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早熟儿童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杨红 罗顺清 唐芳 曾莉 程婷 朱岷 林琴 梁小华 吴迪 马勤香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12):
1795-180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12.009
摘要
(
325 )
PDF(3031KB)
(
479
)
目的:调查性早熟儿童治疗期间生活质量现状,分析其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为提高患儿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成组病例对照研究,匹配原则为同年龄、同性别、长期居住地为重庆。病例组为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儿童医院门诊接受治疗的134例5~12岁的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同期选择在重庆市市区某两所小学就读的210例正常发育、无慢性疾病的儿童为对照组。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PedsQLTM4.0)进行调查。结果:除生理功能维度外,病例组儿童在PedsQLTM4.0量表总分及其余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P<0.05),其中情感维度得分差异最大。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患儿年龄是生活质量总分、社会心理、社交功能和学校表现的影响因素;患儿照护者职业类型是情感功能、社会心理和生活质量总分的影响因素;治疗药物类型是社交功能的影响因素。结论:性早熟儿童治疗期间生活质量下降,医护人员应根据患儿年龄段和不同药物治疗方式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加强对患儿主要照护者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提高性早熟儿童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