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24年, 第24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4-04-15
封面
封面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0. 
摘要 ( 111 )   PDF(4391KB) ( 232 )   PDF(mobile)(4391KB) ( 5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录
目录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0. 
摘要 ( 119 )   PDF(3392KB) ( 2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别策划·健康管理护理进展
健康管理护理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韩斌如 许露丹 徐琰 董健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481-48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01
摘要 ( 3322 )   PDF(2011KB) ( 159 )  
护士在健康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回顾了我国健康管理护理的起源、发展、实践及专业现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国外经验,讨论我国未来健康管理护理高质量发展的前进方向,以期对我国健康管理护理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在健康风险评估及管理中的作用
李虹彦 韩闻文 殷欣 任辉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485-48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02
摘要 ( 2336 )   PDF(2306KB) ( 213 )  
护士作为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前沿窗口和重要纽带,在个体和人群的健康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基于大健康视角及数智化趋势,综述了护士在健康信息收集、健康体检与信息监测、健康风险因素预判、健康风险管理的实施与效果评价共5个方面中的角色作用,梳理了护士应对人群健康风险管理需求时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期对护士从事健康风险管理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关华 徐小陶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489-49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03
摘要 ( 3001 )   PDF(3053KB) ( 150 )  
目的:调查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方案的改进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于2021年11月至2023年1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四川省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接受专科护士培训的196名健康管理专科护士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现状调查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培训迁移气氛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健康管理专科护士的培训迁移现状调查表得分为(21.49±1.88)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职务、医院等级、培训迁移气氛、自我效能感是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迁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管理者应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制订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以提升其培训迁移水平,进而提高健康管理专科护士培训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秦春香 王颖 李茜 朱小伶 彭洁 唐莉 贺雪 刘雪莲 王桂莲 邓玉玲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495-50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04
摘要 ( 4136 )   PDF(4071KB) ( 158 )  
目的:构建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为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规范化、同质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三维质量结构理论基础上,采用文献检索法、研究小组讨论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法,筛选指标并量化质量控制与评价的维度、条目及各级评价指标。结果:最终形成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0项,三级指标51项。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应答率均为94.4%,函询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79,第1、第2轮咨询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10、0.199,均P<0.001。结论:本研究构建的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与评价指标体系科学、有效、客观、可操作,对规范健康管理护理服务实践、培训和考核具有参考意义,也可为健康管理机构开展健康管理护理基本技术质量控制提供可借鉴的指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儿童静脉输液装置选择证据转化障碍和促进因素分析
张青青 顾莺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01-50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05
摘要 ( 203 )   PDF(2983KB) ( 167 )  
目的:探讨儿童静脉输液装置选择的相关证据在临床转化的潜在障碍和促进因素,为拟定变革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整合式健康服务领域研究成果应用的行动促进框架的促进指引清单,通过焦点小组访谈,对某三级甲等专科医院10个病区的37名专业人员开展5次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共分析出儿童静脉输液装置选择证据转化的障碍因素9条,其中变革层面2条,分别是缺乏基于指南选择输液装置的相关制度或常规、证据挑战固有的思维方式;接受者层面4条,分别是护士对选择输液装置的变革动机不足、护士缺乏选择输液装置的知识和技能、护士缺乏主导输液装置选择的权限、缺乏人力资源和设备资源;组织环境层面3条,分别是组织机构内无明确的激励措施、变革对组织机构的优先战略提出挑战、缺乏有效的多学科合作机制。分析出促进因素3条,分别为证据质量高,护患均可从中受益;变革型领导力推动变革;变革与卫生系统的优先战略一致。结论:本研究从变革、接受者、组织环境3个层面明确了儿童静脉输液装置选择的相关证据在临床转化的障碍和促进因素,为拟定变革策略,构建循证实践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山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效果分析
杜静 伦晓钦 赵琳 李慧芬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07-51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06
摘要 ( 194 )   PDF(3467KB) ( 96 )  
目的:分析山东省“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现状,为推动护理服务的创新发展,提升“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省2023年“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分布、服务项目、质量管理、护理服务成本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23年,山东省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医疗机构共535家,服务项目已开展8类55项,累计服务67?292人,患者接受“互联网+护理服务”与前往医院就医相比更加便捷,服务平均耗时均小于1?h。结论:山东省通过加强“互联网+护理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制度流程,强化技能培训,重视流程监管,不断提升“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了专业、同质、便捷的医疗服务。但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服务模式,使更多需求者受益。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患者健康信息素养与医学健康教育需求现状分析
齐琼 潘莺燕 曾立云 邱海玲 杨超 苏晚英 张斯齐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12-51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07
摘要 ( 197 )   PDF(3568KB) ( 185 )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医学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制定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3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信息素养量表、医学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447名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响应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及交叉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住院患者对医学健康教育需求的差异。结果:住院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总分为(103.58±18.06)分,健康信息认知维度得分率最高,健康信息获取维度得分率最低,文化程度、病程是其影响因素(P<0.05);住院患者对医学健康教育的需求度高,不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的患者对健康知识载体、健康教育讲座、健康知识推送方式、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健康教育时长的需求不同(P<0.05)。结论:住院患者健康信息素养处于中等水平,以信息化的医学健康教育需求为主,医务人员应关注文化程度低、病程长的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患者不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制定个性化方案,以开展精准的健康教育。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14家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护士对抗肿瘤药物输液器选择的现况调查
陈飞 王影新 郑福雪 汪京萍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19-52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08
摘要 ( 2832 )   PDF(3246KB) ( 58 )  
目的:调查护士对抗肿瘤药物输液器选择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为临床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北京市14家三级甲等医院的46个肿瘤科室的35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抗肿瘤药物输液器选择知信行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357名护士对抗肿瘤药物输液器选择的知识部分得分为2(1,3)分,得分率为37.48%,166名(46.50%)护士认为在临床工作中,应该由护士选择输液器的类型。态度部分得分为40(37,40)分,得分率为94.68%,整体呈积极态度。行为部分得分为25(9,30)分,得分率为82.33%,20名(5.60%)护士从不或很少关注与抗肿瘤药物相关的输液器知识及信息;仅142名(39.78%)护士经常接受输液器相关知识的培训。结论:护士对抗肿瘤药物输液器选择的知识水平有待提高,对抗肿瘤药物输液器选择的态度积极,实践行为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对抗肿瘤药物输液器知识的培训需求,制定相应的输液器选择规范,开展相关系统培训,从而提高抗肿瘤药物输液器选择的实践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意义构建过程的质性研究
张然 马靓 苗晓 孙佳 郭蒙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24-52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09
摘要 ( 192 )   PDF(2104KB) ( 135 )  
目的:探究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主要照顾者意义构建过程,为制订积极的心理体验干预提供思路。方法:采取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2022年12月至2023年3月在连云港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神经外科就诊的13名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访谈提纲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Braun & Clarke的主题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共归纳为4个主题、9个亚主题,包括“疾病冲击,原始意义动摇”“重塑人生意义”“重新发现疾病意义”“意义构建的个体积极结果”。结论:意义构建是照顾者对疾病照顾压力源进行复杂评估、应对,最终产生积极结果的过程,研究结果可指导临床护理人员制定干预方案,促进照顾者将差异痛苦转化为有意义的行动,促进患者疾病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康复锻炼行为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刘欢 唐思齐 吴红 傅利勤 吴菁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30-53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10
摘要 ( 198 )   PDF(2051KB) ( 82 )  
目的:深入探究影响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康复锻炼行为的因素,以期为医护人员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提供指导。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5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院内康复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可归为生理病理因素、心理精神因素、社会支持因素与康复护理因素4个主题和11个亚主题。结论:生理病理、心理精神、社会支持、康复护理多方因素影响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行为,可通过多项举措控制患者疼痛及疲劳、增强患者自我效能、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满足患者康复知识需求、灵活管理病房以提高患者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护理
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证据总结
周飞洋 郭春波 龙柯宇 杨婷婷 邓露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35-54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11
摘要 ( 215 )   PDF(3768KB) ( 106 )  
目的:提取并汇总国内外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相关证据,为我国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系统检索国内外指南网站、专业学会网站、中英文数据库中关于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文献,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3月27日。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结果:纳入12篇文献,共总结28条证据,包括出院准备服务的意义、流程优化、干预对象、干预原则、院内服务、出院前衔接、出院后随访7个方面。结论:医护人员应重视院内对患者开展健康指导的关键作用,加强多环节沟通,结合临床实际情境将证据转化为切实可行的个体化糖尿病患者出院准备服务方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总结
盖莹 李唱 耿小婷 姜海龙 李淑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40-54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12
摘要 ( 130 )   PDF(4101KB) ( 112 )  
目的:总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库及原始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及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并汇总形成最佳证据。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3篇、指南8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5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最终汇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包括随访的必要性、随访管理的内容、随访的障碍因素及促进随访的方式4个方面共20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科学、规范地进行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提供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管理的证据总结
耿小婷 李淑英 盖莹 李唱 姜海龙 郭艳巍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46-55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13
摘要 ( 121 )   PDF(3431KB) ( 67 )  
目的:总结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管理的证据,以期为临床提供借鉴与指导。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专业网站、数据库中有关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管理的相关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由系统学习过循证方法的研究人员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并对证据进行提取。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2篇指南、1篇系统评价、1篇专家共识、5篇随机对照试验。通过对纳入文献的分析,最终总结了21条关于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管理的证据,包括识别影响因素、判断标准、康复方法、健康教育4个类别。结论:本研究通过循证的方法总结的证据将为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提供科学、详细的管理建议,减少因忽视对腹直肌分离的管理为产妇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提高产妇的生活质量。同时建议临床工作人员提高对产后腹直肌分离康复管理的重视,结合本科室的临床情境与产妇个人意愿进行实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动对孕妇疲乏干预效果的Meta分析
刘利 朱灿 崔盈佳 孔含娇 赵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51-55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14
摘要 ( 118 )   PDF(4791KB) ( 89 )  
目的:系统评价运动干预对孕妇疲乏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更加规范地指导孕妇运动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自建库起至2023年8月关于运动对孕妇疲乏干预效果的实验研究。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并对文献进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7篇文献进入Meta分析,共643例孕妇。结果显示,孕期运动干预对孕妇疲乏改善有统计学意义[SMD=-0.39,95%CI(-0.67,-0.11),P=0.007],运动类型包括瑜伽、抗阻运动、呼吸训练等,其中瑜伽可以改善孕妇的疲乏症状[SMD=-0.71,95%CI(-1.34,-0.08),P=0.030],干预时长>8周可改善疲乏症状[SMD=-0.75,95%CI(-1.29,-0.21),P=0.006],不同运动强度在改善疲乏症状方面无统计学意义。全程线下监督可改善孕妇的疲乏症状[SMD=-0.27,95%CI(-0.49,-0.05),P=0.020]。结论:孕期运动有助于改善孕妇疲乏症状;建议未来研究进一步规范干预方案策略,以促进运动安全性和依从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陈潇潇 陆静 施小青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58-56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15
摘要 ( 112 )   PDF(3442KB) ( 70 )  
目的:系统评价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方法:检索中英文数据库中用于预测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的多变量模型的研究,检索时限为从建库至2023年8月31日。由2名研究人员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和适应性。结果:共纳入15项研究,涉及9个预测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或C指数为0.650~0.801,8个模型大于0.7。最常见的预测因子是年龄、认知障碍、入院前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和跌倒史。14项研究为高偏倚风险,1项为不清楚,所有研究适应性较好。结论:老年住院患者功能下降风险预测模型整体预测性能良好,偏倚风险较高,为未来临床选择模型或开发新模型提供了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
朱孟欣 顾莺 叶岚 徐昱璐 王慧美 任玥宏 龚卫娟 宓亚平 黄家熙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65-57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16
摘要 ( 115 )   PDF(4259KB) ( 76 )  
目的:将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于临床并评价其应用效果,为护理人员开展循证实践及证据应用与临床转化提供思路。方法:遵循复旦大学循证护理中心的“证据临床转化模式”,总结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相关证据,制定相应的临床审查指标,逐条审查并分析障碍因素,构建实施策略并进行实践变革。结果:与基线审查相比,护士对审查指标的执行率及证据相关知识的知晓度、直接母乳喂养维持率、纯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包括纯母乳喂养和混合喂养)的维持率、母亲母乳喂养自信心评分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促进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的证据应用在规范护士行为,提高护士对证据相关知识的掌握度、提高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直接母乳喂养维持率、纯母乳喂养及母乳喂养的维持率、母亲母乳喂养自信心等方面存在临床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质量
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的构建
周羽 朱琳 柳露 荣蓉 卢秀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71-57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17
摘要 ( 278 )   PDF(2990KB) ( 192 )  
目的:构建科学、可靠、具有可操作性的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进行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结构模型,通过循证文献分析与小组讨论初步构建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采用德尔菲法对26名专家进行函询,采用优序图法确定各层级指标权重。结果: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两轮函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96.3%,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93,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12~0.23(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指标具有专科特色,且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及可靠性,对量化临床术中低体温护理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及规范化管理现况调查
郭莉 高兴莲 柯稳 何丽 贺吉群 翟永华 曾玉 边冬梅 陈哲颖 别逢桂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76-58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18
摘要 ( 143 )   PDF(3128KB) ( 163 )  
目的:通过对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日间手术开展及管理现状,为我国医疗机构日间手术建设、规范化管理等提供参考。方法:基于文献研究自行研究设计问卷条目,通过专家咨询形成调查问卷,对我国医疗机构的日间手术开展的机构、科室及病种,管理模式、限制因素、指标监测等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在380所开展日间手术的医疗机构中,有96所(25.3%)是中国日间手术合作联盟机构,196所(51.6%)医院将≤24?h住院时间手术定义为日间手术,184所(48.4%)医院则将≤48?h住院时间手术定义为日间手术。日间手术开展涉及15个临床专科,普外科(275个,占72.4%)是开展最多的专科;开展日间手术最多的专科数量是3个(13.9%);排前5位疾病是白内障(36.3%)、乳房肿物(35.0%)、腹股沟疝(21.6%)、体表肿物(18.9%)和宫腔肿物(13.7%);在管理模式中,45.5%(173所)的医疗机构采用混合模式管理,41.8%(159所)采用分散管理。在7项日间手术安全质量控制评价指标中,日间手术7天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97.1%)、 手术30天内非计划再入院率(96.8%)和日间手术后30天内死亡例数(96.8%)的指标检出率在96.0%以上,剩余指标检出率相对较低。限制日间手术开展的前3位因素是日间手术风险高(60.3%)、医院决策层支持力度低(44.2%)和绩效考核分配不合理(43.2%)。结论:日间手术开展专科数量少、病种简单、质量控制薄弱、管理模式模糊、安全保障有待改进,极大阻碍了日间手术发展。未来在大力推进日间手术过程中,应加强医疗机构的临床集中管理、日间手术制度建设和质量安全评价指标督查,构建安全、同质、科学的日间手术诊疗环境,不断提高日间手术技术水平与服务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内营养安全输注核查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研究
余茴香 刘樱 胡保红 蔡忠香 郑勇斌 王语嫣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82-58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19
摘要 ( 213 )   PDF(3462KB) ( 104 )  
目的:设计肠内营养安全输注核查单并应用于临床,以期提高肠内营养输注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小组讨论和专家函询,设计肠内营养安全输注核查单,比较该核查单应用于临床前后患者的营养状况、管道堵塞、管道移位/滑脱、误吸、血糖异常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应用核查单后,患者的管道堵塞、管道位移/滑脱、血糖异常发生率及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出院时的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安全输注核查单的应用可规范护士操作行为,提高护士决策能力和工作质量,有效降低肠内营养不良事件和肠内营养不耐受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精细化容量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影响
王芳芳 文杰 张慧颖 郭敏 李小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88-59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20
摘要 ( 728 )   PDF(2120KB) ( 163 )  
目的:分析精细化容量管理在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出院前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进一步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22年9月至2023年3月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药物常规治疗加常规心内科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容量管理干预,评价精细化容量管理对住院天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出院3个月心力衰竭再住院情况的影响。结果:实验组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P=0.024),且住院期间实验组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P=0.025),干预2周后,实验组的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8),但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出院3个月再住院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1)。结论:精细化容量管理方法可行、有效,在不增加治疗成本的基础上,可以明显缩短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续护理
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的设置
程悦 杨旭 吴欣娟 徐园 李芳芳 黄莉 孙湘雨 曹晶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93-59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21
摘要 ( 137 )   PDF(3621KB) ( 113 )  
目的:设置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确保医联体转诊护理交接内容的全面性和科学性,优化护理转诊交接流程。方法:以身份、背景、现状、评估和建议沟通模式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7%、92.3%,专家判断系数为0.98,专家熟悉程度为0.86,专家权威程度为0.92,构建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17个二级指标和59个三级指标。结论:本研究构建的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医联体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体系可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科学、全面的向下转诊护理交接指标,为构建医联体护理转诊平台提供理论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居家护理的研究进展
赵国瑞 刘高明 张凤 周颖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599-60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22
摘要 ( 162 )   PDF(1744KB) ( 136 )  
目前下肢淋巴水肿尚不能治愈,居家护理是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维持长期康复疗效、防止水肿复发及加重的关键,但目前下肢淋巴水肿的居家护理国内外尚无统一标准。文章介绍了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居家护理的研究现状与保障措施,总结分析了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居家护理要点,旨在提高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居家自我护理效能,促进长期康复效果,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源
北京市属医院门诊专科护理工作室建设与运行现况调查
谢长清 骆金铠 龚文涛 董思鑫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604-60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23
摘要 ( 254 )   PDF(3058KB) ( 138 )  
目的:调查北京市属医院门诊专科护理工作室的建设与运行现状,为进一步完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于2021年5月—6月自制调查问卷对北京市第一、二批40个门诊专科护理工作室的建设及运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专业类别上,护理工作室主要分为护理治疗类、健康咨询类及康复护理类,其领军人硕士学历占比15.0%,全职工作的占22.5%;有35个护理工作室与其他学科有交叉合作,在合作学科中,营养科、心理科、药学科位居前三。截至调查时,有75.0%的领军人及出诊护士没有相应绩效分配,但70.0%的领军人呼吁收取相应医事服务费。此外,护理工作室在工作量、人才培养、教学成果与科研产出方面均有明显成效。结论:护理工作室专业类别丰富、特色特出,运行机制优势显著,发展前景良好,但在绩效考核、人员准入、效益评价、服务延伸等方面亟待进一步完善与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湖南省53家医疗机构伤口造口门诊开展现状的调查研究
杨索 谌永毅 刘华云 朱小妹 韦迪 周思君 吴东 刘阳 龚有文 郭俊晨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609-61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24
摘要 ( 588 )   PDF(4042KB) ( 163 )  
目的:了解湖南省医疗机构伤口造口门诊开展现状,为伤口造口门诊的管理及相关政策制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2年11月—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伤口造口门诊开展现状调查问卷,对湖南省医疗机构伤口造口门诊的运行情况、设施配备及资源配置情况、出诊护士情况及门诊发展中的困难进行调查。结果:共53家医疗机构伤口造口门诊及127名出诊护士完成调查。其中,三级甲等医院36家(67.92%),三级乙等及以下医院17家(32.08%)。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伤口造口门诊在院外会诊、专科护士培训等运行情况,延续性护理平台建设等设施配备、亲水性敷料等资源配置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级甲等医院伤口造口门诊护士专科工作年限较长、省外进修经历较丰富且上一年度论文发表篇数较多(P<0.05)。50家(94.34%)医疗机构伤口造口门诊反映伤口造口专科护理价格偏低,48家(90.57%)医疗机构伤口造口门诊认为赋予专科护士处方权可促进门诊发展。结论:湖南省伤口造口门诊稳步发展,其在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护理专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运行发展过程中应加大软、硬件设施投入,优化护理资源配置,完善相关支持政策,促进伤口造口门诊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浙江省37家公立医院感染控制联络护士岗位职能及需求调查
温燕玲 李哲 杨静雯 王华芬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616-62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25
摘要 ( 867 )   PDF(3432KB) ( 158 )  
目的:调查浙江省公立医院感染控制联络护士(Infection Control Link Nurses,ICLN)岗位职能及需求,为后续ICLN的准入、培养、考核及认证提供依据。方法:2022年5月13日至6月7日,由浙江省护理学会防感染专业委员会牵头,采用自行设计的ICLN岗位职能问卷对浙江省内11个市37家公立医院的ICLN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共发放1?938份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ICLN参与抗生素管理率(24.4%)与主观认同率(39.4%)低;86.9%的ICLN希望医院制度上定期给予排班支持;91.6%的ICLN认为需要院感防控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结论:浙江省ICLN岗位职能不够明确,需要建立系统的培养和认证体系,优化岗位标准,推进岗位的专科化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机器学习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精准护理中的应用进展
贾盈盈 宋剑平 程继芳 贾婷婷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621-62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26
摘要 ( 169 )   PDF(1779KB) ( 102 )  
机器学习能个性化预测患者术后并发症等不良结局事件发生风险,辅助医护人员开展个性化治疗和护理。文章从机器学习的概述、机器学习在预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不良结局事件中的应用、研究展望和启示3个方面展开阐述,以期为我国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术后精准护理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从青少年到成人过渡期护理的研究进展
兰岚 张婷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626-63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27
摘要 ( 134 )   PDF(1903KB) ( 113 )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从青少年过渡到成人的过渡期是其实现疾病自主管理的重要阶段,为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提供全面、完善的过渡期护理可以确保护理的连续性,提高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并改善其心脏功能状态。文章对青少年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过渡期护理现状、护理需求、护理方案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相关建议,为国内开展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过渡期护理实践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人为本的方法在数字健康干预中的应用进展
秦宁 段应龙 李宇瑄 谢建飞 郑树基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630-63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28
摘要 ( 178 )   PDF(2026KB) ( 96 )  
当前数字健康干预的质量良莠不齐,存在干预吸引力和可用性缺乏、用户参与度不足、保留率较低、总体干预效果欠佳等问题。以人为本的方法在规范化数字健康干预开发流程、提高干预的质量和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文章对以人为本的方法进行综述,包括其概述、在数字健康干预中的具体流程和实施步骤、应用效果、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启示与建议,以期为改善数字健康干预计划开发流程、提高数字健康干预的质量和效果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信行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罗菲 王莉杰 李金花 李旭英
中国护理管理. 2024 (4):  636-64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4.04.029
摘要 ( 164 )   PDF(1777KB) ( 119 )  
护士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其对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知识、态度、行为影响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的实施质量。文章对护士预立医疗照护计划知信行现状、测量工具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研究的开展及管理者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