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2年, 第12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2-05-25
2012 年推广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方案
/卫生部
. 2012 (5):  5-6. 
摘要 ( 884 )   PDF(1076KB) ( 58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岗位管理与培训实践探讨
/吴欣娟
. 2012 (5):  7-9. 
摘要 ( 1368 )   PDF(1476KB) ( 547 )  
为探索科学的岗位管理方式,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护士岗位管理的指示精神,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现状,将临床护理岗位分成N1 ~ N4 层,并制定了各层人员的职责、晋级标准与考评原则,同时建立了与之匹配的培训体系,有力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提升,稳定了护理队伍,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岗位管理设计与实践
/刘亚平
. 2012 (5):  9-11. 
摘要 ( 912 )   PDF(1624KB) ( 256 )  
对护理岗位设置与分级、护士职业发展规划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对医院244 名护士进行了护理岗位分级管理。通过护士岗位分级的绩效分配方案改进,体现多劳多得和同工同酬,较好地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岗位建设的护理人员动态管理体系
/郑一宁
. 2012 (5):  12-13. 
摘要 ( 652 )   PDF(1518KB) ( 243 )  
通过对医院护理岗位的全面梳理和建设评价,明确护理岗位的基本信息构成与相对价值,为建立护理人员动态管理体系提供基础支持。通过对工作转化效率、过程控制和配套体系建设三方面的探讨,指明护理人员动态管理的操作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岗位管理的护理团队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杨莘
. 2012 (5):  14-17. 
摘要 ( 754 )   PDF(1640KB) ( 561 )  
目的:在三级综合性医院建立护理绩效评价体系,探索该体系对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在护理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运用Delphi 法、关键绩效指标和目标管理法,参考现运行的护理质量评估标准,形成符合医院情况的护理绩效评价体系。通过服务质量效率、人力资源效率、组织运转效率在内的3 个维度的一级指标,9 项二级指标和25 项三级指标构成的绩效评价体系对护理团队进行绩效评价。结果:引入护理团队绩效评价体系1 年多以来,护士工作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基于岗位管理的护理团队绩效评价体系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更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实现了组织变革管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院- 社区- 家庭一体化护理照顾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李秀云
. 2012 (5):  18-19. 
摘要 ( 593 )   PDF(1136KB) ( 3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质护理服务“院帮院”活动的做法及其效果
/肖爽
. 2012 (5):  20-22. 
摘要 ( 570 )   PDF(1358KB) ( 163 )  
目的:了解“院帮院”服务形式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重庆市二级医院中推广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走访的川渝地区11 所医院、106 个病房,1082 名护士进行帮扶前、后问卷调查和分析。结果:帮扶前、后对比显示,11 所医院共增加护士852 名,病房排班模式采用个人包干或小组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模式的病房比例由37.74% 增加到72.64%;护士护理文书书写时间由帮扶前2.25±0.57 小时/(人·天)缩短到帮扶后1.21±0.68 小时/(人·天),护士健康宣教用时由帮扶前0.56±0.34 小时/(人·天)增加到帮扶后2.61±0.97 小时/(人·天),两项数据前、后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帮院”形式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在重庆市二级医院中的推广有明显成效。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房护士人力配置与工作超时相关性研究
/豆春霞
. 2012 (5):  23-25. 
摘要 ( 889 )   PDF(1482KB) ( 137 )  
目的:探讨我国医院病房护士人力配置与工作超时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对我国内地不同地区的181 家三级、二级医院的9698 名病房护士的调查资料进行二次分析。本研究属描述性研究,采用患护比测量我国医院病房的护士人力配置,通过护士在一个班次中实际工作时间与预定时间之差计算其工作超时时间。将不同病区特征的护士人力配置与国家最低配置标准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分析护士人力与工作超时的关系。结果:病房患护比平均为1∶(0.36±1.51),其中西部地区医院、二级医院和非省会城市/ 直辖市医院病房患护比较高,护士短缺更严重。护士在最近的一个工作日,工作超出8h 的高达46.6%,超过10h 的占12.7%。患护比每增加1,护士工作超时的几率增加23.4%。结论:我国大部分医院的病房护士人力未达到国家最低配置标准,临床一线护士工作超负荷,尤以西部地区、非省会城市/ 直辖市和二级医院更明显。增加病房护士人力,降低患护比,可以改善护士工作超时的现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苏春燕
. 2012 (5):  26-29. 
摘要 ( 957 )   PDF(1447KB) ( 237 )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方便选取105 例血液透析患者,用胃肠道症状分级评分量表(GSRS) 对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进行评估,用Zung 氏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抑郁情况进行评估。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每天的服药情况等信息。结果:本组血液透析患者消化不良、反流、便秘、进食障碍、腹泻、腹痛的发生率分别为60.7%、47.7%、46.7%、37.4%、33.6% 和32.7%。以GSRS 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抑郁、有无糖尿病、服药的种类、透析过程中进食情况、透析龄等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其抑郁得分(β=0.411,P<0.001) 和服药种类(β= 0.2 4 4,P= 0.0 0 6) 进入GSRS 总分的方程( R2= 0.239);抑郁得分(β= 0.243,P= 0.0 0 6) 和糖尿病(β= 0.421,P<0.0 01) 进入便秘的方程( R2= 0.270);抑郁得分(β=0.303,P=0.001)、服药种类(β=0.193,P=0.035)和血液透析过程中进食情况(β=0.209,P=0.023)进入消化不良的方程(R2=0.181);抑郁得分(β=0.379,P<0.001)进入进食障碍的方程(R2=0.144);糖尿病(β=0.364,P<0.001)进入腹泻的方程(R2=0.133)。结论:胃肠道症状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比较常见,其中抑郁情况、服药种类数、糖尿病和透析过程中进食情况可能会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胃肠道症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创建与评价
/戎艳鸣
. 2012 (5):  29-32. 
摘要 ( 718 )   PDF(1375KB) ( 296 )  
目的:探索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提升患儿及家长的满意度和患儿安全。方法:创建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包括制定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政策,配备数量充足和资历合格的护理人员,明确总责护士和责任护士的具体职责,对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理论和实践的培训与考核,研制工具以评价护理人员执行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措施的情况,评价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结果:患儿家长对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模式的总体满意度为93.5%,患儿安全指标如给药错误发生率、跌倒/ 坠床发生率明显下降。结论:把以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理念转化为行动,深入到儿科护理实践的方方面面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而在患儿危机时刻,让家长和孩子在一起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需要医护人员和患儿家长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卒中后尿失禁住院患者排尿情况及膀胱管理分析
/郭丽
. 2012 (5):  33-36. 
摘要 ( 773 )   PDF(1529KB) ( 199 )  
目的:了解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膀胱管理现状。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广州市10 家医院的723 例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卒中情况、既往史、膀胱管理情况等。结果:723 例调查对象中,尿失禁患者共有321 例,脑卒中后尿失禁总发生率为44.4%。其中脑卒中急性期尿失禁发生率为34.6%,恢复期发生率为50.9%,后遗症期发生率为54.5%。67.9% 的尿失禁患者每天有数次漏尿,48.6% 的尿失禁患者因受各种因素影响未进行膀胱再训练。结论:脑卒中后尿失禁患者的膀胱管理仍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医护人员应重视此类患者并取得其本人及家属的配合,尽早开展膀胱训练,使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相关性研究
/于书慧
. 2012 (5):  36-39. 
摘要 ( 574 )   PDF(1524KB) ( 260 )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方法:于2011 年4-11 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广州市某医院病情稳定、准许出院的患者和门诊患者进行调查,分别使用圣乔治呼吸问卷和COPD 自我效能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进行测评。结果:COPD 患者生活质量的症状评分与自我效能的负面影响、极端的情绪激动、体力活动、天气/ 环境维度评分均具有相关性(r=0.28 ~ 0.33,P<0.05)。COPD 患者生活质量的活动评分、影响评分及总分评分与患者自我效能的各维度评分均具有相关性(r=0.38 ~ 0.58, P<0.01)。结论:COPD 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存在关联,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其生活质量也越高,提示可以从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着手,改善COPD 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时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髋关节功能及生存质量比较
/夏振兰
. 2012 (5):  40-43. 
摘要 ( 714 )   PDF(1488KB) ( 158 )  
目的:探讨手术前后不同时期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生存质量的水平。方法:应用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欧洲五维度健康量表、SF-8 量表,调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27 例,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前、术后一年、术后三年共三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健康状况、生存质量水平的差异。结果:术后组与术前组患者比较,髋关节功能与生存质量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一年组与术后三年组患者评分则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护士应关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身心健康,尤其需要加强出院后功能锻炼的指导和信息支持,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硕士研究生人文关怀能力与课堂氛围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
/倪超
. 2012 (5):  44-47. 
摘要 ( 655 )   PDF(1466KB) ( 305 )  
目的:调查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分析人文关怀能力与课堂氛围的相关性,为改善课堂氛围,提升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南省两所高校49 名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和课堂氛围的抽样问卷调查,并应用SPSS13.0 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总均分为(3.68±0.29) 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高校课堂氛围的总均分为(3.42±0.57) 分,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系数为0.913。结论: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处于较高水平,课堂氛围与人文关怀能力呈正相关,高校教师应继续改善课堂氛围,从而进一步提高护理硕士研究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外社区护士教育培训系统对我国社区护士队伍建设的启示
/孙晓
. 2012 (5):  47-51. 
摘要 ( 621 )   PDF(1369KB) ( 471 )  
从政策角度、社区护士资格认证、教育培训机构、内容和方式等方面对国外社区护士教育培训系统进行文献分析,旨在为我国社区护士规范化培训系统的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从而建设一支强理论、高技术、厚基础的社区护理专业队伍,提高社区护理服务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人员情绪智力水平与工作绩效调查研究
/宋国菊
. 2012 (5):  52-54. 
摘要 ( 690 )   PDF(1308KB) ( 224 )  
目的:了解护理人员情绪智力水平与工作绩效的现状,探讨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为提高护理人员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LEIS 情绪智力测量量表及护理人员工作绩效6 维度自评量表,对378 名临床护理人员情绪智力及工作绩效进行测量,用相关系数与回归模型探讨二者的关系。结果:护理人员情绪智力总分为5.15±0.45,工作绩效总分为2.88±0.56 ;年龄与职称对工作绩效有影响( P<0.05);情绪智力各维度与工作绩效呈正相关( P<0.01);其中,对工作绩效的影响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自我情绪运用、自我情绪评估、自我情绪调整、他人情绪评估。结论:护理人员情绪智力水平较高,工作绩效水平一般;情绪智力水平越高,工作绩效越好;护理管理者应采取适当措施提高护理人员情绪智力水平,特别是提高护理人员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以提高工作绩效,并与患者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医院护士化疗职业防护行为调查分析
/曹纳纳
. 2012 (5):  55-58. 
摘要 ( 632 )   PDF(1537KB) ( 173 )  
目的:了解肿瘤医院护士化疗职业防护行为现状,为提高护士化疗职业防护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理人员化疗职业防护情况调查问卷”对892 名肿瘤医院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护士化疗职业防护行为得分为3.72 ~100.00(50.06±23.20) 分,平均分在合格线下;河南省三级医院护士的化疗操作评分、意外暴露处理评分、污染物处理评分和防护行为总评分高于市三级和市二级医院,市二级医院废弃物处理评分低于省三级和市三级医院,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肿瘤医院护士的化疗职业防护行为现状不容乐观,管理者和从业者要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将护士的职业危害降至最低,保证其职业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人安全文化/ 氛围测量工具比较分析
/冯先琼
. 2012 (5):  58-61. 
摘要 ( 675 )   PDF(1530KB) ( 351 )  
目的:系统地比较和分析病人安全文化/ 氛围测量工具的性能和特点,为研究者正确选择测量工具提供帮助。方法:应用系统回顾和比较研究的方法,收集近20 年来发展并应用在医疗保健领域的病人安全文化/ 氛围测量工具,比较这些工具的测量维度和性能特点。结果:6 个英文量表和1 个中文量表符合研究纳入标准,被本研究纳入。这些研究量表的测量维度变异较大,从1 ~ 12 个不等,但多涉及病人安全的管理和领导、安全方面的政策、沟通交流情况、安全事件的报告以及人员配置方面。这些研究工具性能的建立和检验方法不尽相同,多使用了因子分析法以及对量表信度检验的方法。研究工具性能指标也表现出差异性。结论:现有的病人安全文化/ 氛围测量工具有着不同的测量维度、工具性能和适用性,研究者应根据自身的研究目的,结合这些工具的特点做出恰当的选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
/汪洋
. 2012 (5):  62-64. 
摘要 ( 557 )   PDF(1407KB) ( 220 )  
目的:加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提高管理中消毒灭菌产品和相关服务的质量。方法:采用Windows 操作界面和HIS 系统的部分数据进行软件设计,输入设备为无线条码扫描器,输出设备为条码标签机、HP 打印机,进行消毒供应中心各项工作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结果:通过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系统,优化了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消毒灭菌产品及相关服务的质量,节约了运营成本,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结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实施计算机信息化管理,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手段,为高质量服务提供了保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肿瘤患者中实施临床心灵关怀的管理与实践
/沈波涌
. 2012 (5):  65-66. 
摘要 ( 566 )   PDF(1186KB) ( 256 )  
临床心灵关怀是指医护人员针对患者患病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精神心理问题,提供心理和情感的支持和帮助。通过在肿瘤患者中实施临床心灵关怀,给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全方位护理服务,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同时可促进医患沟通,减少医患纠纷,对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及服务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式改革的探索
/康华
. 2012 (5):  67-69. 
摘要 ( 800 )   PDF(1353KB) ( 206 )  
目的:对传统的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方式进行改革,探讨以护理技术操作员为主的新型培训、考核方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09 年由传统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的529人设为改革前组,将2010 年由以护理技术操作员为主的新型培训方式进行培训的536 人设为改革后组,对两组人员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结果:护理人员技术操作考核优秀率由37.1%上升为40.7%,合格率由18.3% 上升为19.0%,不合格率由6.4% 下降为1.9%。结论:以护理技术操作员为主的科室培训、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培训方式有利于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技术操作水平,并且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为扎实、深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奠定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标准化病人在临床护理评估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
/翟晓萍
. 2012 (5):  69-71. 
摘要 ( 610 )   PDF(1405KB) ( 244 )  
目的:探讨标准化病人(SP) 在临床护理评估培训及考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层随机选取护士116 人,按入选顺序分单、双抽签号进入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8 人。实验组护士除采用传统方法培训外,增加SP 形式的培训并采用SP 形式考核(培训后);考核后对实验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组护士护理评估质量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实验组护理评估质量高于对照组;实验组93% 的护士对SP 的考核形式非常满意或满意,90% 的护士认同SP 的考核形式能客观公正反映护士护理评估的质量。结论:采用SP 形式的培训方法提高了护理评估质量;护士对SP 的考核形式认同度较高,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肠内营养循证护理培训实施效果分析
/刘芳
. 2012 (5):  72-75. 
摘要 ( 649 )   PDF(1444KB) ( 169 )  
目的:对25 名神经内科监护室护士进行肠内营养循证护理的培训,并对培训前后护士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所实施的护理行为进行对比性研究,以期达到营养支持护理操作的规范化。方法:以2008 版《临床诊疗指南肠外肠内营养学分册》及《神经疾病肠内营养支持操作规范共识》的内容确立培训前后的7 个维度25 项指标,并作问卷调查,同时将培训前后所收集的93 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护理操作规范性进行比较。结果:问卷调查的7 个维度25 项指标均有所提高。培训前后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鼻饲管置入深度、床头抬高≥ 30°、营养液速度由慢到快、每4 小时冲管及检查胃内残留等护理操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肠内营养液给予的速度应从慢到快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循证护理培训可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执行力度,明显地减少了患者胃肠道并发症的发生,同时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了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门诊腹膜透析患者分层分级管理的实践
/孙柳
. 2012 (5):  75-78. 
摘要 ( 639 )   PDF(1619KB) ( 295 )  
目的: 探索门诊腹膜透析患者管理的新方法。方法: 在门诊腹膜透析责任制护士随访管理模式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分层分级管理门诊腹膜透析患者的方法,该方法是以Kaiser Triangle 慢性疾病管理模型和分级护理方式为理论框架,将门诊随访的腹膜透析患者分为重患者、高危患者和平稳患者3 个层次进行管理,并提供相应的个案护理、疾病管理及人群自我管理3 个级别的护理。结果: 在2006-2009 年腹透门诊患者数从196人增长至437人的过程中,尽管每位腹膜透析责任护士管理患者人数从30 人增至60 ~70 人,但是患者的管理质量没有下降。结论: 分层分级管理方法增加了门诊腹膜透析责任制护士随访患者进行管理内容,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了护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管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的建设与成效
/武义华
. 2012 (5):  79-81. 
摘要 ( 562 )   PDF(1607KB) ( 2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 护士职业性腰背痛研究进展
/谢国莲
. 2012 (5):  82-84. 
摘要 ( 416 )   PDF(1352KB) ( 35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癌症患者医疗信息满意度研究进展
/武燕燕
. 2012 (5):  84-87. 
摘要 ( 499 )   PDF(1438KB) ( 335 )  
癌症患者医疗信息满意度是衡量癌症患者所接受的医疗信息及医疗信息服务的重要手段,医疗信息满意度的提高有助于患者总体满意度的提升,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精神心理产生积极影响。国内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关注到癌症患者医疗信息满意度评价的重要性,除了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外,还进行了不同的干预性研究,分析了不同的医疗信息给予方式对患者医疗信息满意度产生的影响,在测量方法上,国外也发展了专门的癌症患者医疗信息满意度工具。因此,本文旨在就该领域的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从医院管理年检查谈县级中医医院护理现状
/吴明英
. 2012 (5):  88-90. 
摘要 ( 677 )   PDF(1116KB) ( 121 )  
本文针对2010 年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四川省县级中医医院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中医药知识技能掌握较差、中医特色护理实施较差、中医特色护理质量标准缺失或可操作性差等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呼吁建立、发挥具有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的长效机制,推动中医护理工作扎实开展,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进而推动中医护理学科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临床护士进阶制度的启示
/曾小娟
. 2012 (5):  90-92. 
摘要 ( 427 )   PDF(1370KB) ( 384 )  
本文通过介绍美国临床护士进阶制度专业化、高层次、重能力等方面的特点及意义,对我国临床护士发展的途径提出了建议:①设置专科岗位;②强化继续教育;③建立核心能力的标准指标;④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管理模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老年人长期照护政策研究
/王玉环
. 2012 (5):  93-96. 
摘要 ( 522 )   PDF(1298KB) ( 354 )  
英国20 世纪70 年代倡导社区照护,此后在近40 年的时间内,各国纷纷采取了不同的老年人长期照护政策,以应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通过了解发达国家和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相关政策发现:我国在老年人长期照护政策方面还有很长的一段距离要走。文章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在福利多元主义视角下提出我国老年人长期照护的政策建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