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7年, 第17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7-08-25
特别策划·手术室护理
编者按
特别策划顾问: 郭莉,硕士,主任护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兼手术室科护士长,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亚洲围手术期护理学会副主席,中华护理杂志编委,中华医院感染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
. 2017 (8):  1-1009. 
摘要 ( 370 )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与护理学科的发展,手术室护理在专业内涵、专业技术、服务理念、工作模式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以患者为中心”,不断深化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保证手术患者的安全,已践行在手术室临床护理实践中。手术室护士不仅要出色地配合各专科手术,为患者提供精准的专业护理,更要履行优秀管理者的角色,成为手术患者的“代言者”、质量控制管理的“监督者”、各类安全隐患问题的“排查者”、医院高效运行的“保障者”。在2011年发布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出,要建立5个国家级手术室护理专业培训基地。中华护理学会手术室专业委员会从2014年开始推出的《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加快了我国手术室护理走向标准化、同质化的进程。信息化管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专科护理的深入研究及我国各级医院手术室之间的帮扶互助等,均促使手术室护理向着专科化发展;同时拓展了手术室护理服务领域,赋予手术室护士更多角色功能,提升了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整体护理服务能力,推动了手术室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本刊特邀请国内手术室护理专家就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手术室管理相关信息技术的临床应用、省级医院帮扶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的实践以及手术室专科护理热点问题等内容进行探讨,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及经验,以期为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及其管理水平提供借鉴,使患者得到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手术室护理人员得到更好的职业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室专科护理热点问题研究现状
李莉 刘静云
. 2017 (8):  1009-101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01
摘要 ( 1006 )   PDF(2681KB) ( 262 )  
手术室护理专科化发展是必然趋势,但需要进一步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针对目前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中实践指南、压疮、手术部位感染及深静脉血栓的热点问题进行综述,旨在提出我国手术室专科护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总结研究现状,以提升我国手术室专科护士整体护理服务能力,同时推动手术室护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国2039所医院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现状调查
郭莉 米湘琦 陈肖敏 徐梅 何丽 常后婵 钱蒨健 宋玲 李萍
. 2017 (8):  1014-101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02
摘要 ( 839 )   PDF(4440KB) ( 335 )  
目的:调查我国手术室护理人力资源现状,为我国手术室护理管理、人力资源配置、护理培训等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2 039所医院的一般情况、手术工作量、人力资源配置、手术室管理、护理培训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手术间数量∶手术室护士数量(中位数)=1∶2;手术室护士学历以本科学历为主(47.98%),本科及以上学历共占48.76%;职称以护师职称为主(38.80%);75.04%的医院手术室由护理部或医院管理;1 210所(59.34%)医院手术室设立了麻醉恢复室,高于2012年调查的1 083所(3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701,P<0.001);手术室已开展岗位管理及分层级管理的医院分别占69.45%、74.99%。66.16%的医院已培训手术室专科护士。结论:手术室护士学历、职称分别以本科、护师为主;超过一半的医院已经设立了麻醉恢复室。同时,岗位管理、分层级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医院手术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刷手衣智能管理系统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徐梅 张海洋
. 2017 (8):  1020-102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03
摘要 ( 688 )   PDF(2576KB) ( 149 )  
描述手术室门卫管理中存在的难点问题,介绍手术室刷手衣智能管理系统针对上述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与医院现行的信息系统紧密结合,对刷手衣、更衣柜钥匙的发放与回收进行智能化管理。分析该系统的设计特点及在临床中的应用,以临床需求为导向,通过信息系统的整体顶层设计及必要的功能预留,实现对刷手衣和更衣柜钥匙的有效管理,改善使用体验,提高管理效率和科学化管理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医院手术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
高兴莲 王曾妍 沈剑辉 马琼 余文静 李婷婷 杨英 吴荷玉
. 2017 (8):  1023-102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04
摘要 ( 565 )   PDF(2888KB) ( 338 )  
目的:分析信息技术在手术部质量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构建医院手术部质量安全管理创新模式。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将2016年1-3月15 750例手术设为对照组,2017年1-3月20 225例手术设为实验组,对照组基于传统手术部人工单个信息系统管理方法,实验组基于信息技术手段的管理方法。结果:实验组首台手术准点切皮率达92.62%;手术安全核查分时段执行率在麻醉前、患者离开手术室前有差异;患者输注血制品时间缩短;物品质量追踪率达95.45%;一、二级护理质控频次增加;住院患者满意度(96.41±12.64)分,各项评价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结论:基于信息技术构建医院手术部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在临床管理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人与人之间实时信息资源共享、构建了智能化手术室信息管理创新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依托省级医院帮扶促进县级医院手术室护理发展的实践
陈肖敏 杨喜群
. 2017 (8):  1027-103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05
摘要 ( 419 )   PDF(2416KB) ( 247 )  
本文以省级医院(我院)帮扶县级人民医院手术室为例,总结手术室护理帮扶实践经验并分析帮扶效果。通过帮扶后,县级医院手术室在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和人文关怀等方面均得以改善。外科医生对手术护士手术配合的满意度由整改前75.6%提高至94.8%;手术室和麻醉科员工满意度由改善前78.8%提高至97.1%;手术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由整改前90.2%提高至99.8%。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访谈
建设护理平台学科 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 访河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广芝
张立新
. 2017 (8):  1030-103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06
摘要 ( 779 )   PDF(2413KB) ( 262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坐落着一所著名的百年老院——河南省人民医院。仁爱、博学、严谨、卓越的医院精神,激励着一代代医务工作者拼搏、奋斗在为全省1亿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岗位上,涌现出了第36届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孔芙蓉等杰出护理人才。2011年,护理学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一级学科,这是中国护理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护理工作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成为首批国家临床护理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成为了2个国家级培训基地——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实践基地和郑州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培训基地,并成为重症监护、手术部、急诊、血液净化等7个省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河南省护理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消毒供应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手术部护理质量控制中心,先后经省卫生厅批准,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挂牌成立。河南省人民医院领导多年来把护理学科建设看作是医院发展建设的一项综合性、长远性工作,是全面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的基本,是医院护理事业发展的龙头。今年4月,医院成立了护理“学科建设科”,隶属于护理部,内设一名科长和一名干事,统筹规划医院在学科建设中的支持和投入,使护理学科发展更加专业、精准、规范。在拥有3000多名护士的河南省人民医院,如何通过护理学科建设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提升,让广大患者受益,让护士满意?本刊特采访了主管护理工作的刘广芝副院长。刘院长是妇产科专家,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多年来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在采访中她用的最多的词是“接地气”,她最反对的观点是“不把护士当专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的构建
王斌 黄霞 王淑云 杨富国 姜文彬 沈霞 王辉 王静远 尤微 郑学风 张学长 王洪梅
. 2017 (8):  1033-103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07
摘要 ( 744 )   PDF(4707KB) ( 204 )  
目的:以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为研究框架,护理结局分类系统为理论基础,构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对27名资深专家完成3轮有效函询,获得专家一致性意见,确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结果:3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6.6%、100.0%、96.4%,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5、0.899、0.909,一、二、三级指标协调系数分别为0.340、0.379、0.402,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终构建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包含4个领域、10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69个三级指标,各级指标选择意见逐步趋同。结论:建立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护理敏感性结局指标体系可为护理人员构建有针对性的延续护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变革型领导行为对重症监护室护士创新效能感的影响
袁占心 刘海涛
. 2017 (8):  1039-104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08
摘要 ( 653 )   PDF(2998KB) ( 236 )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室(ICU)护士感知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分析其对护士创新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选取409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变革型领导行为调查问卷和创新效能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感知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得分为(99.49±18.52)分;创新效能感得分为(71.23± 15.61)分;ICU护士感知的护士长变革型领导行为中的个性化关怀、愿景激励为护士创新效能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变革型领导行为可以对ICU护士的创新效能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ICU护士长应当适当采取变革型领导行为进行护理管理,促进ICU护士的创新效能感水平,提高ICU护理服务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
陈洁冰 陈淳
. 2017 (8):  1043-104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09
摘要 ( 600 )   PDF(3180KB) ( 204 )  
目的:调查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我院119例拟行子宫切除术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为(61.13±16.07)分;子宫切除术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消极应对、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5个因子进入心理弹性的多元回归方程,共解释总变异的56.0%。结论:子宫切除术患者心理弹性水平较差,患者的年龄、婚姻状况、消极应对、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是影响其心理弹性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的希望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
刘聪 周凯 何浩岚 徐国红 李永红 陈丽娟 罗灿伟 蔡卫平 李凌华
. 2017 (8):  1047-105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10
摘要 ( 488 )   PDF(3566KB) ( 156 )  
目的:调查接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的HIV感染者/艾滋病患者(PLWHA)的希望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其生存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206例在门诊接受国家免费ART1~109个月的PLWHA,采用Herth希望量表调查其希望水平,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06例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6.2±3.89)分,3个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为:采取积极行动(12.48±1.73)分,对现实与未来积极态度(11.98±1.35)分及与他人保持亲密的关系(11.74±1.47)分。统计结果提示,自我接受程度、月收入及感染途径影响接受ART的PLWHA的希望水平。结论:接受ART的PLWHA有较高水平希望值,帮助其接受感染HIV事实、理性面对自身性行为及获取社会支持,有利于提高其希望水平,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教育
基于Moodle的护理科研课程网络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王冰寒 颜巧元 朱琴 柯卉
. 2017 (8):  1052-105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11
摘要 ( 523 )   PDF(2972KB) ( 240 )  
目的:为护理人员护理科研学习提供新途径,满足护理人员对护理研究知识学习的需求,提高其科研素养。方法:基于模块化面向对象的动态学习环境(Moodle)及共享内容对象参考模型(SCORM)构建护理科研网络学习平台,应用于2015级护理学专业本科实习生的护理科研培训课程。于培训课程结束后,采用自制的护理科研网络学习平台用户评价表对学习者进行效果测评。结果:护理科研网络学习平台用户评价总分为(56.62±7.90)分,总均分为(4.04±0.56)分,网站设计均分为(3.72±0.61)分,教学内容均分为(4.30±0.58)分,学习兴趣和能力均分为(4.16±0.64)分。结论:基于Moodle的护理科研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建设科学合理,能够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网络学习环境,丰富教学资源,增加学习者学习的灵活度,扩大护理科研相关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加强师生交流和互动,促进学习资源共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何晓璐 谭小燕 刘丽琼 付雪连
. 2017 (8):  1057-106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12
摘要 ( 613 )   PDF(3630KB) ( 143 )  
目的:调查目前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自制护生护理信息能力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本院护生2013级60人、2014级90人和2015级140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总得分为80.68±14.59,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条目平均分为3.18±5.55,临床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条目平均分为2.18±0.68,临床信息态度条目平均分为3.27±0.87。影响护生护理信息能力的因素有年级、大学之前是否学习计算机、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计算机过级情况和是否在医院见习或实习过。结论:高职护生护理信息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学校应该加强护理信息教育以提高护生的护理信息能力,进而提高其岗位适应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的改革
石林 莫霖 郑显兰 张萍 崔璀 蒋小平
. 2017 (8):  1061-106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13
摘要 ( 502 )   PDF(3333KB) ( 271 )  
目的:对儿科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Nursing Specialist,MNS)研究生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为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儿科护理专科人才奠定基础。方法:采用三级临床教学模式,从管理制度、组织结构、教学计划、内容与方法、师资建设、考评标准等方面对我院儿科MNS的临床教学进行为期6个月的改革,并通过问卷调查测量改革前后儿科MNS核心能力的变化。结果:儿科MNS的核心能力总分由144.94(33.30)分提升至167.88(25.32)分,且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专业发展、人际关系维度均有所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维度的增幅最大。结论:改革后的临床教学模式能有效促进儿科MNS核心能力特别是临床护理、评判性思维/科研、教育/咨询等能力的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源
保障儿科ICU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的措施与效果
黄实 叶天惠 朱慧云 杜娟 孙丽芳 罗薇 熊晓菊
. 2017 (8):  1066-106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14
摘要 ( 884 )   PDF(2814KB) ( 170 )  
目的:分析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对儿科ICU护士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实施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前和实施1年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我院109名儿科ICU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追踪评估。结果:实施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前儿科ICU护士PSQI得分为(7.79±1.43)分,其中60.73%的儿科ICU护士存在睡眠问题,与儿科普通病区护士相比,在睡眠时间、总分和睡眠质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前和实施1年后,儿科ICU护士PSQI得分比较,除睡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提示干预效果好。结论:儿科ICU护士的睡眠质量低于儿科普通病房护士,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可明显改善儿科ICU护士的睡眠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
刘鸿梅 郝艳华
. 2017 (8):  1069-107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15
摘要 ( 545 )   PDF(2638KB) ( 242 )  
合理配置ICU护理人力,避免人力资源的缺失和浪费,是ICU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重要保障,而护理工作量的准确测量则是人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ICU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展开综述,旨在发现最佳的、适合国内ICU的护理工作量测量手段,以供临床护理管理者和相关研究人员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室设置高级医疗辅助人员岗位的实践
谢伏娟 贺吉群
. 2017 (8):  1073-107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16
摘要 ( 645 )   PDF(2740KB) ( 175 )  
目的:开发、优化手术室人力资源的方法。方法:通过向社会公开招聘高级医疗辅助人员,经过系统的培训考核后担任传统手术室护士从事的手术室间接、非专业性护理工作。结果: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的高级医辅队伍,在保证护理工作安全的前提下节约出手术室护士10名,降低了用人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结论:高级医辅人员可以承担手术室间接和非专业性护理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质量
中西医结合护理品质管理在晚期癌痛治疗中的应用
梁萍 袁敏 温娅婷 程琳 郑升娅 余晓云
. 2017 (8):  1076-108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17
摘要 ( 489 )   PDF(2972KB) ( 224 )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品质管理在晚期癌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住院的晚期癌痛患者78例为对照组,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住院的晚期癌痛患者69例为实验组,实验组在对照组规范化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品质管理。结果:入院第10天,实验组患者癌痛缓解情况、爆发痛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品质管理能有效控制癌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癌痛规范化治疗管理中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流程优化研究
常红 杨莘 梁潇 孙雪莲 郭蕊 吉训明 郭秀海 宋海庆 马青峰 孙长怡
. 2017 (8):  1081-108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18
摘要 ( 788 )   PDF(3680KB) ( 230 )  
目的:优化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院内救治流程,缩短患者到院至用药的时间(Door-to-Needle Time,DNT),提高患者院内静脉溶栓治疗时间窗内的溶栓率。方法:建立“并联诊疗”模式的静脉溶栓院内流程;比较流程优化前后患者DNT及各关键环节用时、院内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及患者预后。结果:流程优化后比优化前DNT中位数缩短62 min(P<0.01);优化后院内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提高了76.3%;护士接诊至急诊医生开始接诊的时间中位数缩短3 min (P<0.01);护士接诊至溶栓医生开始接诊的时间中位数缩短9 min(P<0.01);护士抽血结束至检验回报的时间中位数缩短23 min(P<0.01);护士接诊至完成CT的时间中位数缩短13 min(P<0.05);家属决策时间中位数缩短12 min(P<0.01);患者住院时间中位数缩短2 d(P<0.01)。结论:静脉溶栓院内流程优化效果显著,DNT及各关键环节用时显著缩短,院内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明显提高,改善了患者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安全
NICU用药接近失误相关系统风险因素分析
张欣 韩冬韧 冯淑菊 马爱萍 胡沛丽 刘华平
. 2017 (8):  1087-109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19
摘要 ( 611 )   PDF(3446KB) ( 398 )  
目的:描述NICU护士自愿上报用药接近失误的特征,对相关系统因素进行风险识别与分析。方法:采用美国药物安全处方中心的ASSESS-ERRTM用药失误记录单(2006),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市4家医院42名NICU护士自愿上报的用药接近失误,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相关原因分析。结果:护士自愿上报134例用药接近失误,以医嘱失误为主(58.2%),风险最高指标是开立医嘱阶段的药物关键信息失误(ξ2=0.425),通过关联度(r)值对不同用药阶段风险程度进行排序:备药>开立医嘱>配药>给药>监测/教育。结论:通过分析NICU用药接近失误产生的系统风险因素,利于护士有针对性地采取风险管理策略,以提升患儿的用药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续护理
“1+1”管理模式在泌尿科带管和未拆线出院患者中的应用
孟晓红 袁秀群 张燕波 尤思洁
. 2017 (8):  1091-109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20
摘要 ( 676 )   PDF(3073KB) ( 168 )  
“1+1”管理模式是为适应不断加速的床位周转率、确保泌尿科术后带管和未拆线出院患者安全的新型管理模式。在此模式下,细化科室专科护士职责,从患者入院开始介入,提高围手术期专科护理质量,不断深化优质护理内涵,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专科团队模式的运行能有效保障院外未拆线和带管患者安全,降低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治疗体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管理
患者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管理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需求调查
王磊 赵红 张博论 韦婵 崔妍妍
. 2017 (8):  1096-110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21
摘要 ( 543 )   PDF(3745KB) ( 211 )  
目的:调查化疗患者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管理应用程序(App)的需求,从而为智能手机CINV应用程序功能设计和开发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提高随访的效率和质量。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智能手机CINV应用程序功能需求调查问卷,对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的335例诊断为恶性肿瘤且行化疗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335例化疗患者对CINV应用程序的需求总均分为(4.10±1.12)分,得分较高的前3位的模块分别是:使用功能(4.36±1.02)分、专业咨询(4.28±1.61)分、用药指导(4.14±1.10)分。不同教育程度、职业、主要照顾者的患者对CINV手机应用程序的需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对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手机软件的使用功能有较高的需求,希望在化疗间歇期得到更专业的指导,不同教育程度、职业、主要照顾者的患者对于CINV手机应用程序的设计要兼顾不同背景患者的需求,做到差异性照护,才能使移动护理得到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高随访的效率和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科管理
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肠道症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
李朝煜 侯晓婷 庞冬 路潜 杨萍 金三丽
. 2017 (8):  1101-110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22
摘要 ( 577 )   PDF(4346KB) ( 147 )  
目的:描述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患者的肠道症状,并分析其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肠道功能问卷、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核心问卷对199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组患者肠道功能问卷得分为(63.14±10.79)分,总体生活质量得分为(68.74±22.37)分,肠道功能总分与总体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339,P<0.01)。结论:中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的患者普遍存在多种肠道症状,且肠道症状越严重,其生活质量越差。因此,改善肠道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机App对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影响的Meta分析
张树光 李玉 严杰 陈璇
. 2017 (8):  1106-111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23
摘要 ( 628 )   PDF(4059KB) ( 298 )  
目的:系统评价手机App对1型或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的影响及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应用手机App进行糖尿病自我管理的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2位研究者按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应用手机App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部护理的自我管理行为评分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机App参与糖尿病管理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在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方面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对足部护理行为水平没有改善,但仍需通过开展大样本、高质量、长期干预研究予以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感知现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思嘉 郭爱敏 赵艳伟
. 2017 (8):  1112-111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24
摘要 ( 576 )   PDF(3137KB) ( 259 )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疾病感知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28例慢阻肺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患者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慢阻肺患者疾病感知总分为(46.02±10.28)分,患者对于疾病的关心、病程和症状这3个条目分数较高。多元回归结果提示呼吸困难程度、抑郁状态、年龄是疾病感知的影响因素。结论:慢阻肺患者的疾病感知状况有待改善,应特别注意呼吸困难程度更重、处于抑郁状态、年轻的患者,针对其特点给予相应干预,从而改善慢阻肺患者的疾病感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专科护士在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团队中的作用
胡一惠 徐洁慧
. 2017 (8):  1116-111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25
摘要 ( 581 )   PDF(2394KB) ( 273 )  
乳腺专科护士在乳腺癌综合治疗团队中具有多重作用,他们是综合治疗团队的管理者、专业意见的提供者,还是医院与患者之间沟通的桥梁。本文从乳腺专科护士的概念、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团队的组成与作用及乳腺专科护士在乳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作用三方面进行综述。为我国乳腺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护士失禁性皮炎知信行及知识来源与需求调查
张晓雪 王欣然
. 2017 (8):  1119-112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26
摘要 ( 682 )   PDF(3138KB) ( 303 )  
目的:调查ICU护理人员失禁性皮炎(IAD)的认知和护理行为现况,为进行护士失禁性皮炎培训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IAD知信行问卷对全国共21个省、2个直辖市共486名ICU护士进行纸质版和网络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对失禁性皮炎的认知程度和护理行为得分低,对失禁性皮炎态度得分较高。结论:ICU护士对失禁性皮炎的认知程度和临床护理能力有待提高,需要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护士对失禁性皮炎的认识,并进行积极的探索研究,制定适合临床需求的失禁性皮炎护理流程,促进IAD护理的规范化。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株洲地区20家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调查
刘丽萍 谢竟 胡玲利 李娟
. 2017 (8):  1122-112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27
摘要 ( 471 )   PDF(3633KB) ( 183 )  
目的:调查株洲地区20家医院静脉治疗护理现状。方法:便利抽取株洲地区20家医院249个住院科室进行问卷调查和现场调查。结果:9家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1家医院成立了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门诊,16家医院组织过“静疗规范”培训,但参与人员有限; “静疗规范”执行现况不理想,静脉输液工具应用不合理尤为突出。结论:株洲地区部分医院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化发展完善,但整体水平亟待提高,建议整合地区资源,构建合理管理模式,提高地区整体静脉治疗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患者药物素养的现状调查及护理对策
郑凤 沈志莹 段应龙 丁四清 罗爱静 钟竹青
. 2017 (8):  1127-113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28
摘要 ( 471 )   PDF(3229KB) ( 181 )  
目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患者药物素养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药物素养的相关因素并探讨护理对策。方法:便利选取253例在我院确诊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出院患者药物素养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患者药物素养得分为(4.75±1.42)分,年龄、受教育年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患者的药物素养有影响(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出院患者药物素养水平不理想,医护人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患者药物素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
王彩芳 陈北秀 邹文花 李秋菊 骆爱萍
. 2017 (8):  1131-113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29
摘要 ( 498 )   PDF(3644KB) ( 164 )  
目的:分析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及调查患者延续护理服务需求。方法:方便抽样调查我院近5年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性生活质量、相关影响因素及延续护理服务需求。结果: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职业状况、焦虑、抑郁、患者及伴侣术后接受性指导是广泛全子宫切除术后性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联合解释变异量的80.3%。延续护理服务需求调查显示微信交流占64.4%,持续时间>1年占82.7%,护士为干预主体占58.1%,性知识讲解(92.1%)、性健康教育(91.1%)接受程度最高。结论:应以护士为主体,运用现代通信工具,对广泛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及丈夫长期实施延续性服务,以获得更高的接受程度及干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哮喘患儿家庭反应及父母应对方式与哮喘控制的关系
上官静 王爱敏 梁萍萍 张玉钰 张宇辰
. 2017 (8):  1136-114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30
摘要 ( 409 )   PDF(3315KB) ( 217 )  
目的:调查家庭反应及父母应对方式与儿童哮喘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13例哮喘患儿及其父母为研究对象,采用家庭管理测量量表(FaMM)、父母应对方式量表(CHIP)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C-ACT)进行调查,并分析FaMM、CHIP与C-ACT得分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哮喘控制状况的FaMM及CHIP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MM中患儿日常生活、疾病管理能力、父母相互支持与C-ACT呈正相关(P<0.01),疾病精力消耗、疾病管理困难、疾病影响担心与C-ACT呈负相关(P<0.01)。CHIP的各维度与C-ACT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家庭反应及父母应对方式与患儿的哮喘控制状况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关注家庭对疾病的适应过程,并鼓励父母采用积极地应对方式,以提高患儿的哮喘控制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风湿性疾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的质性研究
陆朋玮 孙静 连冬梅 张艳 李杨
. 2017 (8):  1141-114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31
摘要 ( 406 )   PDF(2956KB) ( 170 )  
目的:了解风湿性疾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体验。方法: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为指导,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10例风湿性疾病患儿父母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风湿性疾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体验主要包括:人生感悟(对生命的珍惜、生命中重要事物优先性变化、调整自我接受现实);个人力量的增强(自我依赖感增强、自我成就感增强);人际关系的改善(家庭和谐度增强、珍视亲子情缘、获益于其他患儿父母和医务人员的专业支持、同理心及利他意识提升)。结论:风湿性疾病患儿父母的创伤后成长体验是以其所承担的角色(父/母)及责任为前提的,可以作为未来创伤干预的重要依据,同时也可作为发掘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潜能的切入点,最终提高风湿性疾病患儿父母的创伤后成长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33名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状况的知识、态度、管理行为现况调查
陈林 郑静
. 2017 (8):  1145-114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32
摘要 ( 546 )   PDF(3123KB) ( 172 )  
目的: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状况的知识、态度与管理行为现况,为完善ICU专科护士培训体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法,用自制的“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状况的知信行调查问卷”对133名ICU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进行网络调查。结果:82.0%的ICU护士不了解ICU患者睡眠评估的方法,近80%不了解甚至未听说过睡眠评估相关工具;仅12.8%的ICU护士接受过ICU患者睡眠评估与管理相关知识的培训;80%以上的ICU护士认为应每天评估ICU患者的睡眠状况,且60%以上认为评估及管理ICU患者的睡眠状况是护士的责任;90%左右的ICU护士认为科室有责任提供睡眠评估与管理相关知识培训,并建立ICU患者睡眠监测与管理方案;不足40%的ICU护士会记录患者的睡眠状况,不足5%的ICU护士所在科室为患者配备睡眠监测相关设备。结论:ICU护士对患者睡眠状况的关注态度积极,但知识缺乏,行为不足;应积极探索形成解决ICU患者睡眠剥夺的理论,并纳入ICU专科护士培训体系中,从而指导ICU护士采取减轻患者睡眠剥夺的行为,切实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非内分泌科护士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规范化培训与实践
杨琳 崔敬艳 王莉 周涛
. 2017 (8):  1149-115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8.033
摘要 ( 495 )   PDF(2643KB) ( 177 )  
通过对非内分泌科护士进行规范化培训、考核,成立糖尿病患者管理小组,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一对一个体化指导,使得患者满意度增加。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视角
优化无创机械通气:哪个科室应护理这些患者?一项队列研究
Marta Raurell-Torredà E. Argilaga-Molero M. Colomer-Plana A. Ródenas-Fransico M.T. Ruiz-Garcia J. Uya Munta?a
. 2017 (8):  1152-1152. 
摘要 ( 811 )   PDF(2073KB) ( 138 )  
背景:无创通气(NIV)已经不局限于在重症监护室(ICUs)使用,在急诊科(EDs)和普通病房,NIV也逐渐成为常规手段。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科室中,护理和NIV结局的关系。方法:根据患者特点、所提供的护理和所使用的医疗程序、评估治疗的成功和失败、接口不耐受以及并发症。并发症分析包括支气管吸引术、气胸、皮肤损伤、气道分泌物过多、眼刺激、意识水平恶化、胃扩张和面罩周围过量的空气消耗。结果:387例患者中,194例(50.1%)来自ICU,121例(31.3%)来自ED,38例(9.8%)来自术后病房,34例(8.8%)来自普通病房。校正APACHE评分和NIV适应证后,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社区医院ICU比较,在一所每年NIV病例数低于50例的大学医院的ICU,NIV失败的风险升高3.3倍[95% CI (1.2~9.2) ];在ICUs和普通病房,12%的患者由于接口不耐受而中止使用NIV;急慢性肺病(ACLD)患者的NIV失败风险更低[OR 0.2,95% CI (0.06~0.69) ];缺乏湿化与治疗失败没有相关性[OR 0.2,95% CI (0.1~0.4) ];气道分泌物过多的相关因素是肺炎[OR 2.5,95% CI (1.1~5.9) ]和早期中止和(或)拔管[OR 3.3,95% CI (1.2~8.9) ];接口不耐受的相关因素是使用传统ICU呼吸机[OR 4.4,95% CI (2.1~9.2) ]和过度空气消耗造成的鼻部皮肤损伤[OR 2.4,95% CI (1.1~5.3) ],尤其是口鼻面罩的使用[OR 3.5,95% CI (1.1~11.3) ]。结论:普通病房收治的急性呼吸衰竭的肺炎患者,其接口不耐受和NIV失败的风险增加。在任何给予NIV治疗的科室,旋转型面罩均能促进NIV的成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