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7年, 第1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17-04-25
特别策划·延续护理实践
编者按
特别策划顾问: 张俊娥,博士,教授,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承担多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厅级项目,担任多个SCI杂志审稿人,作为第一总主编出版《肠造口护理与康复指南丛书》(共4册)。
. 2017 (4):  1-433. 
摘要 ( 411 )  
《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指出,延续护理已成为2016-2020年我国护理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也对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和服务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延续护理在健康中国大背景下,对促进健康老龄化的建设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护士教育水平的普遍提升和专科护理的飞速发展,使为有需要的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切实可行的延续护理服务成为可能。作为高质量和低成本的医疗策略之一,延续护理已经成为当今许多国家医疗卫生保健改革的重点和国际护理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延续护理服务模式,2001年我国香港地区的学者开始探索延续护理,我国内地也相继有一些医院进行了延续护理的研究与实践探索。但由于起步较晚、延续护理所必须的社区服务等支撑体系建设不建全、社区护理人才短缺等问题,延续护理发展受到一定制约,亟待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延续护理模式。本刊特邀请国内外延续护理专家就延续护理实践的国内外现状及实践模式的探索与发展趋势、由高级实践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现状与展望、脑卒中患者以及出院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和早产儿的延续护理等内容进行探讨,介绍相关做法和经验,以保障护理服务的连续性,提高护士的专业价值,提高医疗效率,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续护理实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王少玲 黄金月
. 2017 (4):  433-43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01
摘要 ( 1234 )   PDF(2850KB) ( 492 )  
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延续护理概念、延续护理模式和延续护理实践三方面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建议三项促进我国延续护理发展的措施:为国家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提供高质量科学证据,以及把握国际延续护理发展的趋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高级实践护士主导的延续护理现状与展望
Denise Bryant-Lukosius 刘晓航(译) 张俊娥(译)
. 2017 (4):  439-44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02
摘要 ( 915 )   PDF(2445KB) ( 109 )  
在未来的十年里,高级实践护理角色的成长和使用将得到飞速发展。当今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旨在改善患者和医疗体系的临床结局,明确高级实践护理角色在该模式中的临床职责对确保其成功实施以及发挥影响有着重要作用。延续护理模式是借助于护士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从而发挥其高级角色功能的一种方法。本文旨在描述目前延续护理的需求和定义,总结由高级实践护士引导的延续护理的目标患者群体、特点和效果,同时提出高层护理管理者和领导者可用于发展和评估加入高级实践护理角色的延续护理新模式的策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续护理实践模式探索与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思考
陈伟菊 林清然 翟萃球
. 2017 (4):  444-44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03
摘要 ( 868 )   PDF(2709KB) ( 395 )  
分析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全民健康对延续护理发展的需求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介绍自2007年以来我院延续护理发展状况,包括延续护理服务模式、服务内容和取得的成效,深入探讨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延续护理服务模式的建立。通过近十年的探索实践,形成包括出院计划、转介服务、长期护理、居家护理、慢性病个案管理、随访咨询、对外联络等多个延续护理服务业务模块,分析取得的社会经济成效和实践体会,构建了标准化的延续护理服务体系,为将来更好地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延续护理,以及促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护士多点执业制度的落实提供新思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卒中患者“医院-社区-居家”延续照护模式在家庭医生式服务中的实践
王俊星 王丽 降依然 郭晓玲 何伟明 蔺惠芳 张坤 王颖
. 2017 (4):  448-45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04
摘要 ( 748 )   PDF(2816KB) ( 455 )  
本研究通过借助智慧家庭医生优化协同模式整合社区资源的同时,由家庭医生式服务团队通过信息化手段利用社区卫生管理平台数据,为辖区脑卒中签约患者推送个性化、一对一健康管理服务信息。建立双向转诊通道,为辖区脑卒中签约患者搭建“医院-社区-居家”的延续照护平台,解决其出院后居家延续照护中存在和潜在的问题,为医养结合延续照护的实践提供方案和思路。经过前期准备和实践,双向转诊通道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实现了辖区脑卒中签约患者的“医院-社区”转入转出,从而验证该路径的确行之有效,将“上下联动、延续照护、多方协作”这一概念付诸实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延续护理对出院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效果研究
张俊娥 吕琳 黄漫容 罗宝嘉 郑美春 李琼
. 2017 (4):  453-45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05
摘要 ( 662 )   PDF(3126KB) ( 179 )  
目的:分析综合延续护理对出院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行结肠造口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完成研究的每组各56例。分别在其出院前、出院后1个月和3个月使用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造口自我效能问卷、造口自我护理量表-早期版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以及生活质量中的日常起居和社会交往维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延续护理能提高结肠造口患者造口自我护理和自我效能水平,但是对于生活质量总分和两个偏心理的维度改善效果不明显,提示在以后延续护理干预设计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属参与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孙静 李琳琳 连冬梅 陆朋玮
. 2017 (4):  458-46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06
摘要 ( 742 )   PDF(3243KB) ( 195 )  
目的:分析家属参与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12月收入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早产儿为对照组,2015年1-12月收入的符合入组标准的早产儿为干预组,干预组采用家属参与的延续护理模式,对照组采取常规早产儿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早产儿生长发育状况。结果:干预组早产儿体质量在3个月及6个月时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早产儿身长在6个月时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干预组早产儿的头围增长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家属参与的延续护理模式能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老年住院患者PICC相关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模型研究
刘芬 郭豫涛 徐月 刘心菊 李燕 侯惠如
. 2017 (4):  462-46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07
摘要 ( 794 )   PDF(3059KB) ( 257 )  
目的:确定PICC-DVT高危因素,构建PICC-DVT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的564例老年患者资料。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确定PICC-DVT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评估模型;用Jonckheere趋势检验评估不同危险分层患者PICC-DVT差异,并通过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模型预测价值。结果:房颤、动脉粥样硬化、近期手术史、静脉血栓史是老年住院患者PICC-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CC-DVT风险指数=1.302χ1(静脉血栓史)+0.775χ2(近期手术史)+0.596χ3(房颤)+0.610χ4(动脉粥样硬化)。PICC-DVT发生率随风险指数升高而增加(P<0.05)。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3。结论:房颤、动脉粥样硬化、近期手术史、静脉血栓史是老年住院患者PICC-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ICC-DVT风险评估模型预测效能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乳腺癌患者告知父母癌症诊断前后的心理体验
张娜芹 刘均娥 王忠霞
. 2017 (4):  467-47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08
摘要 ( 603 )   PDF(2547KB) ( 180 )  
目的:调查乳腺癌患者告知父母癌症诊断前后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以半结构式的开放性访谈问卷对19例乳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深入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多数访谈对象经历了由不告知到告知的过程。告知前的心理体验包括担心增加父母心理负担、担心影响父母身体健康、认为父母帮不上忙、心里委屈、心累;告知后出现正性和负性的心理体验,正性心理体验包括父母比想象中坚强、亲密感增加、心理负担降低;负性心理体验包括愧对父母、束缚感。结论:乳腺癌患者告知父母癌症诊断前的负性心理体验较多,告知后的心理体验较复杂,但以正性心理体验为主。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感受,帮助其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青年乳腺癌患者的家庭角色功能变化及其心理体验的研究
王忠霞 刘均娥 韩静 张娜芹
. 2017 (4):  471-47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09
摘要 ( 602 )   PDF(2705KB) ( 212 )  
目的: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诊疗期间的家庭角色功能变化及相应的心理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5例青年乳腺癌患者进行个体化深度访谈,运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诊断期患者的家庭角色功能减弱,出现贬低自我价值、担忧和牵挂子女、愧对父母、担忧婚姻关系等感受;治疗期家庭角色功能出现调整,出现角色压力和角色动力;康复期家庭角色功能逐渐恢复,出现喜悦、满足、担心复发的感受。随着家庭角色功能的不断变化,患者出现不同的心理体验,逐渐由负性转向正性。结论:在疾病诊疗的不同阶段,患者的家庭角色功能和心理体验是不同的,护理人员应了解其不同阶段的家庭角色功能和心理体验,为其提供专业支持,促进其早日回归家庭,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护士组织沉默、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影响的研究
杨赛楠 孙运波 尤薇 徐婷婷 王明雪 梁馨之
. 2017 (4):  476-48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10
摘要 ( 734 )   PDF(3091KB) ( 245 )  
目的: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ICU护士组织沉默行为、工作满意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方法:以青岛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的205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组织沉默问卷、工作满意度问卷和离职倾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ICU护士组织沉默(2.83±0.51)分,工作满意度(3.01±0.36)分,离职倾向(2.19±0.74)分,组织沉默对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对离职倾向呈正相关,工作满意度对组织沉默、离职倾向起部分中介效应。结论:ICU护理管理者应当重视组织沉默对工作满意度及离职倾向的影响,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护士组织沉默行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降低离职倾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术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张来军 关红 韩婷婷 牛玉嵘 吕翠翠 李娜 马晓欢
. 2017 (4):  480-48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11
摘要 ( 720 )   PDF(3693KB) ( 228 )  
目的:调查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胰岛素技术现状,分析患者注射胰岛素技术的影响因素。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术调查问卷和“我对胰岛素的看法”量表对246名患者进行调查。结果: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的注射技术得分为(28.24±5.08)分,部位间轮换、针头的处理、针头的更换是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术的薄弱环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态、最初知识来源、态度障碍是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注射技术的影响因素。结论:自行注射胰岛素患者的注射技术还不够规范,应针对患者的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倡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对患者进行首次的注射教育,同时关注离异或丧偶的患者及患者对胰岛素的态度,以提高其注射技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科护理专题
恶性肿瘤患儿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现状及对策研究
王啟瑶 莫霖 石林 王紫娟 李霞 张萍
. 2017 (4):  486-49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12
摘要 ( 681 )   PDF(4080KB) ( 153 )  
目的:调查恶性肿瘤患儿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进行PICC导管维护提供有效对策。方法:从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114名恶性肿瘤患儿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维护现状进行调查;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问卷总得分为(79.83±10.18)分,知识维度得分为(29.61±5.87)分,态度维度得分为(15.60±2.32)分,行为维度得分为(34.63±4.66)分;患儿年龄、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是PICC导管维护水平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65.1%。结论:PICC导管维护现状处于中等水平,护理人员应针对患儿年龄及父母的社会背景进行针对性宣教并制定个性化导管维护措施,以降低置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延长置管时间,减轻患儿痛苦,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婴儿智能防盗系统在产科中的应用实践
李森 吴晓英 王泠 赵彦 孙敏
. 2017 (4):  491-49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13
摘要 ( 468 )   PDF(2427KB) ( 184 )  
设计并应用婴儿智能防盗系统,并与医院信息系统(HIS)、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连接,实现数据的实时交互。护士可通过智能交互终端完成母婴配对、报警、临时外出功能的设置等,从而及时有效地提供婴儿的位置信息,实现了全方位区域监控,预防医院内婴儿被盗、保障婴儿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张利峰 张美芬 刘可 卜秀青 谢文 林细吟 谭坚玲 王晓丹
. 2017 (4):  493-49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14
摘要 ( 596 )   PDF(2060KB) ( 316 )  
目的:评价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在儿科护理学课程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137名全日制本科生,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实施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包括线上课前教学和线下课内教学两个部分。学生在课前通过教学平台的教学视频、在线测试、在线讨论等进行自主学习,课内通过反馈和答疑、课堂测验、病例讨论及总结评价进一步巩固相关知识,完成知识内化。结果:线上课前教学中教学视频及在线讨论的参与率为100%,在线测试的正确率较高;课堂小组测验的正确率为100%。大部分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适用于本次教学,教学内容的设计非常好或比较好,该教学模式对学习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基于SPOC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临床思维,改善学习态度和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康复专科护士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袁焕侠 杨忠秀 杨雪梅 张影 巩甜甜 司晨
. 2017 (4):  498-50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15
摘要 ( 553 )   PDF(3196KB) ( 191 )  
目的:评价儿童康复护士专科化培训的方法。方法:鉴于儿童康复的特点,参照卫计委印发的《专科护理领域护士培训大纲》,制订了儿童康复专科护士培训标准,以儿童生长发育规律、运动轨迹、认知发展、儿童疾病康复、儿童康复评定、儿童功能训练、儿童康复护理等为切入点,阐述了儿童康复护理的专科理论和操作规范,并细化了培训内容、形式、考核方法。结果:儿童康复护士的专科理论知识和专科护理技能均显著提高,专科护士能用专科理论和技术解决患儿的专科问题。结论:专科护士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提高,提升了儿童康复护理质量合格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黄晓波 韦琴
. 2017 (4):  502-50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16
摘要 ( 575 )   PDF(3535KB) ( 196 )  
早期预警评分系统(Early Warning Score system,EWSs)是目前临床预警护理管理的有效工具之一,它通过评估患者简易生理参数等观察指标快速识别潜在危重症患者,指导医护人员及时采取急救干预措施。EWSs已逐步由成人科室应用到新生儿护理领域,且发挥积极作用。新生儿作为特殊群体,其护理质量一直以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国内外新生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完善国内临床新生儿早期预警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不同喂养策略在早产儿喂养不耐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袁艳丽 陈京立
. 2017 (4):  507-51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17
摘要 ( 507 )   PDF(2425KB) ( 379 )  
本文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发生率和影响因素进行简要介绍,并从选择喂养的食物种类、喂养方法、喂养辅助干预措施三个方面阐述目前国内外针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喂养策略,为儿科临床工作者预防或治疗喂养不耐受提供参考依据。建议统一喂养不耐受诊断标准,确立更加规范有效的喂养策略,以增强早产儿营养支持护理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源
急诊科护士工作环境与职业生涯成功感的相关性研究
韩付平 王志稳
. 2017 (4):  511-51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18
摘要 ( 828 )   PDF(3670KB) ( 254 )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感及其对工作环境的评价,并分析工作环境对急诊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护士职业生涯成功量表和工作环境量表,对北京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总分为(31.42±5.60)分,处于中下等水平。3个维度得分由高到低为组织外竞争力(3.30±0.61)分、组织内竞争力(2.74±0.81)分、职业满意度(2.66±0.67)分。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参与院外培训次数、参与医院事务、高质量护理服务基础是急诊科护士职业成功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43.4%。结论:急诊科护士职业生涯成功感处于中下水平,工作环境对护士职业生涯发展有显著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重视急诊科科护士的工作环境,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干预,以提高其工作生涯成功感,稳定护士队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质量
流程再造理念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马丽莉 江会
. 2017 (4):  516-52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19
摘要 ( 619 )   PDF(2602KB) ( 277 )  
对护理流程再造的步骤、护理服务流程再造的策略、流程再造在临床应用的启示、流程再造理念在我国临床护理中研究与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启示,以期更好地为护理管理服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源性感染
应用不同吸水材料预防手术器械湿包效果的研究
林素英 徐金芳 俞巧娣 郁葵 程海霞 张一 张丽 朱红梅 徐静娟 马华 戴亚芬
. 2017 (4):  521-52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20
摘要 ( 503 )   PDF(2795KB) ( 274 )  
目的:观察不同吸水材料对手术器械湿包的控制成效,提高手术器械无菌包质量。方法:将剖腹手术器械920包次随机分成8组,观察分别用棉布或无纺布外包装,包内吸水材料分别采用单层棉布、双层棉布、特制纱布垫、一次性医用吸水纸的手术器械压力蒸汽灭菌后湿包情况。结果:棉布或无纺布包装包内采用双层棉布湿包率分别为10.4%和20.0%,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棉布或无纺布包装包内采用特制纱布垫湿包率分别为8.7%和31.3%,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棉布包装包内采用单层棉布、双层棉布湿包率分别为24.3%、10.4%,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棉布包装包内采用单层棉布、特制纱布垫湿包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包内采用相同吸水材料时,双层棉布或特制纱布垫组采用棉布包装湿包率低于无纺布;包内采用不同吸水材料时,单层棉布、特制纱布垫组分别在棉布、无纺布包装中湿包率最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科管理
脑卒中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研究进展
何梅 翟伟
. 2017 (4):  524-52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21
摘要 ( 492 )   PDF(2498KB) ( 341 )  
脑卒中患者在首次入院治疗后通常会非计划性地再入院。这给患者及医疗系统带来较大的消耗和压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首次入院时的医疗服务质量。本文旨在分析脑卒中患者非计划再入院的原因及应对措施,为减少再入院和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初产孕妇和“二孩”孕妇妊娠压力的现状及对比分析
张利卷 尹航 陈志红 汤观秀 朱姝娟 雷俊 颜萍平 刘清
. 2017 (4):  528-53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22
摘要 ( 584 )   PDF(4499KB) ( 220 )  
目的:调查初产孕妇和“二孩”孕妇压力现状及差异。方法:对591名初产孕妇和“二孩”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两者压力均处于轻度水平,两者总分及各因子压力程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两者首要压力源均为因子二“为确保母子健康和安全而引发的压力感”;“担心不能照顾好婴儿”和“担心生孩子之后自由时间会减少”分别是两者次要压力源;③初产孕妇妊娠压力影响因素为与公婆的关系,共解释总变异的34.1%;“二孩”孕妇妊娠压力影响因素为与丈夫关系和期望“二孩”性别,共解释总变异的45.7%。结论:医护人员应根据两者存在的不同压力源,为孕妇采取有针对性的减压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加强冠状动脉CT检查前准备工作的实践
张蓓蓓 程尧 柳蕾霞 董会华 刘新丽
. 2017 (4):  534-53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23
摘要 ( 467 )   PDF(2567KB) ( 165 )  
通过专门设置护理岗位加强冠状动脉CT检查前的准备工作,使得实验组CT检查图像质量优良率达到89.13%,与对照组相比(5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发现呼吸训练是检查前准备工作的重点,冠状动脉CT检查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检查前准备工作的重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十年国内外有关老年护理研究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曹楠 刘启贵
. 2017 (4):  537-54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24
摘要 ( 730 )   PDF(3722KB) ( 324 )  
目的:整体把握近十年国内外老年护理研究的热点及前沿,为我国老年护理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通过Web of Science与CNKI数据库检索出2007-2016年国内外老年护理研究相关文献,借助CiteSpaceⅡ软件进行图谱绘制。结果:近十年国外老年护理相关文献逐年上涨,而国内发文量在2007-2009年呈上升趋势,2009-2011年上升幅度缓慢,2011年后有所下降;美国对老年护理的研究处于领军地位,澳大利亚与中国并列第二位(中国台湾地区占6%,大陆地区占3%);国外该领域研究热点为人文护理、循证护理及延续护理,我国主要为慢性疾病及外科护理的研究;国际前沿注重老年患者心理护理及老年护理研究方法的探索,中医养生护理与品管圈体现出我国老年护理研究的独特之处。结论:与国际相比国内老年护理的研究存在一定差距,其研究的深度及广度仍有待拓展,国内须汲取国际老年护理研究的热点及前沿,探索出适合我国国情的老年护理体系,以促进中国老年护理事业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肝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现状调查及分析
尚雅彬 刘红霞 王璐 张静 杜春燕 吴丝丝
. 2017 (4):  542-54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25
摘要 ( 472 )   PDF(4311KB) ( 228 )  
目的:调查肝移植受者免疫抑制药物服药依从性的现状,并初步分析肝移植受者服药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采用单中心、横断面设计,使用便利抽样法进行调查。调查工具包括肝移植受者一般资料调查表以及Basel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评估量表。结果:纳入的262例肝移植受者中151例(57.6%)服药依从性差,其中不按时服药的情况最为严重(45.4%)。肝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或排斥反应的受者比未发生上述状况的受者药物依从性差,肥胖受者比正常体质受者的服药依从性差。结论:肝移植受者服药依从性差的现象较为严重。提示医务工作者应注意提高患者对免疫抑制药物依从性重要性的认识,预防术后并发症,对患者出现的排斥反应及时处理,并可结合一定干预措施以提高肝移植受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耳穴压豆防治便秘效果的系统评价
罗春梅 汪涓 陈宇 林玲 骆书兰 宋彩萍
. 2017 (4):  548-55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26
摘要 ( 708 )   PDF(4715KB) ( 378 )  
目的:系统评价耳穴压豆防治便秘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公开发表的各类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4月20日。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耳穴压豆改善便秘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系统评价文献,参照Cochrane Handbook(5.1.0)评价偏倚风险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研究质量,并用RevMan 5.3.3软件对每一个结局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篇文献(1632例患者),但大部分文献的方法学质量不高。Meta分析显示,耳穴压豆改善便秘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OR=4.10,P<0.001)、耳穴压豆组便秘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OR=0.22,P<0.001)。结论:耳穴压豆能有效防治便秘,但由于部分研究质量不高,因此上述结论需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健康教练技术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段应龙 钟竹青 郑凤 胡漫辉 丁四清
. 2017 (4):  554-55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27
摘要 ( 626 )   PDF(3042KB) ( 315 )  
随着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迅速增加的慢性病疾病负担,健康教练技术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慢性疾病的管理过程之中。本文旨在介绍目前健康教练技术在国外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展望其在我国慢性病管理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龄老年患者对临终关怀照护需求的研究进展
赵伟 姜延菊 沈翠珍
. 2017 (4):  559-56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28
摘要 ( 466 )   PDF(2550KB) ( 418 )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现象日益凸现,优终和优逝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综述高龄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支持等方面的需求现状,以期能够更好地了解高龄老年患者临终阶段的照护需求,提高其生命质量,也为今后开展更好的临终关怀服务,建立完善的临终关怀体系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麻醉护理发展现状与展望
张偌翠 陈湘玉
. 2017 (4):  561-56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29
摘要 ( 911 )   PDF(4102KB) ( 465 )  
本文综述了我国麻醉护理的发展现状,其教育培训、资格认证、岗位设置均尚未形成规范统一的体系,有待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借鉴发达国家成熟的麻醉护理发展的经验,展望我国麻醉专科护士未来发展的趋势,为规范和完善我国麻醉护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患者睡眠障碍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杨慧 郭爱敏
. 2017 (4):  566-56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30
摘要 ( 602 )   PDF(2559KB) ( 354 )  
睡眠障碍是ICU患者普遍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睡眠结构异常、睡眠片段化、昼夜节律缺失以及主观睡眠质量差。睡眠障碍给ICU患者的生理、心理及预后带来很多不利影响,严重影响患者康复。本文综述了ICU患者睡眠评估方法及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医护人员全面了解ICU患者睡眠,向ICU患者提供更好的睡眠干预策略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话加短信随访对农村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影响的效果研究
郑晓 娄小平 李争艳 李静 杜文婷 田兴 罗静
. 2017 (4):  570-57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17.04.031
摘要 ( 656 )   PDF(4510KB) ( 311 )  
目的:评价电话加短信随访对农村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影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6月某三级甲等医院肾内科农村腹膜透析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干预组51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采用肾内科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成立随访团队;建立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干预手册;采用电话加短信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和指导。比较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饮食依从性及透析相关生化指标。结果:干预组饮食依从态度、行为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好于对照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存在交互效应,均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结论:电话加短信随访能提高农村腹膜透析患者饮食依从性,改善营养状况,缓解钙磷代谢紊乱症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际视角
重症监护室内患者睡眠的自评和护士评估:一项探索性描述研究
Leanne M. Aitken Rosalind Elliott Marion Mitchell Chelsea Davis Bonnie Macfarlane Amanda Ullman Krista Wetzig Ashika Datt Sharon McKinley
. 2017 (4):  576-576. 
摘要 ( 566 )   PDF(2143KB) ( 144 )  
目的:描述ICU患者的睡眠自评报告,检测患者的睡眠自评报告和床旁护士的睡眠评估报告之间的关系;描述患者建议的促进睡眠的对策。方法:对2014-2015年间连续纳入的能进行交流的成年患者,进行了探索性描述研究。患者睡眠情况采用理查兹-坎贝尔(Richards-Campbell)睡眠问卷(评分范围为0~100 mm;得分越高,表明睡眠质量越好)进行自评,同时护士以5级递进形式记录患者睡眠情况,进行评估。要求患者每日描述辅助或妨碍睡眠的因素。研究已获得伦理委员会批准。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中位数(四分位间距) ];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相关关系,用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差异检验; P<0.05时,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151名受试者纳入研究,年龄为60(46~71)岁,ICU停留时间为4(2~9)天,完成了356份睡眠自评报告。自我感知的睡眠质量为46(26~65) mm。睡眠的患者自评和护士评估之间存在中度相关(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为0.39~0.50; P<0.001)。经患者认可的改善睡眠的对策包括适当的止痛和镇静药物,平和舒适的环境,以及集群护理、耳塞等物理措施。结论:患者在ICU期间,完成睡眠自评的中位数为2(1~3)日,表明常规使用自评是可行的。自评报告显示患者的睡眠质量低。在患者自评的多种辅助或妨碍睡眠的因素中,环境因素和影响患者舒适度的因素是最常见的。应实施针对这些因素的干预,以改善患者睡眠状况。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