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20年, 第20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0-02-15
政策法规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重点地区重点医院发热门诊管理及医疗机构内感染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161-16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01
摘要 ( 238 )   PDF(2012KB) ( 17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信息化支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163-16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02
摘要 ( 217 )   PDF(1575KB) ( 16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中常见医用防护用品使用范围指引(试行)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164-16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03
摘要 ( 371 )   PDF(1991KB) ( 1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特别策划·虚拟现实技术与护理
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护理领域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
肖倩 余赛英 孙沛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165-17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04
摘要 ( 974 )   PDF(2584KB) ( 1593 )  
虚拟现实技术以其交互性、沉浸性和想象性等特点,在军事、航空、医学、教育、娱乐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回顾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护理领域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的优势与不足,为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呼吸ICU患者早期运动虚拟现实康复系统的设计与接受度评价
王佳妮 张春艳 贾燕瑞 师晨曦 肖倩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171-176.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05
摘要 ( 305 )   PDF(2524KB) ( 398 )  
目的:为满足不同呼吸重症监护室(Respiratory Intensive Care Unit,RICU)患者个体化的康复方案需求,同时结合肢体运动和认知训练,以游戏的形式体现运动的娱乐性和可视化,同时还可以回顾既往运动轨迹,运动过程中的有目标导向性等特点,设计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RICU患者早期运动康复系统,并调查RICU患者对该系统的接受度。方法:由多学科团队共同设计,具有可基于不同肌力匹配最佳运动方案,运动与认知功能训练的有机整合,运动过程可视化及运动轨迹可动态显示和回顾性的功能。于2019年1—5月,使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某三级甲等医院55名具有此系统使用体验的患者进行调查,采用技术接受模型改编的调查问卷调查患者接受度。结果:55名RICU患者对该系统21个问题的接受度评分为(84.91±11.60)分,最高得分为105分。结论:本康复系统弥补了传统康复锻炼枯燥乏味的不足,可提高危重症患者主动运动的积极性和依从性,改善运动锻炼效果,患者对该系统的接受度较高,可推广使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静脉注射法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王萍 颜文贞 王芳 王丽萍 蔡宏亚 陈卫平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176-18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06
摘要 ( 460 )   PDF(5124KB) ( 670 )  
目的:评价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静脉注射法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某高校2017级学生分为实验组(n=62)和对照组(n=63),在“真人对练+模型辅助+虚拟训练”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下,比较沉浸式(实验组)和非沉浸式(对照组)两种不同虚拟现实技术在静脉注射法实验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干预前,实验组的操作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学生总体上对沉浸式教学技术比较满意,实验组评判性思维与临床推理维度及临床学习维度满意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提高了学生对实验操作内容的掌握程度,学生对虚拟体验的满意度较高;沉浸式虚拟现实技术在护理实验教学领域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癌症患者认知评估和康复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应用
曾迎春 镇艳 郭巧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181-18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07
摘要 ( 475 )   PDF(3480KB) ( 337 )  
为满足癌症患者日益提高的康复需求、克服传统认知康复训练趣味性差、缺乏个体化设计、生态效度低的局限性,设计开发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的癌症患者认知评估和康复系统,该系统包括认知评估、认知康复干预和认知评价3个模块。并在21名受试者中进行初步应用以测试该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结果显示,受试者能够像完成日常生活活动一样完成虚拟环境下的认知康复任务,相比于传统的纸笔形式,受试者更喜欢应用VR进行认知评估,且未出现与VR一体机或认知评估和干预相关的不良事件。由此可见,将VR技术应用于癌症认知康复是可行、可接受和安全的,但VR认知评估和康复训练系统的有效性仍需要在癌症认知障碍患者中进行检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 著
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肿瘤终末期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肖兴米 马燕 石英 方学文 宋娉 郭雁 鲁彦君 胡铖曦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185-18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08
摘要 ( 369 )   PDF(2664KB) ( 428 )  
目的:分析以家庭为中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对肿瘤终末期患者尊严、生命质量及死亡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入住肿瘤科的88例肿瘤终末期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43)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实施肿瘤常规照护,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干预前、干预1个月、干预2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尊严水平;采用t检验对干预后两组患者优逝的10个核心因子及总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的生命质量和尊严得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优逝的10个核心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有效提升了肿瘤终末期患者的尊严水平,改善其生命质量和死亡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何月月 尹安春 梁战华 张世西 黄秀美 刘思雨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190-19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09
摘要 ( 351 )   PDF(3035KB) ( 269 )  
目的:调查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181例帕金森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慢性病病耻感量表(SSCI)、改良H-Y分级量表、帕金森病患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PAS)和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MDS-UPDRS)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总分为(55.41±11.33)分,内在病耻感为(33.23±7.40)分,外在病耻感为(22.18±4.99)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婚姻状况、年龄、病程、运动分类、自我生活态度和社会支持是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主要影响因素,可解释总体变异的47.8%。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病耻感,医护人员应该重视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的影响因素,据此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正确面对帕金森病。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共情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情感表达调节的干预研究
陈琳霞 姚国利 任雪英 金菊芳 钱小芳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195-19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0
摘要 ( 327 )   PDF(3088KB) ( 262 )  
目的:分析共情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情感表达调节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指导的基础上进行共情训练,每次40分钟,共5次。干预前后使用坎伯威家庭问卷中文版和人际反应指针量表中文版评价两组干预效果。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中高情感表达发生率为51.7%;干预后干预组的高情感表达中的批评性和情感过分介入得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和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人际反应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和对照组(P<0.05)。结论:共情训练能有效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监护人共情能力,减少其高情感表达的发生。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适应量表在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中的修订与信度效度检验
王庆妍 绳宇 常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00-20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1
摘要 ( 293 )   PDF(2867KB) ( 261 )  
目的:根据McCubbin对家庭适应的定义修订Antonovsky的家庭适应量表,并在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中检验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量表翻译模型,对Antonovsky的家庭适应量表进行翻译,根据McCubbin在2001年对家庭适应的定义丰富原版家庭适应量表的条目。邀请6位专家对丰富后的家庭适应量表进一步修订并进行内容效度评价。用修订的中文版家庭适应量表对215个中重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进行测试,检验其结构效度和信度。结果:修订的中文版家庭适应量表包括了15个条目,专家效度S-CVI为1.00,各条目I-CVI均为1.00;通过最大正交旋转法共得到3个维度:家庭人际关系、家庭结构及功能、家庭与社区及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累计贡献率为71.404%;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51,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01、0.885、0.860;总量表折半信度系数为0.930,各维度折半信度为0.916、0.866、0.861。结论:修订的中文版家庭适应量表效度、信度良好,可用于评价我国老年期痴呆患者家庭的家庭适应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老机构护理管理专题
京津冀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人力配置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杨茹侠 谢红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05-20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2
摘要 ( 235 )   PDF(3083KB) ( 235 )  
目的:调查京津冀社区嵌入式小规模多功能养老机构(简称机构)平均每百床从业人员总数和各级各类人员数量等人力配置现况,分析平均每百床从业人员总数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4—6月采用自设问卷对京津冀地区189家养老机构进行人力配置状况的调查。结果:机构平均每百床从业人员总数、工勤人员总数、护理员数、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社工数、志愿者数中位数分别为25.7(16.0,38.1)人,4.0(1.6,10.1)人,13.3(8.8,21.0)人,4.3(2.0,10.0)人,0(0,1.0)人,2.8(0,53.3)人;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影响京津冀机构平均每百床从业人员配置的因素包括床位使用率、70~79岁老年人所占比例、不同地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津冀机构从业人员短缺,各级各类人员数量存在不足,政府应建立规范以减小地区间差异,机构应结合床位使用率、收住70~90岁老年人比例更合理配备从业人员,确保机构服务质量和持续运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老机构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盖恬恬 高梦希 范维 曹志丹 王燕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10-21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3
摘要 ( 334 )   PDF(3759KB) ( 365 )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天津市中心城区的8家养老机构484名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老年人口腔健康生活质量评价指数和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养老机构老年人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得分为(42.30±5.66)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牙齿满意程度、自我评价口腔状况、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和接受口腔健康教育是影响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因素(P<0.05)。结论:我国养老机构老年人的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较差,有待提高。改善老年人的牙齿满意程度、口腔状况和口腔保健自我效能,积极开展结合实物模型演示的口腔健康教育,将有助于提高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尹亚妮 李新影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15-22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4
摘要 ( 486 )   PDF(4219KB) ( 324 )  
目的:调查养老机构护理人员职业倦怠现况,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某养老公司下属12家养老机构的护士39名、养老护理员140名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分为“护士版”和“护理员版”)、中国职业倦怠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养老机构护士与护理员比较,职业倦怠成就感降低维度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倦怠总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老机构内“有无子女”因素对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婚姻状况”“职业资格级别”因素对护理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老机构内护士、护理员的职业倦怠情况及相关因素具有差异性,须分别加强关注,尽早干预,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改善老年护理服务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人力资源
工作场所欺凌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陈洁 郑一宁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21-22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5
摘要 ( 375 )   PDF(2023KB) ( 336 )  
本文在国内外工作场所欺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工作场所欺凌的概念、特征、测量方法及相关变量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和介绍,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有效干预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救治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实施及效果
钟淑馨 曹晓翼 蒋艳 李继平 成翼娟 谷波 吕娟 徐小凤 段棣飞 龚姝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26-22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6
摘要 ( 809 )   PDF(2465KB) ( 500 )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救治下大型综合医院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及其运行效果,为今后大型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救治的护理人力紧急调度提供参考。方法:构建包括成立专项护理管理小组、评估护理人力需求、护理人力紧急调配、动态监控与调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紧急救治下“两库四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结果:自2020年1月16日至2月1日,护理部储备护理人力200名,调配护士63名参与疫情救治。结论:“两库四级”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有助于疫情爆发时期高效人力调度,但仍需在今后管理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李威 曹静 王玉英 杜玉洛 罗伟香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29-23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7
摘要 ( 343 )   PDF(2973KB) ( 251 )  
目的:分析ICU护士工作嵌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工作嵌入量表、护士职业承诺问卷及护理工作环境量表对深圳市某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96名ICU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ICU护士工作嵌入得分为(21.52±2.81)分;护士年龄、婚姻状况、每月夜班数、护士职业承诺及护士工作环境是ICU护士工作嵌入的影响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40.1%。结论:ICU护士工作嵌入水平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护理管理者可针对影响因素进行干预,以提升ICU护士的工作嵌入水平,从而达到稳定ICU护士队伍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不同意愿强度自主排班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唐龙 贾理博 王艳 张小云 刘春艳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34-23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8
摘要 ( 266 )   PDF(2603KB) ( 193 )  
目的:基于医院信息系统(HIS)平台,设计护士不同意愿强度自主排班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HIS系统的基础上,设计护士不同意愿强度自主排班系统,通过设置班次种类、每日班种数量、排班意愿强度等,授权护士自主排班功能,并由系统根据护士不同需求排班自动生成排班,实现自主排班。比较系统应用前后各病区平均每周临时调班人次数、护士对排班的满意度及护士长每周排班耗时。结果:应用护士不同意愿强度自主排班系统后,各病区平均每周临时调班人次数均较之前下降;护士对排班的平均满意度由70.54%升至90.89%;护士长排班耗时由(1.10±0.23)h降低至(0.39±0.15)h;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不同意愿强度自主排班系统能满足护士不同强度的排班需求,减少临时调班情况发生,提高护士对排班的满意度,提升护理管理效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阳光心态塑造”辅导对血液科护士孤独感及幸福感的影响
张鹍 杨申淼 刘树佳 吴王娟 颜霞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37-24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19
摘要 ( 299 )   PDF(2784KB) ( 466 )  
目的:观察“阳光心态塑造”辅导对血液科护士孤独感及幸福感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科5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使用UCLA孤独量表及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授课前完成基线调查,采用“阳光心态塑造”辅导对护士进行培训,分别于授课后1周、3周、2个月、6个月、12个月再次调查。结果:分析结果显示,与授课当天比较,授课后1周、3周、2个月、6个月护士的孤独感无明显改善(P>0.05),幸福感显著提高(P<0.05);授课后12个月护士的孤独感显著降低(P<0.05),幸福感显著提高(P<0.05)。结论:“阳光心态塑造”辅导可显著降低护士的孤独感,提高幸福感,并且具有一定的长期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安全
重症监护室呼吸机警报管理研究进展
尹曾珍 岳丽青 李珍 李凯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41-24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20
摘要 ( 295 )   PDF(2323KB) ( 351 )  
呼吸机警报管理能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本文综述了呼吸机警报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更安全合理的呼吸机警报管理提出科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期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质量
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研究进展
李棪臻 王海芳 蔡建政 喻伟霞 谢长清 张滢滢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45-24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21
摘要 ( 353 )   PDF(2256KB) ( 470 )  
本文从脑卒中患者康复期护理质量评价指标的相关概念、结构模式、评价指标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护理质量评价及管理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医源性感染
医务人员感染性职业暴露后预防现状及改进探讨
胡美华 赵秀莉 赵艳春 贾建侠 贾会学 姚希 钱晶京 张然 李六亿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50-25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22
摘要 ( 879 )   PDF(2644KB) ( 193 )  
目的:分析某综合医院职业暴露后处理现状,探讨改进策略。方法:调查暴露者一般情况、职业暴露的基本情况、暴露后处理措施及相关费用等。结果:职业暴露发生率为1.34例次/100床·年,91.84%为锐器伤,59.18%的职业暴露源有明确的病原体,95.92%的职业暴露者实施了局部处理,63.27%的职业暴露者及时完成了风险评估,54.08%有随访记录。结论:发生职业暴露后选择恰当检查与预防措施是减少职业感染的保障,但职业暴露后处理依从性仍有待加强。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管理
互联网技术在乳腺肿瘤日间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实践
韩玲 解丽娟 鲁婷婷 王水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53-25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23
摘要 ( 261 )   PDF(3275KB) ( 663 )  
目的:评价互联网技术在乳腺日间化疗病房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0—12月乳腺肿瘤日间化疗病房患者200例及护士10例设为对照组,2018年10—12月乳腺肿瘤日间病房化疗患者200例及护士1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入院、健康教育以及病历资料的复印方面,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提供互联网技术。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日间病房护理质量、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互联网技术在乳腺肿瘤日间病房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及护士满意度,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信息化助力急诊流程改善的设计与实践
王宏秋 刘颖青 赵丽新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59-26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24
摘要 ( 242 )   PDF(2311KB) ( 400 )  
目的:设计急诊科分诊信息体系,并评价其改善急诊流程的实践效果。方法:基于急诊科的临床现状,以急诊科突出的管理问题为出发点建立分诊信息体系,进行了急诊科管理模式的改进。结果:改善流程后100%的Ⅰ级患者、100%Ⅱ级患者、96.6%的Ⅲ级患者和89.1%的Ⅳ级患者的等候时间未超过相应级别的等候时间;患者对就诊环境、就诊过程总体满意度由85.0%上升至92.8%;急诊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由82.0%上升至91.1%。结论:急诊科改善急诊流程后,临床现状得到改善,管理质量得到提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基于Access数据库护士培训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朱新青 宋仕芬 梁业梅 刘俊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62-26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25
摘要 ( 278 )   PDF(2820KB) ( 270 )  
目的:用Access数据库开发设计护士培训管理系统,以规范护士培训管理,实现培训管理信息化。方法:将护理人员岗位管理标准、规范化培训手册、层级核心能力培训内容、专科护士培训等内容通过Access数据库进行编程、整合,形成系统性、整体化的信息管理平台,利用区域网云盘等技术支持,进行院内护士培训管理。结果:开发的护士培训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录入、修改、删除、查询以及统计筛选功能,软件系统界面清晰、美观,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存储安全,试用8个月,运行状态稳定。平台使用后比使用前人员信息正确率、培训质量督查及时率更高,培训督查缺陷率更低,管理所需时间更短,护士及护理管理人员对系统使用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护士培训管理系统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三级培训管理指标监控及时,系统数据分析支持护理培训决策,有效提高管理效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在ICU危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窦英茹 戴雪梅 潘春芳 朱庆捷 郭凌翔 史甜 单雪芹 於江泉 刘永兵 刘林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66-27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26
摘要 ( 210 )   PDF(3443KB) ( 389 )  
目的:设计开发基于多学科团队合作的重症患者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设计重症患者早期运动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重症患者早期运动风险评估、预警提醒、全程监控、闭环管理等功能,比较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前后ICU重症患者早期活动实施效果和团队成员满意度。结果:应用信息化管理系统后,ICU重症患者首次运动风险评估时间由入科后(18.27±4.00)h提前到(7.72±3.42)h,首次运动时间由入科后(29.35±3.92)h提前到(19.34±3.87)h,运动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由1.491‰降低至0.185‰,非计划中断率由8.930‰降低至2.2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学科团队成员对信息管理系统的满意度高。结论: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了重症患者早期运动精准、及时、全程的风险预警把控及闭环管理,确保实施安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延续护理
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三元联动式延续性护理实践
徐娟 刘颖 陈星 闵敏 张敏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72-275.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27
摘要 ( 289 )   PDF(2521KB) ( 437 )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延续性护理模式在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伴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患者膀胱功能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SCI伴NB住院患者80例,其中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延续性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性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间歇性导尿执行正确率、饮水计划执行的依从率、排尿日记持续7天记录执行率、恢复自主排尿患者比例优于对照组(P<0.01),泌尿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式延续性护理实践可为SCI后NB患者建立规范的膀胱训练方法,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恢复自主排尿,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社区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王慧 吴惠 王素萍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76-281.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28
摘要 ( 230 )   PDF(3293KB) ( 240 )  
目的:观察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社区脑卒中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16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52例,实施医生签约式服务;对照组64例,按常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于干预前进行基线调查,于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Barthel Index,BI)、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自我感受负担、功能恢复及心理状态等干预效果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SPBS总分[(24.43±4.04)分]及其各维度得分均低于干预前[(39.12±4.46)分]及对照组[(31.48±4.21)分]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9.82,t=9.1326,P<0.05);观察组干预后6个月SAS得分[(26.57±6.81)分]、SDS得分[(28.74±6.87)分]、mRS得分[(1.93±0.45)分]均低于干预前[(53.14±7.26)分、(52.25±9.53)分、(3.81±0.65)分]及对照组[(34.33±7.75)分、(35.55±8.38)分、(2.44±0.53)分]得分,BI评分[(68.99±8.43)分]高于干预前[(36.26±8.83)分]及对照组[(60.38±7.72)分]得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医生签约式服务对社区脑卒中患者实施康复干预效果良好,减轻了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促进其肢体功能恢复,改善了心理状态,且提高了日常生活能力,可推广应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科管理
家庭参与模式在成人ICU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高业兰 李超群 杨玉佩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81-28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29
摘要 ( 253 )   PDF(2135KB) ( 317 )  
本文对家庭参与模式应用于成人ICU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分别从探视、信息共享、参与决策、参与护理4个层面阐述了家庭参与模式的实施方法,并从医护人员、患者家庭、ICU专业实践环境和资源3个方面进行影响因素的分析,旨在为家庭参与模式在ICU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COPD患者吸入制剂用药信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艳 朱素翠 何志萍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85-28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30
摘要 ( 284 )   PDF(3013KB) ( 102 )  
目的:调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吸入制剂用药信念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本研究属于横断面研究,采用一般资料问卷、用药信念问卷、COPD健康素养问卷对湖南省长沙市某3所三级甲等医院住院COP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66名COPD患者用药信念得分为(38.77±8.38)分,其中药效感知、服药必要性感知、服药顾虑、服药便利性4个维度得分分别为(7.13±1.53)分、(13.01±3.89)分、(13.33±3.02)分、(5.31±1.85)分,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健康素养、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是影响COPD患者用药信念的因素,可解释总变异的35.5%。结论:COPD患者用药信念水平较低,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用药信念水平及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患者用药信念,从而改善患者用药依从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照顾者反应的质性研究
王丹 徐红贞 胡艳 张璐 王秋月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89-294.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31
摘要 ( 293 )   PDF(2606KB) ( 239 )  
目的:了解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真实感受与体验,分析其在照顾过程中产生的负性、正性反应和医疗需求。方法:对10名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的主要照顾者进行访谈,运用主题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主要照顾者反应的5个主题,即负性心理体验(难以接受疾病、对患儿愧疚、照顾者角色紧张、感知病耻感及隐瞒疾病);感受照顾负担(经济负荷加重、自身健康受影响、日常活动安排受打扰、缺乏家庭支持、社会关系受影响);担心患儿预后和成长(对预后的不确定感、担心患儿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疾病获益感(正向心理暗示、积极适应和接受、获取医疗信息主动性增强、感知社会支持、获得自我成长);希望得到医务人员更多支持(专业支持的需求、心理支持的需求、期待多元化的交流方式)。结论:医护人员应开展多学科合作,拓展医患交流方式,降低先天性肛门闭锁患儿照顾者的负性体验,促进照顾者对疾病获益感的感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老年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生活空间的纵向研究
程康耀 赵春艳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95-299.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32
摘要 ( 209 )   PDF(3021KB) ( 174 )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择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生活空间的纵向变化。方法:便利抽取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择期PCI术的老年患者102名,采用汉化后的老年人生活空间评价量表(LSA-C)对其展开调查。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不同时间点患者家里室外活动、小区内活动、小区附近街道或村镇、本市其他街道或村镇活动及生活空间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随访和术后第1次随访患者LSA-C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前和术后第1次随访本市其他街道或村镇活动维度的结果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次随访与术后第1次随访生活空间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里室外活动和小区附近街道村镇活动维度上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活动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手术具有住院时间短,对生活空间影响较小的优点,但其对大范围生活空间的影响有待探索;术后生活空间得分在第2个月后进入增长期,第4个月进入平稳期,其增长主要体现在家里室外活动和小区附近街道村镇活动,但从增长的活动维度推测患者术后运动锻炼积极性不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平衡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陈湘 郭爱敏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299-30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33
摘要 ( 282 )   PDF(2364KB) ( 172 )  
平衡功能障碍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跌倒风险增加,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本文阐述了平衡功能障碍给COPD患者带来的不良影响,介绍了COPD患者平衡受损的相关因素、评估工具及干预措施,以期为COPD患者制定有效的跌倒预防策略和平衡干预措施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主导的吞咽障碍分级管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李莉莉 刘萍 阮恒芳 樊萍 李慧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304-308.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34
摘要 ( 262 )   PDF(3094KB) ( 727 )  
目的:分析护士主导的吞咽障碍分级管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脑卒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入院护理评估的基础上实施由护士主导的吞咽障碍分级管理及多学科团队成员干预。结果:①观察组吞咽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87.96%)高于对照组(73.76%)(P<0.05);②观察组平均留置胃管时间[(9.86±1.48)d]和留置胃管率(22.80%)均低于对照组[(12.18±2.13)d,32.30%](P<0.05);③观察组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7.6%)高于对照组(93.1%)(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开展由护士主导的脑卒中吞咽障碍分级管理,可以在早期及时识别吞咽障碍高危患者,进而给予及时有效的干预,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留置胃管,提升患者吞咽功能及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瘫患儿慢性疼痛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裴菊红 马英萍 王兴蕾 韩春彦 赵存 豆欣蔓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308-312.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35
摘要 ( 240 )   PDF(2391KB) ( 290 )  
本文旨在对脑瘫患儿慢性疼痛评估工具进行综述,并提出临床实践使用建议,以期为动态监测脑瘫患儿慢性疼痛进展,制定个性化疼痛评估方案提供借鉴。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儿童静脉血栓栓塞预测工具的研究进展
彭思意 魏涛 李旭英 袁忠 李金花 林小平 谭艳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313-317.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36
摘要 ( 274 )   PDF(2443KB) ( 298 )  
使用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预测工具,正确识别患者VTE发生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分层是后续采用合适预防措施的关键。本文对儿童静脉血栓栓塞的危险因素及风险预测工具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及早发现儿童血栓高风险患者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脊柱术后患者麻痹性肠梗阻的研究进展
佟冰渡 田雪 陈亚萍
中国护理管理. 2020 (2):  317-320.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0.02.037
摘要 ( 288 )   PDF(2226KB) ( 441 )  
本文通过对脊柱术后患者麻痹性肠梗阻的定义、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和综述,旨在为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加速康复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