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1年, 第11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1-07-25
实施临床路径 促进护理实践发展
/班博
. 2011 (7):  5-7. 
摘要 ( 908 )   PDF(1396KB) ( 5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人员在临床路径实施中的角色与作用
/韩杰
. 2011 (7):  8-9. 
摘要 ( 903 )   PDF(1226KB) ( 14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路径实施经验介绍
/王忠云
. 2011 (7):  10-11. 
摘要 ( 718 )   PDF(1188KB) ( 1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路径”冠名的中国护理论文发表现状分析
/魏红蕾
. 2011 (7):  12-14. 
摘要 ( 764 )   PDF(1345KB) ( 139 )  
目的: 通过对中国近十年来发表的以“路径”冠名的护理论文进行回顾调查,分析以“路径”冠名的护理论文发表现状及中国护理人员开展路径研究时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方法:检索2001-2010 年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8 种护理期刊,对其以“路径”冠名的中国护理论文进行分类和分析。结果:“路径”研究在护理领域增势明显,且以应用研究类为主;主要研究领域为临床诊疗、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内科疾病与外科疾病研究等;73.7% 的研究采用了实验性研究方法。结论:“路径”模式在我国护理界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广,但研究领域定位不明确、实证基础较薄弱,须进一步强化“循证”理念并规范设计。建立有效的护理路径实施和研究体系,体现护理学科在新医疗形势下的专业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路径变异分析研究现状
/魏晓琼
. 2011 (7):  15-17. 
摘要 ( 613 )   PDF(1384KB) ( 18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经济研究文献计量分析
/周英凤
. 2011 (7):  17-19. 
摘要 ( 630 )   PDF(1297KB) ( 119 )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与护理经济相关的研究现状,明确目前护理经济研究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构建文献评阅数据库,对1990-2009 年收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CBM 中与护理经济相关的1142篇研究文献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研究文献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关注临床和社区的护理经济问题,但研究设计欠严谨,统计分析方法较单一。护理经济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护理人力资源的研究、护理服务需求与供给、护理服务市场与保险、护理服务价格、成本与补偿、护理经济学分析与评价等。结论:亟需加强护理经济研究,规范护理经济研究设计,提升研究质量,以加快学科建设及促进护理经济研究的专业化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科护士共情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周晶娟
. 2011 (7):  20-22. 
摘要 ( 887 )   PDF(1394KB) ( 161 )  
目的:了解肿瘤科护士共情能力的现状,探讨工作环境和护士人格、人口社会学因素对于护士共情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220 名肿瘤科病房护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与其他科室的护士相比,肿瘤科护士的共情能力处于较高水平;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工作环境总分及医护关系等7 个维度及“大五”人格中的外倾性、宜人性、开放性维度均与共情能力呈显著正相关,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与共情能力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工作环境中的医护关系维度、团队合作维度,人格中的宜人性维度、开放性维度等4 个因素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 肿瘤科护士的共情能力与普通科室相比相对较高,护理管理者应充分考虑到工作环境和护士自身人格中的多种因素对于共情能力的影响,积极改善工作环境,引导护士发展健康的人格,以提高他们的共情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中文译本的信度、效度分析
/吴雪
. 2011 (7):  23-25. 
摘要 ( 1078 )   PDF(1438KB) ( 329 )  
目的:引进并修订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toma-QOL),测定其中文译本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按照量表翻译程序将Stoma-QOL 翻译成中文,采用中文译本对118例造口病人进行测定,用折半信度、Cronbach’s α 系数评定条目间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选取10 例造口病人在第一次测评后1 周再次填写量表,用Pearson 相关系数r 评价重测信度;用各条目分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检验其理论结构,用主成分分析和正交最大旋转法提取特征根大于1 的因子,测定结构效度。结果: 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865,Cronbach’s α 系数为0.893,重测信度除第9 条和第11 条为0.456 和0.671 外,其余为0.813 ~ 1.000。各条目得分和量表总分间均相关(r =0.301 ~ 0.791,P <0.01),因子分析提取了5 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各条目载荷的范围是0.411 ~ 0.901,5 个因子累积解释了63.27% 的方差。结论:Stoma-QOL 中文译本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测量中国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肾移植受者术后自我效能与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相关性研究
/张利峰
. 2011 (7):  25-28. 
摘要 ( 651 )   PDF(1579KB) ( 175 )  
目的:探讨肾移植受者自我效能与健康知识、健康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美国Stanford 大学慢性疾病教育研究中心研制的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自行设计的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问卷,调查了187 名术后时间≥ 3 个月肾移植受者的自我效能、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健康行为,并分析自我效能与知识、行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肾移植受者的自我效能得分为(6.71±1.79)分,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健康知识、健康行为各方面得分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肾移植受者的自我效能有待提高,临床护理工作中可运用自我效能理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健康行为,改善其健康结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用生活质量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研究
/孙路路
. 2011 (7):  29-32. 
摘要 ( 634 )   PDF(1484KB) ( 141 )  
目的:探讨用生活质量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状况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入住北京市某三级医院208 名心力衰竭患者进行住院时和出院后6 个月的相关资料收集。结果: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时和出院6 个月时的平均生活质量得分分别为(50.00±25.30) 分、(8.66±13.49) 分,其中住院时的生活质量得分与患者6 个月内的生存状况相关;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患者住院时生活质量得分、是否伴有心律失常是影响其死亡的主要风险因素。结论:患者住院时生活质量是影响心力衰竭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生活质量越差,预示心力衰竭患者未来死亡的可能性就越大,即用生活质量预测心力衰竭患者生存状况是可行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支气管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与生活质量关系研究
/刘秋云
. 2011 (7):  33-36. 
摘要 ( 844 )   PDF(1476KB) ( 168 )  
目的:了解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患者自我行为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情况,并探讨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院健康呼吸门诊209 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研究。2 个问卷分别是:①自行设计的哮喘患者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调查问卷,其中包括患者的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②经翻译并检验过的哮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结果: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平均得分为(6.1±2.5) 分,患者自我监测管理率低。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付费方式对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有影响(P <0.05);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P <0.05);生活质量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自我管理对生活质量有影响(P <0.05)。结论: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处于中等水平及以下,并受付费方式的影响;哮喘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后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尤其是自我监测管理意识的增强,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对医院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
/张脐伟
. 2011 (7):  36-38. 
摘要 ( 856 )   PDF(1508KB) ( 135 )  
目的: 通过调查护士对医院管理各方面的满意度,了解组织管理上的成绩与不足,以改善组织管理,提高护士的满意度和工作绩效。方法: 以3 家医院的护士为调查对象,就影响护士对医院管理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 护士对医院管理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不高。影响满意度的因素有福利待遇、工作年限等方面。结论: 医院管理者应注重护士不满意情绪的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增加护士的培训机会与晋升空间,提高护士的工作稳定性,提升绩效考核管理的效力,提高护士工作的积极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科的实施现状
/冯芳茗
. 2011 (7):  39-43. 
摘要 ( 872 )   PDF(1720KB) ( 290 )  
目的:调查某儿科医院实施“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的护理”(Patient-and Family-Centered Care,PFCC)现状,比较患者家属、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对PFCC 现状评价的差异,确定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方法:运用描述比较性设计,以美国Dallas 儿童医学中心设计的以患者家庭为中心儿科护理量表为研究工具,运用方便抽样,对80 名患者家属、22 名管理者及108 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该医院实施PFCC 处于中间阶段;中美儿科医院在实施PFCC 方面存在差异;患者家属对实施PFCC 的评价高于医护人员和管理者;提供咨询服务是最迫切需要改进的方面;护士和患者家属是实施PFCC 的重要促进因素。结论:把PFCC 理念融入医院硬件建设较易实施,而真正把其核心概念落实到医疗护理的各个方面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持续的努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科护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培训大纲的设计研究
/蔡晶晶
. 2011 (7):  44-46. 
摘要 ( 614 )   PDF(1399KB) ( 146 )  
目的:通过专家咨询确定本科护生客观结构化临床考试中标准化病人培训大纲。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对省内外30 位护理专家进行初步咨询。结果:专家对于本科护生学生标准化病人培训大纲的设计总认可率较高,α值=0.756>0.7,信度、效度检验可信度较高。结论:该大纲的设计在整体结构上完整,可信度较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模式在ICU的实施与效果
/张兵
. 2011 (7):  47-49. 
摘要 ( 979 )   PDF(1315KB) ( 252 )  
目的:培养ICU 专科护士护理质量管理意识,提高ICU 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能力,调动ICU 专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内涵。方法:在ICU 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确定护理质量检查内容及指标,制定了ICU 三级护理人员划分的标准,成立ICU 三级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实施“三定、三不定”的检查方法。结论:ICU 实施三级护理质控目标管理,不仅有效地提高了科室的护理质量及ICU 专科护士护理管理能力,同时也调动了ICU 专科护士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逐渐形成了规范的ICU 专科护士持续培养框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安全注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分析
/李映兰
. 2011 (7):  50-53. 
摘要 ( 733 )   PDF(1656KB) ( 202 )  
目的:调查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安全注射知识、态度和行为,为干预医护人员的安全注射行为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省基层医院进行问卷调查、现场观察和访谈。结果:医护人员安全注射知识得分为(9.57±1.63) 分, 医护人员安全注射行为评分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知识、科别、医院类别、培训方式、培训频率、对待艾滋病患者的防护态度、对滥用注射现状的认知等对医护人员注射行为安全性有影响。结论:基层医护人员安全注射知识掌握不足,基本持肯定态度,但注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增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安全注射意识,规范安全注射行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患儿跌倒研究进展
/朱海英
. 2011 (7):  53-56. 
摘要 ( 640 )   PDF(1406KB) ( 62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项目进展介绍
/单淑娟
. 2011 (7):  57-58. 
摘要 ( 600 )   PDF(1295KB) ( 162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效能理论在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李娜
. 2011 (7):  59-61. 
摘要 ( 618 )   PDF(1299KB) ( 324 )  
自我效能理论在个体进行自我调节过程中占有核心地位。强化优质护理服务,将自我效能理论运用到护士自我能力信念的培养中,对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工作绩效,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为管理者选拔、考核及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于社区护士能力需求现象学研究
/王文焕
. 2011 (7):  61-64. 
摘要 ( 691 )   PDF(1433KB) ( 256 )  
目的:探讨我国社区护士应具备的能力。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在北京市某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采用目的抽样方法选取社区护士、社区护理管理者、社区医生及社区居民共23 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社区护士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综合护理能力、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评估分析能力、安全防护能力、协调管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指导能力以及研究能力。结论:社区护士需要具备各方面的综合能力,我国目前社区护士能力尚不能满足社会需求,需通过完善社区护理教育体系等,以提高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清洗质量指标在清洗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
/曾月英
. 2011 (7):  65-67. 
摘要 ( 691 )   PDF(1340KB) ( 168 )  
目的:探讨清洗质量指标在提高器械清洗质量、技术水平和有效实施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确定器械清洗质量指标,科学分析和控制器械清洗不合格的影响因素, 运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手段,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并加强培训, 建立器械清洗质量控制的运行机制。结果:与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前比较,器械清洗总不合格率、管腔类器械清洗不合格率、结构复杂类器械清洗不合格率均降低,P <0.01, 有统计学意义。节假日去污区工作岗位人员配置数与确定清洗质量指标前人数相比减少。结论:确定清洗质量指标体系,通过数据能更准确客观地反映器械的清洗质量情况,为持续质量改进、及时检测工作方法有效性、流程的合理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毒供应中心在执行六项标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陈春喜
. 2011 (7):  67-68. 
摘要 ( 667 )   PDF(1149KB) ( 12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状况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分析
/张海林
. 2011 (7):  69-71. 
摘要 ( 610 )   PDF(1301KB) ( 173 )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分析与疲乏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采用Piper 疲乏修订量表测评120 例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睡眠质量、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及一般情况等资料。结果:本组患者的RPFS 得分为(4.5±3.1)分,89 例(74.2%)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疲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是与血液透析患者疲乏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整R 2=0.264,P <0.001)。结论:应关注血液透析患者的疲乏状况,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以减少其疲乏的出现。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547名在校护理本科生就业观调查分析
/何进椅
. 2011 (7):  75-77. 
摘要 ( 662 )   PDF(1369KB) ( 162 )  
目的:了解在校护理本科生的就业态度及相关认知。方法:采用自设调查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用整群抽样法对547 名在校护理本科生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有80.8% 来自农村,65.3% 由于成绩限制选择护理专业,不同性别的学生成功就业的信心有统计学差异(χ2=10.91,P <0.05);81.9% 的学生希望在市级及以上大医院工作;64.4% 的学生期望月薪3000 元以上;仅7.9% 的学生经常主动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结论:在校护理本科生对就业的认知不够全面,学校应该加强就业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提升职场竞争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状况及静脉输液通道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吴金凤
. 2011 (7):  77-79. 
摘要 ( 778 )   PDF(1447KB) ( 199 )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状况及静脉输液通道使用情况,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血管选择及保护提供依据。方法: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22 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外周静脉状况,了解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药物种类和静脉输液通道使用情况,对不同静脉输液通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周静脉充盈程度逐渐下降,尤其是手背静脉和前臂静脉的充盈程度下降明显。老年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输液治疗率高达94.59%,其中有64.89% 的患者静脉输注过BCEG(即TPN、化疗药、脱水剂、血管活性药) 中至少一类药物。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43.69%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49.10% 的患者使用头皮针,36.48% 患者使用中心静脉输液途径。 结论:老年患者外周静脉充盈程度低,应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和治疗方案,合理选择静脉输液途径,减少输液对血管造成的损害, 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各级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生活质量现状与展望
/黄惠根
. 2011 (7):  80-81. 
摘要 ( 569 )   PDF(1189KB) ( 190 )  
目的:了解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状况及静脉输液通道使用情况,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血管选择及保护提供依据。方法: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表,对222 例老年患者进行调查,评估患者的外周静脉状况,了解患者静脉输液治疗的药物种类和静脉输液通道使用情况,对不同静脉输液通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外周静脉充盈程度逐渐下降,尤其是手背静脉和前臂静脉的充盈程度下降明显。老年患者住院期间静脉输液治疗率高达94.59%,其中有64.89% 的患者静脉输注过BCEG(即TPN、化疗药、脱水剂、血管活性药) 中至少一类药物。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43.69%的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49.10% 的患者使用头皮针,36.48% 患者使用中心静脉输液途径。 结论:老年患者外周静脉充盈程度低,应根据患者的血管情况和治疗方案,合理选择静脉输液途径,减少输液对血管造成的损害, 减轻患者的痛苦,有效提高临床静脉输液护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管理者管理能力培训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含凤
. 2011 (7):  82-85. 
摘要 ( 551 )   PDF(1349KB) ( 53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层级管理的实施
/郝淑芹
. 2011 (7):  85-87. 
摘要 ( 536 )   PDF(1278KB) ( 256 )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实施层级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建立层级质量控制网,落实层级管理,与临床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结合弹性排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返洗率及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与实施层级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实施层级管理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降低差错和不良问题发生率,减轻护士长管理压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层级管理的实施
/郝淑芹
. 2011 (7):  85-87. 
摘要 ( 433 )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实施层级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建立层级质量控制网,落实层级管理,与临床建立有效沟通机制,结合弹性排班,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结果:实施层级管理后,临床满意度明显提高,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物品返洗率及差错和不良事件发生率下降,与实施层级管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实施层级管理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临床满意度,降低差错和不良问题发生率,减轻护士长管理压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静脉治疗虚拟学组管理探讨
/朱红
. 2011 (7):  88-89. 
摘要 ( 258 )   PDF(1250KB) ( 126 )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虚拟学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方法:以专项护理技术为纽带,实行督导首席负责制,吸收全院各临床科室共38 名护理人员,建立护理虚拟学组,确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结果:3 年来,该院PICC 感染率由3.0%降至0.2%,病人满意度达98.9%,该学组成员在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 篇,举办省级学习班共3 期。结论:其四级管理组织架构,通过“强合力、求突破、抓落实”,保证了新技术的全覆盖、无盲区,实现了护、教、研的协调发展,为建设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品牌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管理实践为主体的新护士长培养
/袁永清
. 2011 (7):  90-91. 
摘要 ( 519 )   PDF(1228KB) ( 128 )  
目的:探讨静脉治疗虚拟学组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方法:以专项护理技术为纽带,实行督导首席负责制,吸收全院各临床科室共38 名护理人员,建立护理虚拟学组,确立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管理方法。结果:3 年来,该院PICC 感染率由3.0%降至0.2%,病人满意度达98.9%,该学组成员在统计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8 篇,举办省级学习班共3 期。结论:其四级管理组织架构,通过“强合力、求突破、抓落实”,保证了新技术的全覆盖、无盲区,实现了护、教、研的协调发展,为建设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品牌打下了基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质护理服务从设计开始(一)—— 护理理念与质量目标
/张黎明
. 2011 (7):  94-95. 
摘要 ( 567 )   PDF(1176KB) ( 164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