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8年, 第18卷, 第8期 刊出日期:2019-01-07
编者按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009. 
摘要 ( 99 )  
20世纪70年代,研究者发现70%的航空事故的原因为人为错误而并非机器故障或天气原因。在其启示下,医学领域也逐渐意识到大多数医药相关错误是由医疗团队内或医疗团队之间沟通或者协作不畅导致的。2000年,美国医学研究所(the Institute of Medicine,IOM)发表的报告“To Err is Human”中指出急救处理失误中的非医疗性差错约占70%,此后许多报告及研究也表明最常见的死亡医疗差错原因不是临床知识或技能的差错,而是缺乏有效的协调沟通及团队协作。随着医疗新技术的发展、疾病复杂化和治疗的专业化,以及由“疾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医疗思路的转变,疾病的治疗与康复,不能仅仅依靠某一个学科或某一专业来解决。多学科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已经成为全球医学领域的重要模式之一,这种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解决问题模式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有效的疾病管理干预措施。2018年1月4日,原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发布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文件中指出“要以病人为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模式,促进各专业协同协调发展,提升疾病综合诊疗水平和患者医疗服务舒适性。”护士是医务工作者中数量最庞大的群体,是参与患者诊疗照护时间最长的健康守门人,在多学科诊疗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刊特邀国内资深多学科诊疗团队专家撰稿,从国外多学科协作工作模式见闻及启示,伤口护理门诊、心脏术后早期活动、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治疗、临床警报管理中的多学科诊疗等方面撰稿,以期为广大护理同仁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心脏术后早期活动规范化管理
段霞;龚美芳;陈蓓敏;施雁;张瑾;王毅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09-101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01
摘要 ( 261 )   PDF(3175KB) ( 340 )  
目的:分析基于危重症评分系统的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心脏术后早期活动规范化流程的应用效果。方法:组建心脏术后早期活动多学科团队、制定多学科团队合作的管理制度、制定心脏术后早期活动的规范化流程,培训并实施心脏术后早期活动规范化流程。结果:实施心脏术后早期活动规范化流程后,患者气管插管时间、ICU停留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5),肺部感染发生例数和谵妄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基于危重症评分系统的心脏术后早期活动规范化流程的实施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规避护理风险,提高护士风险防控能力,保障住院患者安全,优化工作流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应用实践
陈雁;夏冬云;吴玲;陈璐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13-101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02
摘要 ( 324 )   PDF(2732KB) ( 399 )  
目的:构建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并分析其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契合专科护理门诊发展方向,通过组建结构优化的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团队,制定分工合理的多学科诊疗人员职责,建立明确的创面诊疗规范路径及诊疗范围,运行科学化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流程,形成以伤口护理门诊为主导的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结果: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成熟运行后,2017年与2016年相比,疑难慢性创面全院医疗会诊量增加39.59%,其治愈率提升(P<0.05);患者及医护人员满意度均提高(P<0.05);伤口护理门诊护士发表论文、获得专利、获得护理新技术奖项数量明显增加;伤口护理队伍不断发展壮大。结论:慢性创面多学科诊疗模式在伤口护理门诊中的实践,提高了创面治疗水平,提升了专科护理质量,促进了医护合作交流,有助于创新专科护理门诊发展模式,推进护理学科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与启示
吴茜;孙晓;宋瑞梅;施雁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17-102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03
摘要 ( 381 )   PDF(2268KB) ( 639 )  
介绍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Wexner医学中心多学科协作工作模式,包括学科团队构成与分工,多学科协作环境、信息平台、工作模式类型和内容。提示我国在开展多学科协作中明确团队分工与角色、加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构建利于合作的工作氛围和保障机制,建议护理人员发挥专科特色和职业价值,在多学科协作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跨学科团队精细血糖管理在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与效果
徐晶晶;朱敏;何畏;葛晓琴;张梅;王琴;李春坚;游伟;袁翠萍;黄晓萍;林征;顾则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21-102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04
摘要 ( 253 )   PDF(2651KB) ( 249 )  
目的:构建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跨学科团队精细血糖管理模式,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将非内分泌科接受胰岛素泵治疗的患者327例按新模式实施时间分组,2017年4-9月的174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的153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根据临床需求在循证基础上成立跨学科专家团队,全程设计精细化血糖调整方案,实施以胰岛素泵师护理补充处方形式运行的跨学科团队精细血糖管理模式。比较精细血糖管理前后的血糖管理质量。结果:精细血糖管理后目标范围血糖占比由41.2%升高至49.4%(P<0.001),严重高血糖占比由9.8%降低至7.9%(P<0.001);严重低血糖及低血糖占比均有升高(0.0% VS 0.1%,0.4% VS 0.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跨学科团队精细血糖管理有利于改善非内分泌科胰岛素泵治疗患者的血糖管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多学科团队合作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践
邓桂元;李映兰;岳丽青;赖娟;闫城;韩辉武;陈静;胡硕婷;廖竹君;李珍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25-102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05
摘要 ( 258 )   PDF(3165KB) ( 406 )  
目的:建立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模式,评价其实施效果,探索患者安全管理的新方法。方法:以多参数监护仪为例,根据警报生命周期中产生、传送、识别和应答四个重要环节,通过专家讨论法,明确警报管理团队成员及职责;通过文献法、循证法、专家咨询法和实验研究法,制定警报管理的措施,并进行实践。结果:护理单元警报数量显著减少,警报设置合格率、警报应答率和设备附件合格率明显提高;护士的警报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明显提升。结论: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医疗设备临床警报管理模式的建立,提高了护士的警报管理能力,有效改进了设备的警报管理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时间-动作法的护理工作中断、多任务及心理负荷评价
钟琴;耿华;翁艳翎;杨颖;程立辉;宋玉磊;柏亚妹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29-103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06
摘要 ( 258 )   PDF(2786KB) ( 405 )  
目的:调查护理工作中断及多任务现况,并分析其与护士心理负荷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普外科10名护士进行观察及问卷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任务负荷指数量表(NASA-TLX)、TimeCat数据采集工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共调查10名护士的126个班次(白班82个,小夜班22个,大夜班22个),工作中断发生频率为(3.00±1.36)次/小时,(17.80±7.56)%的时间为多项护理活动同时进行。不同层级护士护理工作中断次数、多任务时间占比及心理负荷总分均不同(P<0.05)。工作中断、多任务与心理负荷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护理工作中断及多任务发生频繁,护士心理负荷繁重。避免或减少护理工作中断及多任务发生,对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护理质量及促进护士身心健康有积极意义。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shii评分在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筛查中的应用
李敏;宋瑰琦;任海燕;韦学萍;瞿其梅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34-103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07
摘要 ( 445 )   PDF(2923KB) ( 194 )  
目的:评价Ishii评分在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筛查中的准确性,为社区老年肌少症患者的早期发现提供参考。方法:纳入122例符合标准的社区老年人,应用Ishii评分进行肌少症评估;以亚洲肌少症工作组推荐的肌少症诊断标准为参考,使用灵敏度、特异度及ROC曲线等指标评价Ishii评分在社区老年人中应用的准确性。结果:男性Ishii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7,95%CI为0.823~1.000,P<0.001;女性AUC为0.859,95%CI为0.763~0.956,P<0.001;男性在以105为截点时约登指数达到最高水平;女性在以120为截点时约登指数达到最高水平。结论:Ishii评分对于社区老年人肌少症筛查具有较高的筛检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患者复发担忧量表的汉化及信度效度检验
蔡建平;江子芳;季聪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38-104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08
摘要 ( 334 )   PDF(3409KB) ( 208 )  
目的:翻译复发担忧量表(Concerns About Recurrence Scale,CARS),并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分析其在我国乳腺癌患者中的适用性。方法:以Brislin翻译模型为基础,采用两人直译—回译法,通过专家小组评议和跨文化调适,形成CARS汉化版。在261名乳腺癌患者中进行恐惧疾病复发的心理评估和信度、效度检验。结果:中文版CARS量表共提取5个公因子,解释方差贡献率为58.4%。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22,各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71、0.845、0.786、0.746、0.638;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90,各维度的折半信度为0.740~0.896;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956,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819~0.943;CARS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884。结论:汉化后的CARS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可作为我国乳腺癌患者恐惧疾病复发心理水平的评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对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Meta分析
李苗苗;钟清玲;喻思思;余丹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43-105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09
摘要 ( 249 )   PDF(5108KB) ( 233 )  
目的:评价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对促进冠心病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关于抗阻运动联合有氧运动对提高冠心病患者康复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对所得文献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提取数据并进行整合,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项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相比单独有氧运动可以更明显提高患者峰值摄氧量(VO2peak)、峰运动功率(WRpeak)、无氧阈(AT)以及肌力,降低总胆固醇。有氧联合抗阻运动主要适用于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建议在专业人员指导和监督下进行训练以保障患者安全。结论:有氧联合抗阻运动相比单独有氧运动在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上具有更显著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迁老人自我接纳能力及孤独感对其社会适应水平的影响
陶巍巍;王跃;张玉林;闫倩倩;张波;魏杰;李紫微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51-105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10
摘要 ( 363 )   PDF(3609KB) ( 467 )  
目的:调查随迁老人社会适应水平及其与人口学资料、自我接纳、孤独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迁老人社会适应不良评定量表、自我接纳问卷(SAQ)、孤独感量表中文简化版(ULS-8)、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对168名随迁老人进行测量,同时收集老人人口学资料,分析随迁老人社会适应性及相关因素。结果:随迁老人的社会适应不良总分为(21.36±5.43)分;组间比较显示,来自农村的随迁老人比来自城镇的老人存在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尤其在心理适应维度,随迁时间在1年以内的随迁老人在人际关系适应维度得分和社会适应不良总分方面较高(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随迁老人社会适应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孤独感、自我接纳、来自农村、随迁时间≤1年,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52.30%。结论:为改善随迁老人的社会适应水平,社区护士可以考虑通过提高其自我接纳能力和降低孤独感等方面进行干预,建议重点关注来自农村和随迁时间在1年之内的随迁老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专业小组培训模式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张玉莲;王丹;李婷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57-106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11
摘要 ( 256 )   PDF(3046KB) ( 292 )  
目的:介绍护理专业小组培训模式及效果,为我国护士专业化培训的途径、方法及效果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帕累托二八法则原理,以多纳比蒂安的结构-过程-结果评估模式为理论框架,构建护士专业小组培训模型,落实护理专业小组的培训计划,应用柯克帕特里克的“反应-学习-行为-结果”四层次培训评估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组建了15个护理专业小组,形成了747名专业护理人才队伍(占护士总数35.1%);构建了护士专业化培训模型,进行系统化理论和技能培训;评价结果显示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成果层均有效。结论:护理专业小组模式是护理人才专业化建设的科学模式,为医院护士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硕士学历护士职业生涯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王丽;牟绍玉;甘秀妮;牟绍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62-106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12
摘要 ( 189 )   PDF(3884KB) ( 213 )  
目的:调查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硕士学历护士职业生涯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重庆市所有三级甲等医院的硕士学历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问卷和职业生涯状况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全市13所三级甲等医院的99名硕士学历护士完成了调查,其职业生涯状况得分为(78.38±12.70)分;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论文数多(β=0.497)、职称高(β=0.424)和月收入高(β=0.344)的硕士学历护士职业生涯状况较好。结论:重庆市三级甲等医院硕士学历护士人数偏少,职业生涯状况水平有待提高,可通过加强学术成果产出管理、完善职称激励制度和提高待遇促进高学历护士职业生涯科学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咨询师角色发展的研究进展
吴姣娣;王冬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67-107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13
摘要 ( 218 )   PDF(2324KB) ( 224 )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护理咨询师的内涵、职能以及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临床护理咨询师的发展及培养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造口治疗师工作环境感知与职业生涯成功感的调查分析
王亚菲;田敏;高振清;陈新华;刘峰;王妍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71-107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14
摘要 ( 256 )   PDF(4246KB) ( 218 )  
目的:调查造口治疗师感知的职业生涯成功感以及护理工作环境的现状,并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和护士职业生涯成功量表为研究工具,对185名造口治疗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造口治疗师的护理工作环境总分为(109.04±18.05)分,职业生涯成功感总分为(33.13± 6.60)分。回归分析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变量后,护理工作环境可独立预测造口治疗师职业生涯成功感的42.2%,其进入回归方程的两个影响因素为职业发展和认可氛围。结论:医院管理者应最大限度地发挥造口治疗师专业优势,采取积极多视角的管理策略;通过改善造口治疗师的工作环境以提高造口伤口失禁专科护士的职业生涯成功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刘晶晶;陈正香;曾雪梅;傅巧美;陈雁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81-108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16
摘要 ( 233 )   PDF(3946KB) ( 236 )  
目的:构建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借鉴国内外护理专家的研究成果,应用半结构式专家访谈法,确定了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和评价标准。结果:最终确定了神经功能评估正确率、轴线翻身合格率、足下垂/关节僵硬发生率等共13项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结论:脊柱相关手术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科学地监测脊柱专科护理质量,有利于客观地反映专科护理内涵,实现基于数据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促进护理专业化发展和专科护理内涵建设。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重点环节质量改进的手术进程发布系统的应用
张海洋;王英丽;徐梅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86-108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17
摘要 ( 188 )   PDF(2662KB) ( 184 )  
目的:分析重点环节的质量改进对手术进程发布系统的信息准确性提升的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6月和2016年6月手术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重点环节质量改进前手术进程发布系统,实验组采用改进后手术进程发布系统,对两组系统应用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在信息发布准确率、家属满意度、院区环境影响程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手术进程发布系统应用过程中重点环节的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高系统信息准确性,进而提升家属满意度和改善院区环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
李瑶;喻姣花;李素云;李凌;李梦圆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89-109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18
摘要 ( 281 )   PDF(2574KB) ( 257 )  
目的:分析环境危险因素评估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00 803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的跌倒管理;将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22 867例住院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环境中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实施有针对性的跌倒管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住院患者跌倒例数为46例,因环境因素致跌倒31例(67.39%),实施病房环境危险因素评估及相应干预后,观察组住院患者跌倒例数为32例,因环境因素致跌倒12例(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病房环境的评估能够预见性地识别并处理住院患者环境相关性跌倒发生的危险因素,减少跌倒事件的发生,提高护士对病房环境跌倒危险因素的识别,从而保障患者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龄经产妇急产院内急救流程再造实践及效果评价
刘文彩;王平凡;赵静;赵秀荣;吴子帅;刘清宁;庄广云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93-109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19
摘要 ( 222 )   PDF(3583KB) ( 336 )  
目的:观察高龄经产妇急产院内急救流程再造的应用效果,为高龄经产妇急产救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成立高龄经产妇急产多学科救治小组,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对改造前流程关键环节进行分析改进,制定并实施改造后管理方案。结果:实施流程优化方案后,预检分诊时间由(4.45±0.40)min缩短至(4.20±0.29)min(P<0.05);高龄经产妇到院至产科医师接诊时间由(8.72±0.80)min缩短至(5.56±0.66)min(P<0.01),到院至用药时间由(15.62±0.64)min缩短至(11.36±1.00)min(P<0.01),从到院至超声检查时间由(15.58±0.71)min缩短至(11.47±0.95)min(P<0.01),从到院至化验结果判读时间由(34.94±0.65)min缩短至(30.95±1.29)min(P<0.01),从到院至产房/手术室时间由(25.75±1.02)min缩短至(18.92±1.29)min(P<0.01),发生难产时从产房转运至手术间/产房手术间时间由(4.97±0.47)min缩短至(1.75±0.67)min(P<0.01);高龄经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由13.7%降低至1.9%(P<0.05),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由11.8%降低至1.9%(P<0.05)。结论:优化后的高龄经产妇急产院内急救流程有效缩短院内救治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足跟部压力性损伤的研究进展
杨婷;蒋琪霞;牛妞;魏敏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099-110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20
摘要 ( 261 )   PDF(2396KB) ( 397 )  
足跟部为压力性损伤的第二大高发部位,与其他部位相比更易引起肢体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流行病学、危险因素、评估与护理等方面全面分析足跟部压力性损伤的研究现状,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闭环管理构建用药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
黄静;吴婉英;江子芳;周晓芳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03-110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21
摘要 ( 265 )   PDF(3216KB) ( 241 )  
目的:分析闭环管理方法在分子靶向药物曲妥珠单抗(赫赛汀)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闭环管理模式和智能信息化管理在赫赛汀医嘱开单系统设置、用药自动计算用量、用药单次单剂量计费、赠药模式规范化、药物集中配置、规范药物使用核对、输液环节安全管理等方面改进。结果:闭环管理后开具医嘱耗时、核对药物耗时增加(P<0.001),首次发药耗时、配置药物耗时缩短(P<0.001),输注药物耗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赫赛汀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01)。结论:赫赛汀用药安全闭环管理流程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可明显提升用药的安全性,减少发生错误的环节,提高医护工作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危妊娠管理平台设计与应用
阮永兰;解红文;丁腊春;冯薇;徐星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07-111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22
摘要 ( 218 )   PDF(3254KB) ( 385 )  
目的:以高危孕产妇为主要人群,提高对高危孕产妇管理水平,改善临床结局,保障母婴安全。方法:利用云计算+互联网的先进技术,建立高危妊娠管理平台,着力于对孕产妇健康档案信息进行高危因素筛查、风险评估、智能提醒、孕期指导、干预跟踪等全程一体化管理。结果:通过专案管理及早干预,提升高危妊娠管理的实时性和有效率,消除或减少孕产妇高危因素,提高孕产妇对妊娠危险因素的认知,促进健康行为的改变。结论:基于互联网技术的高危妊娠管理平台,实现了高危孕产妇孕期保健档案动态更新、专案管理和适时随访,解决高危妊娠追踪和管理难点问题,为高危孕产妇提供便捷、优质的健康管理服务,提高了对高危孕产妇管理水平,保障母婴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美国心力衰竭患者远程延续护理干预研究进展
常飞飞;王强;黄鸿;陈先辉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12-111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23
摘要 ( 237 )   PDF(2455KB) ( 377 )  
目前国外信息技术在延续护理中的应用较多,而我国的延续护理仍以传统的家庭访视和电话回访为主。本文通过综述美国心力衰竭患者远程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其对我国远程延续护理发展的启示,为心力衰竭患者实施远程延续性护理提供依据,促进延续护理更好地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降低产时会阴损伤干预方法的现状及展望
朱远;张爱霞;樊雪梅;周春秀;刘婧岩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16-112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24
摘要 ( 288 )   PDF(2680KB) ( 258 )  
本文阐述了产时会阴损伤发生的部位和原因,基于循证证据,总结国内外降低会阴损伤的干预方法,包括会阴按摩、产前盆底肌和瑜伽球锻炼、自由体位、延缓用力、硬膜外麻醉、限制性会阴切开、无保护会阴接产、对产妇持续的支持等。基于我国国情,提出改进产前助产保健服务、推进产程中自由体位开展、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分娩镇痛医疗服务体系、明确会阴切开评估指标、改进产时分娩服务模式等重点干预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后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佟冰渡;高娜;王晓杰;陈亚萍;徐园;孙建华;邓海波;陆欣欣;马玉芬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20-112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25
摘要 ( 293 )   PDF(3710KB) ( 252 )  
目的:调查近端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预后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4年1-12月出院的近端DVT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调查患者预后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发生预后不良患者22例(30.6%),其中2例患者发生肺栓塞相关性死亡(2.8%);4例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复发(5.6%);16例患者发生血栓后综合征(22.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抗凝治疗3个月后较高水平的D-Dimer值、未规范化抗凝治疗和遗传性易栓症的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高。结论:近端DVT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较高;护士应注重对此类患者的延续性护理,尤其是遗传性易栓症患者,保证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并使用D-Dimer监测抗凝治疗效果,进而降低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影响因素及评估工具研究进展
孙宇;康倩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26-113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26
摘要 ( 270 )   PDF(2722KB) ( 264 )  
本文从治疗相关和患者相关两方面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发生的影响因素以及测量工具进行了综述,旨在为临床护理人员识别高危人群以及使用恰当的评估工具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人老化态度测评工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廖敏;林霞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30-113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27
摘要 ( 636 )   PDF(2694KB) ( 489 )  
本文从老年人老化态度的测评工具和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综述。测评工具有:老化态度量表(AAQ)、自我老化态度量表(ATOA)、内隐老化态度测试(SC-IAT)、老化知识量表(FAQ)、对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从个体和社会两方面分析了影响老年人老化态度的因素主要有:一般人口学资料、生活质量、身体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水平、自我认知、社会支持、社会参与度和社会文化。目前国内缺乏对老年人老化态度积极性的深入调查,需要准确了解其现状及影响因素,从而为我国老年人老化态度的干预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1例重症患者应用ECMO院间转运的管理
孙小文;张加乐;徐思怡;邵强;刘芬;钱克俭;江榕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36-114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28
摘要 ( 213 )   PDF(3187KB) ( 240 )  
目的:总结2016年12月至2018年3月我院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ce Oxygenation,ECMO)院间转运重症患者的管理经验。方法:转运前制定完善的预案,对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好应对;转运过程中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ECMO系统参数等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或意外事件;转运到目的医院后认真交接;自行设计“ECMO重症患者院间转运查检表”,防止遗漏要点,以确保转运过程安全有效。结果:应用ECMO院间转运的11例重症患者经救护车顺利转至我院。转运距离6.5~400.0 km,ECMO运转时间1.0~4.5 h,转运过程中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未出现并发症。结论:在完善的仪器设备支持和专业技术团队合作下,应用ECMO院间转运重症患者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可为拯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顺产产妇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护理最佳证据总结
王晋芳;徐杨;陈延亭;晏利姣;柳清霞;邓寒羽;孙瑞阳;丛雪;郝玉芳;苏春香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42-114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29
摘要 ( 213 )   PDF(5465KB) ( 409 )  
目的:总结顺产产妇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护理相关最佳证据,为产科护士及助产士的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与筛选专业团体网站、临床实践指南网站、数据库的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相关循证指南,采用AGREEⅡ对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选取其中的A级指南进行推荐意见的提取、翻译,B级指南予以排除;之后按照一定的原则对内容相同或相似的推荐条目进行综合;最后通过专家论证,遴选出适宜我国国情的护士及助产士权限范围内的推荐意见。结果:共检索出国内外331篇文献,符合指南初筛纳入排除标准的指南为7部,AGREE Ⅱ评价后显示4部为A级,3部为B级;仅对4部A级指南的推荐意见进行提取,共得到92条推荐意见,按照相应的原则将推荐意见综合后得到63条最佳证据;专家论证后发现其中27条最佳证据属于我国护士及助产士权限范畴。结论:会阴损伤预防与修复的证据较为丰富,护士及助产士权限范围内的证据涉及范围较广但数量有限,有必要进行更多的实践探索及科学研究来丰富护理及助产领域的相关证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强化健康教育在持续反复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朱金荣;门海燕;赵微微;苏春燕
中国护理管理. 2018 (8):  1148-115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8.08.030
摘要 ( 243 )   PDF(3542KB) ( 190 )  
目的:评价强化健康教育在持续反复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血液透析中心2016年1-3月连续3个月反复存在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2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责任护士主导,医生、营养师参与的强化健康教育对患者进行干预,干预时间为3个月,每月对患者的饮食摄入、血磷水平进行评估,并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用药情况、营养状况、钙磷代谢知识掌握情况。结果:干预后患者血钙、体质量指数(BMI)、尿素清除指数(Kt/v)、磷结合剂剂量和甲状旁腺激素(iPTH)水平稳定,无明显变化。干预1个月、2个月、3个月时患者血磷的平均值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主观综合营养评估(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情况和血白蛋白(ALB)改善(P<0.05)。干预3个月时患者饮食中磷和蛋白质的摄入量较干预前有所下降,饮食的磷蛋白比无明显变化。钙磷代谢知识问卷总得分在干预后得到明显提高。结论:强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持续反复高磷血症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知识水平,降低其血磷水平,在降低患者磷摄入量的同时并不影响营养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