的自我评价、收集信息2 个维度呈正相关(P <0.01),但与选择目标、制订规划和问题解决3 个维度呈负相关(P <0.01)。结论:男护生人格特质的内外向性格和情绪稳定性对择业效能感有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访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
/何文
. 2013 (4):  99-100. 
摘要 ( 475 )   PDF(1007KB) ( 138 )  
目的:探讨随访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取样法,选取2011 年6-12 月在某医院骨科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20 名患者,按出院顺序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 例,干预组出院后3 个月内由护士通过上门家访和电话随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和干预,对照组未主动随访,在出院6 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患者假体松动或脱位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依从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通过护士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出院后随访干预,增强了患者坚持规律锻炼的依从性,降低了假体松动或脱位的发生率,提高了复诊率,为其提供了正确的活动方式指导,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农村某基层医院护士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徐友芳
. 2013 (4):  101-104. 
摘要 ( 447 )   PDF(1137KB) ( 253 )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及社会支持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为管理者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汕头农村地区某基层医院的288 名在岗临床护士作为对象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总均分为(2.81±0.43) 分,呈中等偏高水平;最大的压力源是工资及其他的福利待遇低,其次是工作量太大;工作压力与社会支持水平呈负相关;客观支持是护士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结论:管理者应重视农村地区基层医院临床护士工作压力过高带来的负面影响,在物质和情感等方面提供支持,降低其工作压力,为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基层医院临床护士身心健康水平、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在新护士夜班准入中的实践
/张庆
. 2013 (4):  104-106. 
摘要 ( 494 )   PDF(1072KB) ( 186 )  
目的:探讨两种考核模式对夜班准入新护士的影响,帮助临床寻求更好的评价模式。方法:将我院2007 年7 月至2011 年6 月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模式前后的夜班准入护士资料进行回顾性整理分析,比较两组之间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采用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方式的新护士自我评价、导师评价、护士长评价、医生评价均较高,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P <0.01)。结论: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是一种能真正评价新护士实际工作能力的模式。在新护士的夜班准入系统中,应推广使用这种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冬梅护理”品牌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苏冬梅
. 2013 (4):  107-108. 
摘要 ( 460 )   PDF(1019KB) ( 200 )  
目的:通过探索建立“冬梅护理”品牌模式,提升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方法:从2004 年起至今,通过4 个阶段建立并完善“冬梅护理”品牌模式。结果:“冬梅护理”团队成员的整体素质普遍提升,患者、家属及社会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提高。结论:“冬梅护理”品牌经8 年来的实践与探索,达到了患者满意、群众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的目标,为医院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
/顾琴
. 2013 (4):  109-110. 
摘要 ( 587 )   PDF(1002KB) ( 365 )  
目的: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 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1 年9 月开始将无缝隙护理管理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在急诊与ICU 的转运交接过程中,通过完善转运流程、规范交接内容等提高患者转运交接质量,比较实施前、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情况及急诊、ICU 护理人员满意度互评结果。结果: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情况及急诊、ICU 护理人员满意度互评较实施前均有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提高急诊-ICU 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质量,提高护理人员对科室之间急危重症患者转运交接工作的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科日间手术的安全管理
/邱娅茜
. 2013 (4):  111-112. 
摘要 ( 576 )   PDF(1025KB) ( 192 )  
目的:探讨骨科日间手术患者的安全管理流程及策略,确保日间手术新型住院模式下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方法:对310 例骨科日间手术患者采用安全管理,包括患者管理、流程管理、护士培训、医嘱管理、病室安排和应急预案的制订等方面,并评价新型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310 例骨科日间手术患者在新型护理安全管理模式下,均在24 小时内安全出入院,无护理安全差错发生。结论:骨科日间手术安全管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日间手术新型住院模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