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1年, 第11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1-03-25
北京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系统评价与思考
/陈静
. 2011 (3):  5-9. 
摘要 ( 1199 )   PDF(1627KB) ( 20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质量可追溯管理的实践
/叶志弘
. 2011 (3):  9-11. 
摘要 ( 917 )   PDF(1301KB) ( 22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的初步研制
/韩俊林
. 2011 (3):  12-15. 
摘要 ( 924 )   PDF(1553KB) ( 256 )  
目的:探索研制适合我国现阶段综合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评价量表。方法:在住院患者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的基础上,经小样本调查结合专家咨询形成正式量表,选取2 所综合医院的700 名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调查量表回收率为98.71%,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1,证实性因子分析显示,5 个因素与问卷设计的5 个维度完全吻合,效标关联效度检验r =0.826。结论:所研制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对护理服务质量改进具有指导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细则的制定及应用
/孙爱玲
. 2011 (3):  16-18. 
摘要 ( 1371 )   PDF(1454KB) ( 204 )  
目的:探讨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细则的制定方法及实施效果。方法:回顾和分析以往基础护理在执行落实中的缺陷,以《住院患者基础服务项目(试行)》、《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等为指南,结合2007-2009 年医院基础护理质量检查评价标准及医院实际情况,针对性地制定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细则;用定量评价法综合判断基础护理落实情况。结果:2009-2010 年基础护理合格率明显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综合满意率从92.61%提高至97.0%。结论: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的细则制定和应用,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可有效提高基础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认识的转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玉村院长访谈录
/本刊编辑部 郑艳 张立新
. 2011 (3):  19-20. 
摘要 ( 879 )   PDF(1231KB) ( 2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深化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的护理管理实践
/徐丽
. 2011 (3):  21-22. 
摘要 ( 1034 )   PDF(1186KB) ( 258 )  
目的: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中,总结深化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的方法。方法:2010 年2-6 月在该院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该科室作为第一批试点病房,整合责任护士岗位职责中关于基础护理、病情观察、治疗、健康指导等任务,实施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结果:通过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的细化落实,密切了护患关系,丰富了护理服务内涵,将责任护理工作延伸到患者入院、住院、出院的各个环节。结论:责任护士包干负责制建立和完善了整体护理责任包干的工作模式,改革了分工方式,落实了责任包干,明确了工作职责,提高了责任护士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潜能,使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现场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汤新辉
. 2011 (3):  23-25. 
摘要 ( 712 )   PDF(1319KB) ( 388 )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和增加其服务内涵,创建一种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该院从2010 年3 月开始将现场管理应用于临床护理管理中。方法:成立现场管理小组,对临床现有的排班模式、工作流程进行跟班和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工作流程重组,改变排班模式,简化护理文书,进一步加强基础护理质量控制,规范操作流程,全方位进行现场管理。结果:经过6 个月的临床实践,护士主动服务意识增强,护患关系和谐,基础护理合格率达100.0%,红灯呼叫率下降45.9%,住院病人满意度提高3.0%,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21.5%。结论:现场管理优化了护理模式,落实了护理职责,提高了管理效果,深化了专业内涵,促进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Delphi法在建立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黄菲菲
. 2011 (3):  26-30. 
摘要 ( 909 )   PDF(1494KB) ( 267 )  
目的: 建立科学、系统、可操作的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指标体系。方法:运用两轮Delphi 法,由41 名相关领域专家对拟定的138 个备选指标进行函询并确定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两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9.2% 和 97.3%,大部分专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平均工作年限在20 年以上,专家权威系数均在0.8 以上,最后筛选出104 个指标,分别评价健康自我管理行为、认知和环境;专家协调系数为0.333 (P <0.0001),专家对健康自我管理相关概念的界定达成了共识。结论: 本研究应用Delphi 法构建的测评指标体系既可为临床或社区护士评估、确定高危人群或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下一步的量表开发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奥马哈系统在我国社区护理应用的可行性探讨
/谭晓青
. 2011 (3):  30-33. 
摘要 ( 696 )   PDF(1540KB) ( 184 )  
目的:探索奥马哈系统在我国社区护理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交叉映射法,考察奥马哈系统与访视护理记录两者之间概念的吻合程度,每个条目分为完全吻合、部分吻合和不吻合3 个等级。结果:访视护理记录中共提取1502 条描述患者症状、体征及护理干预措施的记录,其中1268 条(84.4%) 与奥马哈系统之间概念完全吻合,222 条(14.8%) 部分吻合,12 条 (0.8%) 不吻合。结论:奥马哈系统可以描述访视患者存在的大部分症状和体征及访视护士采取的干预措施,调查结果显示其适合作为我国社区访视护理的标准化语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生临床实习中伦理道德行为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周春兰
. 2011 (3):  33-35. 
摘要 ( 893 )   PDF(1534KB) ( 154 )  
目的:了解护生临床实习中伦理道德行为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实习教学及护生伦理道德素质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对2010 年4 月广东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实习护生共287 名,应用伦理道德行为问卷进行调查,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该组护生实习期间伦理道德行为得分为(3.12±0.31) 分,“在护理操作中谈论私事或接电话”条目得分最高,为(3.57±0.80) 分,得分低的条目依次为“告知病人当天的护理安排”,仅为(2.22±0.61) 分,“主动及时为病人更换被污染的被服”,得分为(2.78±0.65)分,“能及时发现病人的需要并予以帮助,如为病人翻身、盖被、喂水等”,为(2.78±0.76) 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实习护生实习期间伦理道德行为与护生年龄、学历存在正相关,与是否参加高考存在负相关,说明年龄越大、学历越高、参加过高考的护生伦理道德行为水准越高。结论:护生伦理道德行为偏重于教学重视、有规章制度和法律条文规定、行为不慎可导致严重后果的行为,而对于属于自我监督且后果不易观测、教学中强调较少的伦理道德行为表现较差,应针对性地加强护生伦理道德行为培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管理模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黄春香
. 2011 (3):  36-39. 
摘要 ( 741 )   PDF(1508KB) ( 348 )  
目的:研究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以家庭为单位的综合干预是否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产生影响。方法:将铁营医院铁营社区101 位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51 名,对照组50 名。对实验组的患者采用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管理的康复护理模式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社区护理管理模式。分别于干预前后使用家庭功能量表、生存质量量表(SIS)对实验组、对照组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脑卒中患者的基本情况具有可比性(P >0.05), 实验组家庭功能除在“得到及时帮助和对困难给予支持”两方面无差别外,其他关系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家庭功能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生存质量在干预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 < 0.01);对照组仅在力气维度和参与维度的生存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他维度的生存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卒中社区护理与以家庭为单位自我管理模式综合干预是改善患者家庭功能及生存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邵广宇
. 2011 (3):  39-42. 
摘要 ( 637 )   PDF(1545KB) ( 161 )  
目的:通过案例教学实践和问卷调查,总结案例教学法在护理与法教学应用中的作用、效果,探讨案例教学法的影响因素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护理与法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建议。方法:在护理与法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 并用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其效果。结果:案例教学法以其任务指向明确、突出护生主体性、抽象知识具体化、教学互动、利于培养护生的综合能力等诸多优势,得到护生一致认可,收到了满意的教学效果, 但也存在难以涵盖护理与法的所有教学内容,设计费时,对教学条件要求较高等制约因素。结论:案例教学法注重护生的能力培养,但有局限性,需与其他教学法联合应用,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Microsim医学模拟培训系统对护生进行实习前强化操作训练的实践
/涂丽霞
. 2011 (3):  43-45. 
摘要 ( 662 )   PDF(1369KB) ( 143 )  
目的:探讨护生实习前在操作训练中增加Microsim 医学模拟培训系统的应用。方法:以该校2007 级三年制护理专业的16 个班为研究对象。在实习前的操作训练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情境模拟进行操作练习,实验组采用情境模拟加Microsim 医学模拟培训系统进行操作练习。结果:实验组操作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P <0.01)。结论:护生实习前在操作训练中增加Microsim 医学模拟培训系统能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整体认识能力、现场反应能力、知识掌握能力等,充分体现以护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务人员锐器伤分析及规范化管理模式研究
/赵会杰
. 2011 (3):  45-47. 
摘要 ( 722 )   PDF(1455KB) ( 156 )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应用规范化管理模式预防锐器伤的发生。方法:根据2007-2009 年“医疗锐器伤上报登记表”上报的72 例锐器伤发生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手术室锐器伤的构成比最高,为18.1% ;护士发生锐器伤的构成比最高,为63.9% ;利器种类中胰岛素注射笔针头的构成比最高,为26.4% ;锐器伤发生原因中回套针帽构成比最高,为30.5%;正确的伤口处理方法构成比较低,仅为25.0%。结论:强化医务人员标准预防理念,规范锐器伤的管理,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实施激励措施 稳定合同制护士队伍
/冯志英
. 2011 (3):  48-50. 
摘要 ( 904 )   PDF(1299KB) ( 266 )  
目的:探讨稳定合同制护士的激励机制。方法:提高生活福利待遇,进行护理职业发展设计,实施各种形式奖励,强调医院护理文化的激励作用。结果:保持了较低的人员离职率,形成了一支积极进取的合同制护士队伍。结论:管理人员要及时掌握政策并注重与各部门的沟通,制订各项管理措施时充分考虑医院和护士双方的需求以及营造关爱和谐、尊重平等的人际氛围是制订激励措施与确保落实的关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五常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赵玛丽
. 2011 (3):  51-53. 
摘要 ( 752 )   PDF(1299KB) ( 165 )  
目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设备的管理水平。方法:将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运用到设备的管理中。结果:运用“五常法”,使设备使用完好率,服务满意率提高(P <0.01)。结论:运用“五常法”,保证了设备的安全有效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验收评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宋瑾
. 2011 (3):  53-54. 
摘要 ( 1000 )   PDF(1213KB) ( 133 )  
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许多可重复使用的高、精、尖器械应用于临床,需要消毒供应中心(Central sterile supply department,CSSD)集中处理,使得CSSD 的服务范畴越来越广,任务越来越重,作用越来越大。在卫生部颁布卫生行业标准后,国内各医院纷纷对CSSD 进行新建、扩建和改建,以改进其内部流程,该省在2004年11 月下发《江苏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验收标准(试行)》后,成立了由二、三级医院护理部主任、感染管理科专家、CSSD 护士长组成的专家库,分别对全省13 个市的医院CSSD 建设提供指导和验收评审。5 年来,通过对全省38 家三级医院、104 家二级医院的审核验收, 发现有些医院虽然加大了对CSSD 建设的投入,但仍与标准要求有差距,验收评审结果不尽人意。为能使各医院更好地执行卫生部颁布的行业标准要求,减少在CSSD 建设中存在的不足,文章总结了该省验收评审过程中医院CSSD 存在的系列问题,提出了医院进行质量改进的相关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河南省1790例护理管理者继续教育需求调查
/陈长英
. 2011 (3):  55-58. 
摘要 ( 630 )   PDF(1484KB) ( 173 )  
目的:了解河南省护理管理者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继续教育的需求状况,为今后继续教育的开展及课程设置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便利抽取河南省各级医院护理管理者1790 人进行调查。结果:选择继续教育的动因:60.0% 的人为了掌握更多知识和个人价值的实现,37.2% 的人是因为学分压力及晋升职称的需要,2.8%的人是因为医院的强制要求;不同职称的护理管理者需求前5 位均选择有专科疾病知识与进展、专科特殊护理操作等作为需求程度较高的教育内容,同时需求后5 位均选择有统计学知识、公共及专业英语、人文学科知识、评判性思维作为需求程度较低的教育内容。结论:护理管理者对接受继续教育持有积极的态度,能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的必要性;对继续教育内容的需求还处于较基础的内容,提示在以后的继续教育中除了护理专业知识的培训外,更应重视护理科研、人文学科等知识的灌输,以提高护理管理者的整体素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ICC置管对肿瘤患者舒适度影响的研究
/金晓燕
. 2011 (3):  58-61. 
摘要 ( 935 )   PDF(1524KB) ( 137 )  
目的:了解患者、护士对PICC 置管肿瘤患者舒适度的认知状况,分析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方法: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制定的视觉模拟评分法和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某医院的62 名护士和56 名PICC 置管肿瘤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患者自评PICC 置管后舒适得分为(4.27±1.33) 分,属于轻度不舒适;②护士评价患者PICC 置管后舒适得分为(4.39±1.63) 分,与患者自评得分无统计学差异(t =0.432, P =0.666);③患者认为影响PICC 置管舒适度的最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护士则认为是生理因素,在生理因素得分方面,两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042, P <0.001)。结论:护士应正确把握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有针对性地对PICC 置管患者进行舒适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3 名护士单人心肺复苏操作精确性研究
/应菊素
. 2011 (3):  62-63. 
摘要 ( 719 )   PDF(1218KB) ( 119 )  
目的:探讨护士单人心肺复苏操作的精确性。方法:对43 名护士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考核,记录每个循环的时间和操作的精确性。结果:90% 以上的护士能够掌握心肺复苏操作程序,人工呼吸合格率为31.63%,胸外按压合格率为39.07%,胸外按压平均速率为127.37 次/ 分钟,两次胸外按压间隔时间为13.65 秒。结论:护士基本掌握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但操作精确性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应重视胸外按压的速率和每个循环按压的间隔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42名男性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状况调查分析
/宋秋香
. 2011 (3):  64-66. 
摘要 ( 639 )   PDF(1415KB) ( 171 )  
目的:了解男性护理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状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太原市42 名男性护理本科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知识调查。结果:①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学校、年级、职业价值观等对男性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有显著影响;②男性护理本科生对职业生涯规划了解不多;③男性护理本科生对专业的认识不佳。结论:男性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环节薄弱,护理管理者与教育者应给予重视,使男性护理本科生尽快适应护士角色并提高其专业稳定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脑卒中患者康复现状与指导需求调查
/江华
. 2011 (3):  66-68. 
摘要 ( 739 )   PDF(1278KB) ( 204 )  
目的:深入了解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方法:选取北京市某社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110 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患者康复现状和指导需求进行调查。结果:110 例患者中有89 例患者选择在家进行康复锻炼,7 例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康复治疗,18 例患者在康复专业机构接受康复治疗,9 例患者得到过专业人员上门指导,6 例患者进行过家庭环境的改造,9 例患者有日常生活辅助器具并了解其使用方法。患者对专业人员上门指导的需求排在首位。结论:目前社区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地点以家庭为主,应进一步加强脑卒中康复专业队伍建设,根据患者需求丰富康复指导内容,增加社区入户指导工作的力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与社会支持相关性研究
/高士辉
. 2011 (3):  69-71. 
摘要 ( 873 )   PDF(1403KB) ( 336 )  
目的:探讨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负荷水平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照顾负荷量表(CBI)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08 例老年痴呆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荷总得分为(49.13±4.41)分,前三位分别是时间依赖性负荷(17.14±1.76)、发展受限性负荷(11.32±1.79)和身体性负荷(8.64±1.07)。社会支持总分为(27.53±3.7)分,低于全国常模。照顾者照顾负荷总得分与社会支持利用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均呈负相关(P < 0.01)。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老年痴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负荷与社会支持状况, 通过健康促进、护理支持,提高其社会支持水平,减轻照顾负荷,提高患者与照顾者双方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护士护理伦理认知及教育情况调查分析
/伍永慧
. 2011 (3):  71-73. 
摘要 ( 699 )   PDF(1395KB) ( 172 )  
目的:了解临床护士护理伦理学知识水平及接受护理伦理学教育的情况。方法:采用自制的调查问卷,对上海市两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235 名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部分护士缺乏护理伦理知识和伦理意识,未能认识到护理伦理对护理实践的指导作用。相关分析表明,护士的教育背景与护士的伦理知识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护士的职称与护士对护理伦理教育意义的认同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 <0.01)。结论:医院应充分重视临床护士的护理伦理学教育,促进临床护士伦理素质的提高;成立护理伦理委员会,为临床护士提供伦理方面的帮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工作环境现状调查
/王丽
. 2011 (3):  74-76. 
摘要 ( 1013 )   PDF(1415KB) ( 214 )  
目的:调查护理工作环境的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和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对长沙市9 家综合性医院的858 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问卷调查表各维度的条目平均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医护合作(2.988 分)、高质量护理服务的基础(2.957分)、护理管理者的能力及领导能力(2.915 分)、护士参与医院事务(2.650 分)、充足 的人力和物力(2.430 分)。结论:人力和物力资源的缺乏仍然是护理领域最主要的问题,其次护士较少有参与医院事务决策的机会也需引起相关管理者的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直肠癌Miles术后患者压力应对方式调查研究
/冯秀丽
. 2011 (3):  77-79. 
摘要 ( 529 )   PDF(1425KB) ( 133 )  
目的:调查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在诊断、治疗和预后过程中面对不同程度的生理、心理、社会压力状况及采取的应对方式。方法:对60 例行直肠癌Miles 术患者分别在术后1 个月、3 个月、1 年进行问卷调查。采用Jalowice 的应对量表(JCS)以测试患者应对策略的应用及所用策略的效果。结果:直肠癌Miles 术后1 个月患者多采用情感、逃避、听天由命、自我依赖的消极应对方式;造口术后3 个月患者多采用面对、支持、乐观、自我依赖的应对方式;术后1 年的肠造口患者多采用面对、支持、乐观的应对方式来缓解压力。结论:行直肠癌Miles 术患者在不同时期采取多种不同的应对策略去缓解心理压力。在确诊初期多数是采取“以缓解应激而导致的情绪变化”的消极应对策略, 病情缓解后多采用“以改变应激事件本身为主体的应对”策略缓解心理压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压疮危险评估相关国外实践指南比较
/王彩凤
. 2011 (3):  80-83. 
摘要 ( 543 )   PDF(1484KB) ( 18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转化研究在护理学科中的应用与进展
/谢博钦
. 2011 (3):  83-85. 
摘要 ( 538 )   PDF(1160KB) ( 12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责任小组制护理模式的实施与效果
/张东华
. 2011 (3):  86-88. 
摘要 ( 602 )   PDF(1318KB) ( 204 )  
探讨实施责任小组制护理模式的效果。在试点病房划分责任小组与区域,改变分工方式与排班形式,责任小组承包一定数量的病床,小组成员共同对所管患者实施整体的连续护理服务。同时加强管理与完善支持保障系统及监督检查机制。实施责任小组制护理后,促进了基础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与提高,降低了护理缺陷、患者投诉的发生率,确保了护理安全,密切了护患、医护关系,实现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护士、医生满意度的同步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PICC置管后不同敷贴固定对接触性皮炎的影响及成本-效果分析
/王敬
. 2011 (3):  88-90. 
摘要 ( 733 )   PDF(1483KB) ( 197 )  
目的:探讨3M、IV3000、水胶体敷贴3 种常用敷贴在PICC 置管术后固定导管时局部皮肤接触性皮炎的发病率及其成本- 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238 名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3 组:3M 敷贴组(A 组)、IV3000 组(B 组)、水胶体敷贴组(C 组),进行对照研究。成本只计算材料成本,效果以接触性皮炎的发生率为评价标准。结果:3 种敷贴发生接触性皮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发生率最高(P < 0.05),B 组与C 组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A 组成本最低,B 组次之,C 组最高。结论:3 种敷贴(3M、IV3000 和水胶体敷贴)中,经成本- 效果分析,在不超过预算成本的基础上推荐优先选择水胶体或IV3000 敷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参观香港威尔斯亲王医院手术室护理管理见闻
/敬洁
. 2011 (3):  91-92. 
摘要 ( 573 )   PDF(1183KB) ( 18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机构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顾 健
. 2011 (3):  92-94. 
摘要 ( 511 )   PDF(1163KB) ( 24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