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22年, 第22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2-03-15
特别策划·卒中护理管理
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的构建及实践
陈霞 刘连 赵方方 杨贝贝 戴晓熹 陶菊 窦敏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21-32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01
摘要 ( 353 )   PDF(3723KB) ( 119 )  
目的:构建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并验证其实践效果。方法:在前期建设培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基础上,基于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安徽省卒中护士服务能力培训体系;在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的4期培训班中应用该培训体系,分析其培训效果,包括学员综合量化考核和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自评,并调查学员返岗后相关工作开展和对培训的满意度情况。结果:应用该培训体系后,4期学员综合量化考核成绩为(82.49±3.23)分,考核通过率为100.00%,优秀率为13.56%;学员临床实践核心能力自评得分入科为(76.08±4.05)分、出科为(93.62±2.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学员均表示该培训对返岗后相关工作开展及个人职业规划有正向影响,但有57.14%的学员反映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多种阻碍因素;学员对科室培训的满意度评分为(96.22±2.05)分,且反映带教老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养。结论:该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有助于提高安徽省卒中护士的岗位胜任力,为卒中领域护士培训积累了经验,可为卒中护士的服务能力建设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互联网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模式的实践
陈金花 马雅英 吴肖飞 俞小蔚 姚梅琪 郑枝燕 孔雪 兰美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27-33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02
摘要 ( 484 )   PDF(2954KB) ( 516 )  
目的:评价基于互联网的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4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初诊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2020年9月—12月收治的57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月—4月收治的57例患者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基于互联网的康复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锻炼依从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出院后6个月时的锻炼依从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方面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互联网的康复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脑卒中患者的锻炼依从性,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中的应用
张莹 王丽 刘宇 高祎 钱芳 王昱麒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34-33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03
摘要 ( 249 )   PDF(2445KB) ( 333 )  
目的:评价社区老年健康服务模式在脑卒中患者居家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60例在北京市丰台区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且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的脑卒中居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居家照护服务模式,实验组采用基于老年综合评估及多学科健康管理的社区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比较4个月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4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老年综合评估及多学科健康管理的社区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有效提升了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长期照护等居家健康管理有积极作用,值得在社区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可穿戴设备测量急性期脑卒中患者血压的准确性研究
常红 李佩佩 田思颖 张欣悦 赵洁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39-34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04
摘要 ( 270 )   PDF(2726KB) ( 242 )  
目的:验证基于光电原理的可穿戴设备对急性期脑卒中住院患者血压监测的准确性。方法:采用诊断性试验评价研究设计,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21年9月—12月选择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期脑卒中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在相同时间分别使用可穿戴设备和床旁心电监护仪采集血压数值,以床旁心电监护仪测量的血压数据为金标准,对比可穿戴设备血压监测的准确性。结果:测得414组血压值,可穿戴设备与床旁心电监护仪测得的收缩压(SBP)kappa值为0.768,灵敏度为89.1%,特异度为87.7%;两种方式测得舒张压(DBP)的kappa值为0.648,灵敏度为94.6%,特异度为67.9%。使用两种方法测量SBP与DBP的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可穿戴设备对急性期脑卒中住院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可用于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动态血压监测。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中药湿热敷技术在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思考
王晓红 闫蓓 樊艳美 张林玉 张素秋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43-34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05
摘要 ( 308 )   PDF(1958KB) ( 179 )  
对应用中药湿热敷技术改善中风患者痉挛、缓解疼痛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总结,阐述了中药湿热敷技术操作中影响中风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效果的因素,为提高我国中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中使用中药湿热敷技术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著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知觉压力分型及其影响因素
樊理诗 蔡颖 黎泽明 马弘 孙昕霙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47-35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06
摘要 ( 261 )   PDF(3036KB) ( 115 )  
目的: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的知觉压力情况,为开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康复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1月1日至2月29日,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北京市、四川省、福建省、吉林省的5个调查点的28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知觉压力量表(PSS-10)对照护者知觉压力进行横断面调查,对结果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对不同类别间人口学变量的分布差异进行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照护者知觉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可分为C1“低压力-低能力型”(16.2%),C2“低压力-高能力型”(34.5%)及C3“高压力-高能力型”(49.3%)3个潜在类别,知觉压力平均得分为(17.01±6.95)分,相对于C1型的患者照护者,女性照护者为C2型的可能性更小(P<0.05),个人月收入为5?001~10?000元的照护者为C2型的可能性更大(P<0.05);农村照护者为C3型的可能性更小(P<0.05),年龄≥60岁的照护者为C3型的可能性更小(P<0.05)。相对于C2型的患者照护者,与患者关系为配偶的照护者为C3型的可能性更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照护者可分为3个类别,健康教育工作者及专业护理人员可根据其不同人口学特征实施个性化心理干预,同时对不同知觉压力潜类别的心理特征可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减轻照护者知觉压力,保持身心健康,以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家庭护理,促进患者康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年轻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存决策的内心体验
安培 王慧 吴克瑾 丁焱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54-35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07
摘要 ( 221 )   PDF(2280KB) ( 220 )  
目的:探讨年轻早期乳腺癌患者在面对生育力保存决策时的真实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5例年轻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根据Colaizzi?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提炼出4个主题,即担心、对生育的关注动态变化且因人而异、面临决策困境、决策支持的需求。结论:年轻乳腺癌患者在生育力保存决策上面临较大的决策困境,应加强全体医护人员对年轻乳腺癌患者生育力保存的认识,开发适宜的辅助生育决策资源,培养生育力保存的专业人员,提供及时的、全面的、个体化的生育信息支持,开展完善的生育管理计划。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任海玲 焦娜娜 赵岳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59-36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08
摘要 ( 281 )   PDF(3052KB) ( 199 )  
目的:调查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8月天津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296例育龄期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癌症后生育忧虑量表、社会关系质量量表及情绪调节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总分为(49.05±15.64)分;年龄、子女个数、家庭人均月收入、生育意愿、社会关系质量、认知重评、表达抑制是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的影响因素,共解释总变异的66.4%。结论: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护理人员应关注其生育忧虑状况,以社会关系质量和情绪调节为切入点,以改善患者社会关系质量、引导患者采用认知重评策略为契机来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从而降低育龄期乳腺癌患者生育忧虑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产程饮食管理对妊娠糖尿病产妇母儿分娩结局的影响
何秀玲 温济英 邹文霞 周立平 黄彩美 茹素容 宋林霞 文雅倩 付雨航 文正霞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64-36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09
摘要 ( 239 )   PDF(2633KB) ( 203 )  
目的:探讨产程饮食管理对妊娠糖尿病母婴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妊娠糖尿病和WHO产时管理指南,构建妊娠糖尿病产程饮食管理方案。选取2020年1月—9月在我院产科产检并住院分娩的120名妊娠糖尿病产妇,按照入产房的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产妇产程中实施基于能量摄入的妊娠糖尿病饮食管理模式,对照组实行自由进食,记录和分析其分娩相关结局指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中高血糖发生率、胰岛素使用率和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活跃期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宜的能量摄入模式有利于维持妊娠糖尿病产妇产程中的血糖在适宜的水平,以促进其产程的进展,并减少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障碍的质性研究
李梦文 王涵 李秋萍 韩斌如 王威 王艺颖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68-37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10
摘要 ( 273 )   PDF(2379KB) ( 220 )  
目的:结合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不同视角,深入探讨阻碍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可能原因,为糖尿病足患者防控措施的构建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医护人员及11名患者进行半结构访谈,运用Colaizzi?7步分析法进行内容分析。结果:根据计划行为理论对主题进行归纳,共提炼出3种类别7个主题。①行为态度:疾病治疗无望感导致的消极自我管理,认知偏差导致的自我管理重要性认识缺乏;②主观规范:社会环境对疾病包容性不足,家庭环境对疾病控制支持有限;③知觉行为控制:自我管理知识获得局限,自我管理操作能力欠缺,自我管理客观条件束缚。结论:糖尿病足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维持受多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通过改变患者主观行为认知、降低外界给予的压力以及提供必要客观条件支持这3个方面促进患者行为意图的改善,以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安宁疗护志愿者对体验式教学真实体验的研究
唐倩倩 岳鹏 张薇 张晓天 宋静雨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74-38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11
摘要 ( 891 )   PDF(2704KB) ( 156 )  
目的:研究安宁疗护志愿者在体验式教学培训中的真实体验,为未来的安宁疗护志愿者培训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参与本次培训的志愿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他们在培训中的真实体验。结果:共访谈了9位参与培训的安宁疗护志愿者,提炼出8个主题:激发参与病房服务的动力、感受到已身处安宁疗护病房、领悟到安宁疗护的理念、在情景中自主思考、明晰了临终互动的边界、感受到志愿者团队的关怀、培训情景贴合志愿服务、对安宁疗护志愿者体验式培训的建议。结论:在安宁疗护志愿者培训中应用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优势显著,未来的培训中应该加强对体验式教学的重视,以助力于安宁疗护志愿者团队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心血管疾病高危女性静态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迎春 张文杰 吴蓓蓓 高丽 宋倩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80-38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12
摘要 ( 198 )   PDF(2612KB) ( 98 )  
目的:调查社区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便利选取在镇江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档案的169例CVD高危女性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静态行为问卷、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中文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居家环境安全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总时间为5.00(3.60,6.00)小时/天,居家环境安全量表总分为(92.09±8.16)分,家庭关怀度指数测评问卷总分为(7.31±2.17)分。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静态行为时间与居家环境安全、家庭关怀度指数总分相关系数分别为-0.417、-0.22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力活动水平、家庭环境安全、家庭关怀度指数是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CVD高危女性静态行为水平较高,与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体力活动水平、居家环境安全及家庭功能密切相关。社区医护人员应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居家环境健康与静态行为相关知识宣教与干预,促进其减少静态行为、降低CVD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互联网+ 护理服务”专题
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属对“互联网+护理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
马贵媛 张京慧 师正坤 侯剑媚 刘艳辉 陈抒婕 樊玉花 张彩兰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86-39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13
摘要 ( 309 )   PDF(3093KB) ( 130 )  
目的:分析湖南省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家属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知晓、意愿及需求情况。方法:自行设计问卷,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湖南省368名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家属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知晓、意愿及需求情况。结果:207名(56.3%)家属知晓“互联网+护理服务”;327名(88.9%)家属愿意预约“互联网+护理服务”;可照护者人数、家庭月收入、距离居住地最近的医院等级不同,对不同类别“互联网+护理服务”的需求不同(P<0.05)。结论:“互联网+护理服务”在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家属中知晓率处于中等水平,接受服务意愿及需求较高,建议加大对“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宣传力度,有针对性地满足失能或半失能老年人家属的服务需求,为其解决后顾之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三维质量理论与服务质量评价模型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任志方 高学莉 王艳玲 张莉莉 肖倩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91-39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14
摘要 ( 308 )   PDF(4029KB) ( 403 )  
目的: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评价“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全面、系统、可量化的标准。方法:以Donabedian三维质量理论及SERVQUAL服务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通过文献分析、半结构式访谈和德尔菲法,构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3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73、0.851和0.830,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127、0.138和0.115(P<0.01)。最终形成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56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内容全面,可为“互联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失能老年人居家服务中的应用
张娴 刘婕 郭凯 高芳芳 强娟 殷颖 朱圆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396-39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15
摘要 ( 340 )   PDF(2083KB) ( 287 )  
目的:评价社区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在失能老人居家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和现场访谈了解社区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构建由5大模块组成的社区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使用该平台对辖区内失能老人开展居家服务,比较平台应用前后居家护理工作量、服务对象满意度及医疗废物回收情况。结果:2020年5月至2021年4月平台完成172名失能老人居家评估与随访,完成居家护理433人次,日常随访486人次。服务对象满意度、医疗废物的回收率均高于使用平台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护理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为失能老人提供系统、规范、安全、优质的居家护理服务,有助于提升社区护理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循证护理
胎儿丢失女性悲伤体验的Meta整合
王金艳 程欢 吴丽萍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00-40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16
摘要 ( 215 )   PDF(3687KB) ( 95 )  
目的:系统评价胎儿丢失女性悲伤体验的质性研究,全面了解女性悲伤及应对策略。方法: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所有符合要求的质性研究。采用Meta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21篇研究,提炼出33个研究结果,形成7个类别,最终得出3个整合结果:胎儿丢失所致的悲伤易被低估;复杂的悲伤体验;悲伤应对之旅。结论:医护人员应认识胎儿丢失女性的悲伤,尤其关注她们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体化支持,帮助女性认识悲伤,接纳悲伤,走出悲伤,开始新的生活。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凯格尔运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侯佳文 赵亚楠 李燕 马喜梅 肖光红 庄思敏 王艳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06-41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17
摘要 ( 306 )   PDF(5098KB) ( 185 )  
目的:对女性盆底功能障碍(FPFD)患者凯格尔运动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和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1年4月,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22篇文献,共计4?377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FPFD患者凯格尔运动依从率为35%(95%CI:9%~61%),年龄增长、较少医疗支持、没有医疗保险、睡眠障碍、缺少医护人员或家属监督、盆底功能障碍症状不严重是凯格尔运动依从性低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认知水平高、社会支持良好、多孕次是凯格尔运动依从性高的保护因素。结论:FPFD患者凯格尔运动依从性低,可针对影响凯格尔运动依从性的可改善因素制订个体化综合干预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癌症患者夫妻疾病沟通体验的Meta整合
孙晓晨 张会敏 马红梅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15-42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18
摘要 ( 212 )   PDF(3213KB) ( 143 )  
目的:系统评价癌症患者的夫妻疾病沟通体验。方法:计算机检索从建库至2021年12月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INAHL数据库中收录的有关癌症患者夫妻疾病沟通体验的质性研究。采用JBI质性研究质量评价工具(2017)对文献进行方法学的质量评价,并运用汇集性Meta整合的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提取44个主题,并归纳成7个类别和3个整合结果。整合结果1:癌症患者与配偶的疾病相关沟通存在挑战;整合结果2:相信积极沟通的作用,要求公开沟通疾病信息;整合结果3:希望得到沟通指导,寻求配偶以外的沟通支持。结论:癌症患者夫妻疾病沟通问题存在挑战,避免谈论敏感的话题和需要社会支持是较为明显的特点。开放式沟通、给予必要的沟通技巧支持对于促进癌症患者亲密关系正向发展,提高生活质量十分重要。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教育
学习环模式在护理教育中的研究进展
彭宇 沙丽艳 张宇涵 伊静 郭中献 刘洋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20-42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19
摘要 ( 263 )   PDF(1815KB) ( 118 )  
阐述学习环模式的概念、发展阶段、设计与实施方法,总结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旨在为护理教育领域中推广和应用学习环模式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源
互联网医院导航护理岗位的设立及实践探索
沈鸣雁 冯志仙 陈翔 胡颖瑜 孙炳雪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25-42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20
摘要 ( 219 )   PDF(2088KB) ( 186 )  
目的:基于岗位管理原则设立互联网医院导航护理岗位并探索实践成效,为互联网医院的岗位设置和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互联网医院的运作模式和岗位需求分析,于2020年2月设置了导航护理岗位。由专职护士完成互联网医院的线上咨询、导诊和应诊,参与质量管理、推进线上科普工作等,护理部和用户服务部联合进行工作质量考核与评价。结果:从2020年10月至2021年4月,护士线上咨询回复及时率为94.1%,参与健康科普视频制作90期,参与互联网医院信息产品需求提交报告及功能调试48项,参与业务流程缺陷分析和改进项目55项,每月工作质量评价均分为94.8分,部门同事对护士的满意度评价平均为100.0%,患者对线上咨询服务的满意度评价平均为98.0%。结论:互联网医院导航护理岗位的设立与实践,在医院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提升急诊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干预效果
张建霞 张梦杰 李宁 于淼 杨振楠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30-43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21
摘要 ( 427 )   PDF(2173KB) ( 222 )  
目的:评价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综合管理措施对提高急诊科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效果。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护士实施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综合管理措施,即实施绩效改革,为护士提供安全、有序的工作环境,增加医护人员沟通与交流,营造尊重、关爱护士的执业氛围,提升护士职业发展水平,为护士提供自我实现的平台等,并调查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变化。结果:护士工作满意度总体水平由2018年的(3.46±1.10)分提高至2019年的(3.78±1.07)分和2021年的(4.27±0.90)分,在工资及福利待遇、工作本身、工作负荷等8个维度的满意度均有明显提高;急诊科综合护理质量得到提升,护理投诉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综合管理措施能够提升急诊科护士工作满意度,改善护理质量,值得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职业成长研究进展
倪云霞 李继平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35-43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22
摘要 ( 282 )   PDF(1965KB) ( 194 )  
从护士职业成长的概念、测量及影响因素3个方面进行介绍,旨在为精准、有效地开展护士职业成长干预,加速护士职业成长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潜在剖面分析的新护士护理能力人群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高颖 吴捷 章雅青 张媛媛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39-44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23
摘要 ( 267 )   PDF(3213KB) ( 124 )  
目的:调查新护士护理能力现状,并识别潜在亚组及其人群特征,为制订有针对性和特异性的能力提升策略提供参考。方法:于2020年9月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上海市13所三级医院的1?017名新护士,采用潜在剖面分析建立亚组模型,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序Logistic回归等对人群特征差异进行检验。结果:新护士护理能力可分为能力风险型(11.1%)、中等能力型(46.0%)和能力优势型(42.9%)3个潜在类别。有序Logistic回归显示,专科学历(OR=1.567)、固定带教老师(OR=1.441)、职业认同感(OR=1.053)和组织支持感(OR=1.020)是新护士护理能力的保护因素。结论:新护士护理能力存在3个潜在类别,不同类别的新护士具有特征差异,护理管理者应因人而异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护理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管理
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症状管理平台的开发及可用性评价
庞雪滢 胡少华 李慧 尹丹乔 王婷 符敏 俞士卉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45-44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24
摘要 ( 154 )   PDF(2471KB) ( 181 )  
目的:开发直肠癌患者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ARS)症状管理平台并进行可用性评价。方法:以症状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直肠癌患者LARS症状管理平台。采用目的抽样法选择10名患者和14名医护人员对平台试用并进行访谈,结合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建议对平台进行优化,优化结束后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101名保肛术患者和113名胃肠外科医护人员再次试用后填写系统可用性问卷。结果:抽取的患者和医护人员对修订后平台的有用性、信息质量、界面质量和总体满意度较高。结论:直肠癌患者LARS症状管理平台可用性较强,可为患者提供专业性、针对性指导,从而改善患者健康结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移动医疗技术在青光眼患者用药依从性干预中的应用进展
戈文涛 卞薇 李由 郭佳莹 张小芹 王丽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50-45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25
摘要 ( 181 )   PDF(1812KB) ( 115 )  
针对移动医疗技术在青光眼患者用药依从性干预中的应用领域、应用优势进行综述,探讨目前应用的不足,提出改进策略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旨在为运用移动医疗技术提高青光眼患者用药依从性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移动健康干预改善宫颈癌筛查依从性的应用进展
于睿 张逸飞 赵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54-45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26
摘要 ( 220 )   PDF(1765KB) ( 300 )  
围绕不同移动健康干预方式在改善宫颈癌筛查依从性、提高筛查率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实行移动健康干预措施的思考与展望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移动健康干预方式用于提高宫颈癌筛查率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中急消包处理软件的设计与应用
盛晨怡 诸莉敏 林雪娟 魏丽君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58-46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27
摘要 ( 178 )   PDF(2684KB) ( 73 )  
目的:设计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急消包处理软件,并评估应用急消包处理软件后各急消包处理时间和员工满意度。方法:选取2019年9月—10月的急消包334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7月—8月的急消包433包作为观察组。采用我院传统急消包处理模式处理对照组急消包,通过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追溯系统中增设的急消包处理软件处理观察组急消包。结果:使用急消包处理软件后,手术室压力蒸汽灭菌急消包、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急消包、外来医疗器械急消包的处理时间均较改进前组缩短,工作人员满意度较使用前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急消包处理软件可有效缩短急消包处理时间,提高员工满意度,有利于实现全程管理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智慧胸痛中心全流程管理与质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林吉怡 陈媛 韩琼 施婧 张于 刘磊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61-46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28
摘要 ( 279 )   PDF(1817KB) ( 245 )  
目的:运用全流程管理理念对胸痛中心患者全流程治疗护理的关键时间点数据进行管理,实现全流程的质量控制,助力智慧胸痛中心发展。方法:成立研发小组,梳理工作流程,构建胸痛患者全流程管理方案,开发全流程管理与质控系统,比较系统应用前后,护士预检分诊时间、胸痛中心核心质控指标、数据填报完整率、系统评值。结果:应用该系统后,本院护士预检分诊时间从4.28分钟缩短至2.12分钟,胸痛中心核心质控指标均达到甚至超过国家标准,数据填报完整率达到100.00%,系统评值高且在全国54所医院推广使用,得到广泛认可。结论:智慧胸痛中心全流程管理与质控系统能有效缩短胸痛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数据填报质量,加强胸痛病历的质量控制,减少医护人员数据填报时间及工作量,对于建设智慧胸痛中心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院感染管理
20例小肠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的管理
柳晶晶 叶锋 朱莉 汪彩娜 狄晓珺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66-46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29
摘要 ( 164 )   PDF(2278KB) ( 145 )  
目的:总结某院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实施的20例小肠移植患者围手术期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的管理经验。方法:通过组建多学科医护团队,共同进行风险管理评估,分析小肠移植术后感染发生的原因并提出对策。通过制订感染防控措施查检表,共同参与培训学习;执行医护一体化感染防控管理措施,包括控制呼吸道及腹腔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腹部切口及移植肠造口等相关感染的发生;全程医护共同监督、协作,持续进行质量改进。结果:1例患者术后8天因腹腔感染致感染性休克放弃治疗后出院;1例因重症肺炎伴多发性感染术后79天死亡;其余18例患者术后移植肠均存活,术后(22.58±6.72)天脱离肠外营养,经口进食。结论: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地控制了小肠移植术后感染,加速移植肠功能恢复,且促进了团队合作及护理专业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续护理
心脏康复远程随访研究进展
李辉 黄伶智 肖艳超 贺晓华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70-47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30
摘要 ( 253 )   PDF(1941KB) ( 298 )  
从心脏康复远程随访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数字化工具的使用、时机、内容、团队建设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综述了心脏康复远程随访的研究进展,为发挥远程随访的优势,促进患者有效心脏康复的参与和完成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质量
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膜式血浆置换护理流程的优化
龚立超 常红 赵洁 王召锋 李含笑
中国护理管理. 2022 (3):  475-48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2.03.031
摘要 ( 149 )   PDF(3273KB) ( 86 )  
目的:优化重症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Receptor,NMDAR)脑炎患者膜式血浆置换的护理流程并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监护室行膜式血浆置换的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为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的12例患者,行60例次膜式血浆置换,实验组为2020年6月至2021年5月的13例患者,行62例次膜式血浆置换。实验组采用优化护理流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流程。比较两组膜式血浆置换中并发症(不自主运动增加、低血压、管路凝血、滤器破膜)发生率、膜式血浆置换参数值(血流速度、置换分数、动脉压、静脉压、跨膜压、治疗时长)。结果:实验组不自主运动增加、低血压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其余并发症无差异;实验组血流速度、置换分数、静脉压高于对照组(P<0.05),动脉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时长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抗NMDAR脑炎患者膜式血浆置换优化护理流程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膜式血浆置换治疗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