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3年, 第13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3-07-25
现代护理绩效管理的理念与方法
/谢红
. 2013 (7):  1-3. 
摘要 ( 664 )   PDF(1238KB) ( 55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外护理绩效管理现状及其启示
/宋敏
. 2013 (7):  4-6. 
摘要 ( 534 )   PDF(1232KB) ( 360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病房护士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构建
/陈晔
. 2013 (7):  7-10. 
摘要 ( 1286 )   PDF(1395KB) ( 249 )  
目的:构建一套适用于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房护士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从而为护士绩效考核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平衡计分卡的指导思想,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北京市3 所三级甲等医院的临床护理管理者共计16 名,进行两轮专家函询,对三级甲等医院的住院病房护士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筛选。结果:两轮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 ;该绩效指标体系分三级,一级指标有4 个,二级指标有9 个,三级指标有30 个。结论:本次研究的专家权威度高,制定的绩效考核指标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可为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住院病房护士绩效考核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360度绩效考核体系的实施
/叶志弘
. 2013 (7):  10-12. 
摘要 ( 557 )   PDF(1171KB) ( 2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樊落
. 2013 (7):  13-15. 
摘要 ( 470 )   PDF(1318KB) ( 195 )  
目的:开发并应用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使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标准化,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方法:采用C 语言作为开发工具,ASSESS 数据库作为数据平台,建立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对护理单元的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效益等进行管理。结果:本系统的使用可使护理单元的绩效考核更加准确、客观、科学。结论:护理单元绩效考核管理信息系统具有科学、简便、快捷等特点,可提高护理管理人员工作效率,对提高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有着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管理新进展暨科研写作研讨会(西安)会议纪要
/卢文娟
. 2013 (7):  15-16. 
摘要 ( 406 )   PDF(982KB) ( 17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
/王艳
. 2013 (7):  17-19. 
摘要 ( 506 )   PDF(1217KB) ( 135 )  
目的:对北京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3 个维度,对北京市53 家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医院进行动态的质量评价,两次评价时间分别为2011 年5 月和10 月。结果:两次“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质量评价总均分分别为(87.22±10.41) 分和(89.25±7.53) 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10 月份评价时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得分高于5 月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10 月份评价结果中,对患者的护理服务质量、责任护士对患者了解程度与病区护理管理质量呈正相关。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实施可以促进护理管理水平和护理服务质量的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第三方调查表的设计
/程敏
. 2013 (7):  20-23. 
摘要 ( 520 )   PDF(1273KB) ( 173 )  
目的:设计适合第三方调查使用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以下简称“调查表”)。方法:运用德尔菲法对19 位临床护理管理专家进行三轮调查。结果:专家权威系数为0.89 ;第一轮、第二轮、第三轮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100.0%、95.5%、90.5% ;最终形成的调查表包括4 个一级指标、8 个二级指标、14 个三级条目。结论:应用德尔菲法设计的第三方满意度调查表科学、客观,实用性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终末期患者签署放弃治疗对医疗处置的影响
/刘梦婕
. 2013 (7):  23-26. 
摘要 ( 738 )   PDF(1199KB) ( 191 )  
目的:了解ICU 终末期患者签署放弃治疗对医疗处置的影响,为终末期患者照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方法:回顾性研究一所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 2011年1-12月的所有住院患者,以自拟病历分析指标表进行资料的收集,调查放弃治疗前、后医疗处置的差异,比较两组死亡患者死亡前48h 医疗处置的不同。结果:ICU 终末期患者在放弃治疗前均有较高的比例接受急救处置;签署放弃治疗后的患者则有较高比例选择不予治疗及完全撤除治疗,但签署放弃治疗患者在临终前仍然有1/3 接受至少一项急救处置。结论:应加强ICU 终末期患者放弃治疗的规范化签署程序,指导ICU 医护人员正确对待已经进入终末期患者的救治,减少或避免无效或无益的抢救,避免我国有限医疗资源的浪费,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医疗负担,提高ICU 终末期患者的死亡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糖尿病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刘香弟
. 2013 (7):  27-30. 
摘要 ( 504 )   PDF(1309KB) ( 125 )  
目的:了解2 型糖尿病患者子女糖尿病知识水平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糖尿病知识问卷,对566 名2 型糖尿病患者子女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其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2 型糖尿病患者子女的糖尿病知识总得分为(21.71±6.56) 分,整体水平不高,各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父母患病病程以及父母有无并发症是其糖尿病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护士在对2 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同时为其子女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提高他们对糖尿病的认知水平, 以发挥他们在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中的作用,并促使他们自觉形成健康行为,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研究
/刘莉燕
. 2013 (7):  30-33. 
摘要 ( 519 )   PDF(1516KB) ( 189 )  
目的:建立科学、量化的临床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表。方法:以353 名二级以上医院临床护理专家或骨干为咨询对象,对174 项临床护理操作技术的难度进行评价。结果:① 174 项临床护理操作技术的难度系数专家咨询结果在0.73 ~ 4.39;②不同等级、不同性质的医院护理专家或骨干对护理操作项目评分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临床护理操作技术难度系数表”可系统、全面地评价临床护理操作技术难度,为护理工作量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在不同医院间具有可推广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自我感受负担的调查研究
/房宁宁
. 2013 (7):  34-38. 
摘要 ( 511 )   PDF(1357KB) ( 146 )  
目的:调查恶性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设的一般资料问卷、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 和患者体能状况评估表(ECOG) 对200 例恶性血液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12±7.99) 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类别、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照护者有无健康问题以及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患者的体能状况评分以及医疗费用类别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等水平,提示医护人员应关注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状况,及时提供心理疏导,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合心理干预对提高中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效果研究
/温贤秀
. 2013 (7):  38-42. 
摘要 ( 438 )   PDF(1367KB) ( 219 )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中职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情况。方法:设计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针对102 名受试对象实施3 个月综合心理干预,通过学习动机与策略问卷(MSLQ)、中职护生自主学习准备度量表及护生成绩比较等工具来评估方案的有效性。结果:综合心理干预前后,护生在MSLQ 问卷中“内在价值”与“认知策略的使用”2 个维度上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 <0.05);在自主学习准备度问卷中“自我管理”“热爱学习”“自我控制”3 个维度上的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 <0.05);且各校区护生经过干预后,期末考试成绩较期中考试成绩有一定提升。结论:综合心理干预方案有助于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可用于推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以护理岗位为切入点深化院校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卢玉仙
. 2013 (7):  43-44. 
摘要 ( 376 )   PDF(1197KB) ( 29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会支持与急诊护士离职意愿的相关性研究
/雷望安
. 2013 (7):  45-48. 
摘要 ( 507 )   PDF(1377KB) ( 185 )  
目的:探讨社会支持对急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分析其离职意愿产生的原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急诊科82 名护士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离职意愿调查表(TIS) 进行调查。结果:离职意愿均值为(14.79±4.19)分,处于较高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与离职意愿呈负相关(P <0.05);社会支持各维度与离职意愿均呈负相关(P <0.05),其中对支持的利用度影响最大(B =-0.826)。结论:针对社会支持三维度的薄弱点,增加急诊护士的社会支持,培养其主观感受性,增进对支持的利用,构建有效的社会支持系统,降低急诊护士的离职意愿。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退药现状调查分析
/夏英华
. 2013 (7):  49-51. 
摘要 ( 497 )   PDF(1205KB) ( 178 )  
目的: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退药情况,减少退药的发生,提高PIVAS 工作效率,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对2012 年4-9 月PIVAS 退药处方共78 534 张进行分类统计。结果:第0、1、2 批次中的退药处方占总量的75.70%;抗生素退药占37.62%;退药原因主要包括病情需要停药或者换药,出院、转科、手术、死亡,医嘱不合理等。结论:应通过优化PIVAS 退药流程、规范退药管理、加强医护人员培训以及与PIVAS 药师的沟通协调来降低退药的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管理
/罗月英
. 2013 (7):  51-53. 
摘要 ( 514 )   PDF(1415KB) ( 231 )  
我院应用系统管理理论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建立自愿、非处罚性的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改变 “批评、通报、处罚” 等方式,着重分析系统层面、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的综合成因,采取“不惩罚”及“保密”原则,以教育培训为主,弥补系统和环境的缺陷,实现“错误”经验信息资源共享,从而降低了医院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了护士对护理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营造了和谐、安全的医院氛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县级医院120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及对策
/孙玉娥
. 2013 (7):  54-56. 
摘要 ( 649 )   PDF(1159KB) ( 320 )  
目的:通过分析县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的特点,探讨减少县级医院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方法及提高护理安全的有效措施。方法:总结2011 年1-12 月某县级二级甲等综合医院非惩罚性自愿上报的120 例护理不良事件,分析发生率居前三位的护理不良事件类型及其发生的特点和原因。结果:在县级医院中,发生率居前三位的护理不良事件分别是给药错误、压疮、管路滑脱;不同班次、不同工作年限、不同职称的护士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不同(P <0.05)。结论:基于县级医院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医疗设备的自身特点,其护理不良事件也具有相应的特点,护理管理者应根据县级医院的特点,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管理,以期达到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肿瘤患者参与PICC安全管理的效果评价
/梅思娟
. 2013 (7):  57-60. 
摘要 ( 515 )   PDF(1396KB) ( 191 )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参与PICC 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将280 例PICC 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 例,对照组患者PICC 管理由护士进行,观察组患者PICC 管理为护士主导下护患共同参与。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及导管相关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7,P <0.001);观察组患者导管脱出、局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机械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导管堵塞、导管破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以自我效能为基础的患者参与PICC 安全管理的方法可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
/岳高杰
. 2013 (7):  61-62. 
摘要 ( 423 )   PDF(1182KB) ( 135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某医院移动护士工作站临床应用情况调查
/周玉洁
. 2013 (7):  63-65. 
摘要 ( 475 )   PDF(1162KB) ( 246 )  
目的:调查某三级甲等医院移动护士工作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情况,为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9 个病房的护士长、护士、患者进行应用情况及效果的问卷调查。结果:90.1% 的护士将移动护士工作站应用到护理工作中,在各项工作中80.9% ~ 96.7% 的护士认为其提高了工作效率。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其提供服务的频率为84.8% ~ 96.6%,97.2% 的患者认为借助移动护士工作站学习更有助于理解。结论:移动护士工作站优化了护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护士及患者的认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妇幼保健院儿童康复科289例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许静
. 2013 (7):  66-67. 
摘要 ( 506 )   PDF(1186KB) ( 138 )  
目的:分析儿童康复科住院患儿医院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儿童康复科1776 份出院病历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结果: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6.27%,是同期全院医院感染发生率的29.58 倍;感染部位以呼吸道感染为主;患儿住院日越长, 医院感染发生率越高。结论:缩短住院日、控制病区人员密度、加强呼吸道疾病患儿的隔离、对陪护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知识教育,有助于降低儿童康复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疗废物分类标志与封袋标志的设计与应用
/李梦妮
. 2013 (7):  68-70. 
摘要 ( 531 )   PDF(1476KB) ( 128 )  
设计制作医疗废物分类标志和封袋标志,应用于不同区域的医疗废物暂存地。在标志使用前, 医疗废物分类和废物封袋的合格率及员工操作合格率分别是44.85%、13.80% 及60.80%,使用后分别提高到72.10%、93.40% 及85.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显著提高了医疗废物分类和废物封袋的合格率及员工操作合格率,将安全提升到最优先地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构建与实施效果评价
/汪洋
. 2013 (7):  70-72. 
摘要 ( 504 )   PDF(1240KB) ( 250 )  
目的:探讨构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集中管理方法。方法:对辖区医疗机构复用医疗器械实行集中式管理,对供应室人员进行技术指导,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回收、分类、包装、灭菌、监测、发放。结果:通过提供合格的灭菌物品,使辖区医疗机构的灭菌物品质量得到提高。结论:构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实行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集中管理模式,可达到人力、设备、场地等资源的共享,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结核病患者佩戴口罩现状调查
/段振兰
. 2013 (7):  73-74. 
摘要 ( 440 )   PDF(1227KB) ( 213 )  
目的:对住院结核病患者佩戴口罩的比例、口罩种类和来源进行调查,以探讨有效的管理方法。方法:自行设计问卷,对14 个省、市20 家医院的结核病房护士长或医院护理部主任进行调查。结果:调查范围共涵盖32 个病区,其中15个(46.9%)病区患者不佩戴口罩,16 个(50.0%)病区部分患者佩戴口罩,1 个(3.1%)病区所有患者均佩戴口罩;84.4% 的病区患者佩戴普通一次性口罩和纱布口罩,15.6% 的病区患者佩戴外科口罩;53.1% 的病区口罩由患者自己随意购买;46.9% 的病区免费或收费为患者提供;综合医院结核病区为患者提供口罩的比例和患者佩戴率均高于结核病专科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患者提供口罩的病区和患者自己购买口罩病区患者佩戴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目前国内医院对肺结核患者佩戴口罩的管理欠规范,佩戴比例较低,口罩种类不尽合理。提示结核病医院应加强对患者佩戴口罩行为的干预管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透析前慢性肾脏病管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张晓宇
. 2013 (7):  75-78. 
摘要 ( 393 )   PDF(1158KB) ( 232 )  
目的:分析透析前慢性肾脏病(CKD)管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对象为2006 年1 月至2009 年12 月开始在我科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按照患者透析前是、否接受过我科CKD 门诊规范化的教育和管理分为管理组和非管理组。2010 年3 月,收集患者的临床结局、透析间期体重增加值(IDWG)、血压、化验结果、活动能力和康复状况,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共88 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管理组29 例,非管理组59 例。截至研究结束,管理组1 例死亡,3 例肾移植,3 例转出;非管理组11 例死亡,2 例肾移植,3 例转出。管理组患者(22 例)平均I DWG(1.58±0.77)kg,非管理组(42 例)平均IDWG(2.14±0.99)kg,前者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317,P <0.05);管理组患者贫血控制更好(t =2.185,P <0.05),康复回归也更好(z =2.423,P =0.015)。结论:系统的透析前慢性肾脏病管理和教育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及疾病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使患者在进入透析后仍能够有较好的临床结局。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头医嘱记录本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
/毛燕君
. 2013 (7):  78-80. 
摘要 ( 665 )   PDF(1114KB) ( 233 )  
目的:分析口头医嘱记录本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以减少或避免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调查2011 年5 月至2012 年3 月我院所有科室口头医嘱记录本的使用情况。结果:全院56 个科室中25 个科室使用过口头医嘱记录本,共记录了1160 条医嘱,包括现场口头医嘱1088 条(93.79%)、电话口头医嘱72 条(6.21%);其中152 条医嘱项目记录不完整。结论:部分医护人员对口头医嘱的认识存在不足,频繁出现超范围下达和执行口头医嘱的现象;行政部门对口头医嘱的监管力度不够。因此加强医护人员的培训及定期监管是促进医护有效沟通和保障患者安全的有效途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病房噪声的暴露现状及干预研究
/容根南
. 2013 (7):  81-84. 
摘要 ( 381 )   PDF(1273KB) ( 154 )  
目的:了解病房噪声的来源,实施合理的干预措施,评价其对病房噪声的控制效果。方法:应用噪声测量仪连续72h 监测病房的各种噪声及病房整体环境噪声水平,分析病房噪声的来源及暴露现状,并对其实施为期8 周的干预,比较干预前、后病房整体环境噪声水平及各种噪声源强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前,病房昼间与夜间的噪声水平均超过规定标准;干预后,病房昼间、夜间噪声水平及各种噪声源强度均低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病房中存在多种来源的噪声,通过对病房的噪声源实施具体可行的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病房的噪声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在儿童术后疼痛评估中面临的问题
/朱俊红
. 2013 (7):  84-88. 
摘要 ( 407 )   PDF(1164KB) ( 188 )  
目的:探讨护士在儿童术后疼痛评估中的行为、经验和看法。方法:应用质性研究方法,对20 名儿童医院护士进行深入访谈。结果:护士在儿童术后疼痛评估中的角色定位和期望以及临床执行术后疼痛评估时的能力和行为,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护士、医生、患儿、家长四者之间的关系,特殊的临床情境,疼痛管理政策以及护理教育等。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具体有效的疼痛评估指导, 是临床护士无法创造性发挥其专业优势, 减轻术后儿童疼痛的主要原因。结论:目前我国需要从护士自身的观点和需求出发,对疼痛评估和管理的护理教程、管理政策的正确与否,以及其与临床的相关性进行重新评估和改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院前急救护士心理韧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刘克英
. 2013 (7):  89-91. 
摘要 ( 489 )   PDF(1205KB) ( 204 )  
目的:调查院前急救护士心理韧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Connor-Davidson 韧性量表,对荆州市135 名院前急救护士进行心理韧性调查,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院前急救护士的心理韧性总均分为(3.37±0.29) 分,得分状况较好;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心理韧性的影响因素包括婚姻、从事院前急救年限、家庭照护任务及身体健康状况。结论:院前急救护士具有较好的心理韧性,是在逆境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且能将其转换为行为的本能特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骨折患者疼痛及止痛相关认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许一吟
. 2013 (7):  92-94. 
摘要 ( 518 )   PDF(1408KB) ( 232 )  
目的:探讨创伤骨折患者疼痛及止痛相关认知的现状,以期为临床疼痛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创伤骨科2011 年12 月至2012 年2 月71 名骨折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85.9% 的患者同意“自己最清楚有多痛”;12.7% 的患者同意“应该避免向医生说疼痛”;62.0% 的患者同意“应该尽量忍耐疼痛”;52.1% 的患者不愿意接受“超前镇痛”。而对于止痛效果,仅23.9% 的患者希望能够“完全缓解”;38.1% 的患者同意止痛药很容易成瘾;83.2% 的患者同意“止痛药会引起很多不良反应”。结论:“患者是疼痛的主角”意识强,医护人员应该尊重与相信患 者的主观感受;患者报告疼痛的主动性欠缺,免除疼痛的权利意识薄弱,对止痛药的认识不足。临床疼痛的管理需要医护人员、患者及其家属、医疗卫生系统三方的共同努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护士术前访视评估的实践
/宗倩
. 2013 (7):  95-97. 
摘要 ( 419 )   PDF(1087KB) ( 148 )  
目的:探讨手术患者评估表在手术护士术前访视中的应用,规范手术访视护理行为。方法:根据手术室实际工作经验设计手术患者术前评估表,并将评估表排版加入到术前访视表中、置于术前宣教内容之前;用规范化指导用语进行全员培训后,不同年资手术访视护士根据手术患者评估表的内容指导依次对患者进行评估。结果:通过对术前评估表应用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效果观察。手术访视护士在对干预组的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患者病情掌握、压疮发生率三个方面的护理质量均好于对照组(P <0.01 或P <0.05)。结论:手术访视护士应用手术患者评估表进行术前访视,有效地保证了术前访视的效果,提高了手术护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手术室紧急呼叫系统对应答效果的影响
/张晓岚
. 2013 (7):  97-99. 
摘要 ( 430 )   PDF(1060KB) ( 166 )  
目的:探讨运用手术室紧急呼叫系统对手术室紧急应答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紧急呼叫模式(电话通知),实验组采用手术室紧急呼叫系统,比较两种方式下紧急呼叫的应答效果;并调查手术室相关人员对系统的主观认可程度。结果:采用呼叫系统后,发出紧急呼叫、进行紧急应答及首批支援人员到达时间均有效缩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该系统获得手术室相关人员的高度认可。结论:大型医院手术室配备信息化紧急呼叫系统、形成呼叫- 应答体系,是快速组织抢救团队,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一项重要措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出院后延续护理在永久性造口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谢玲女
. 2013 (7):  100-102. 
摘要 ( 412 )   PDF(1165KB) ( 255 )  
我院通过电话随访、家庭访视、电话咨询、造口专科门诊的定期复诊、造口人阳光俱乐部活动等对44 例永久性造口患者实施出院后延续护理。44 例患者均按计划完成各项出院后延续护理干预,效果满意,出院后1 个月、6 个月时患者的造口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出院时(P <0.01),出院后3 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高于出院时(P <0.0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电话访问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效果观察
/郑小君
. 2013 (7):  102-104. 
摘要 ( 413 )   PDF(1090KB) ( 154 )  
患肢功能障碍是乳腺癌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通过有计划、有针对性的电话访问,对出院的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进行持续24 周的干预,并针对患者遇到的具体困难,进行具体指导,有效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锻炼的依从性,最大程度地恢复了患肢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三级管理路径在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杨华
. 2013 (7):  105-106. 
摘要 ( 389 )   PDF(1128KB) ( 156 )  
预防住院患者压疮的发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压疮预防效果,我院自2012 年1月以来,借鉴临床路径及三级质量管理思路,设计三级压疮管理路径,对压疮高危、中危、低危患者分别按路径要求,实施分层级的管理和监控,收到良好效果,使院内压疮发生例数明显降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远程护理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张雨晨
. 2013 (7):  107-110. 
摘要 ( 442 )   PDF(1159KB) ( 385 )  
介绍了远程医疗在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并结合文献阐述了远程护理的应用效果。提出远程护理在给病人及护理人员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在实际应用中还有一些局限性。因此,提高远程护理在临床护理中的实用性、可操作性等应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看图对话”式糖尿病健康教育工具及其应用进展
/贾秀芬
. 2013 (7):  110-112. 
摘要 ( 415 )   PDF(1000KB) ( 18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