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主管: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主办: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核心库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

理事单位

更多...

新媒体


官方微信公众号

官方科普微信公众号

《中国数字医学》融媒体平台
目录列表
2011年, 第11卷, 第12期 刊出日期:2011-12-25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
/刘利群
. 2011 (12):  6-8. 
摘要 ( 686 )   PDF(1441KB) ( 41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护理学专业体系的建设与实践探索
/尚少梅
. 2011 (12):  8-10. 
摘要 ( 570 )   PDF(1295KB) ( 26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护士岗位设置与职责现状及对策研究
/侯淑肖
. 2011 (12):  11-13. 
摘要 ( 896 )   PDF(1404KB) ( 296 )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现状和管理模式的,便于实际应用的社区护士岗位设置方案和职责规范,以对社区护士的工作提供具体明确的指导。方法:采用访谈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了解社区护士的岗位设置和职责现状;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论证法,建立社区护士岗位设置与岗位职责建议方案。结果:目前我国社区护士的工作岗位没有进行规范的分类,岗位设置不利于社区护理工作任务的完成;岗位职责不明确,与其他专业人员分工不清晰。结论:建议将社区护士岗位划分为两大类:全科护士岗位和公共卫生护士岗位;建议全科医师与全科护士的比例为1:(2 ~ 3);公共卫生医师与公共卫生护士的比例为1:1。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北京市社区护士工作现状与问题的案例分析
/万巧琴
. 2011 (12):  14-18. 
摘要 ( 659 )   PDF(1805KB) ( 368 )  
目的:了解目前社区护士的工作现状,探讨社区护士在履行“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功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更好地开展社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案例分析法,将北京市某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案例,通过结构式观察法和深入访谈法了解该中心社区护士的工作现状与问题。结果: 社区护士工作内容排在第一位的是机构内的基本医疗方面的直接护理工作(平均时间为76.4 分钟/人·天),其次是机构内的公共卫生方面的间接护理工作(65.4 分钟/人·天);根据访谈结果,共归纳一级主题5 个,二级主题10个。结论: 目前社区护士参与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以间接护理为主,为了促进社区护理的健康、持续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社区护士编制,使之与工作负荷相匹配,加强慢性病管理,重视慢性病管理的效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奥马哈系统在脑卒中病人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高擎擎
. 2011 (12):  18-22. 
摘要 ( 786 )   PDF(1635KB) ( 386 )  
目的:应用奥马哈系统对出院后一个月内的社区脑卒中病人居家康复效果从认知、行为、状况3 个方面进行结局评价。方法:采用方便取样方法选取25 例脑卒中病人进行3 次社区家庭访视,社区护士应用奥马哈系统评估护理问题,并在实施针对性干预后从认知、行为和状况(K-B-S) 方面进行结局评价。结果:脑卒中病人卫生的认知和行为干预效果不明显,疼痛的状况改善不明显及排便功能的行为和状况干预效果不明显(P > 0.05)。其他健康问题干预前后的认知、行为、状况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或P <0.01)。结论:对出院后一个月内的脑卒中病人进行社区康复护理干预后,应用奥马哈系统从认知、行为、状况3 个方面进行结局评价,可明确干预效果,为评价社区护士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李晓翠
. 2011 (12):  23-25. 
摘要 ( 717 )   PDF(1430KB) ( 154 )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现状。方法:方便取样,采用自设问卷对北京市西城区和海淀区社区的142 名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95.1% 的社区护士认为健康教育是重要的,90.2% 的社区护士积极参与健康教育;影响社区护士进行健康教育积极性的前三位因素分别是:专科知识掌握有限(53.8%),社区居民参与热情不高(43.7%),没有方便、实用的健康教育参考书(42.3%);影响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困难环节中列前三位的依次是:活动现场的组织与气氛调控(58.5%),宣教方式、方法的选择与应用(17.6%),组织社区居民来参与活动(16.9%)。结论:社区护士开展健康教育的态度十分积极,但实施健康教育的技能相对较低,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护士工效挂钩的研究
/方平
. 2011 (12):  26-28. 
摘要 ( 678 )   PDF(1340KB) ( 155 )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客观、全面、公平的护士绩效考核分配方案,以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方法: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随机选择一 、二 、三级护理的患者各100 例,统计其每天所需的平均护理时数,根据护士承包不同级别患者的人数即工作量、工作质量、护理岗位、患者满意度来评定护士的绩效。结果:护士对新型的绩效分配方案满意程度高于之前的绩效分配方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5)。结论:绩效管理调动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稳定了护理队伍,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可持续发展战略
/李少冬
. 2011 (12):  28-31. 
摘要 ( 652 )   PDF(1258KB) ( 163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住院患者满意和体验监测量表的研制
/徐剑鸥
. 2011 (12):  32-35. 
摘要 ( 675 )   PDF(1546KB) ( 224 )  
目的:编制住院患者满意和体验监测量表,并对其进行信度、效度检验,为研究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提供测评工具。方法:参考《护理结局分类》中患者满意度结局,自行设计患者满意度调查表,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内容效度检验,向江苏省某“三甲”医院舒心病房患者发放调查表209 份,进行内部一致性信度、结构效度检验。结果:调查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5,内容效度指数为0.76。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5 个公因子,累积贡献率为75.516%。经最大正交旋转方法提取因子,共提取出因子37 个。结论:初步形成了信度、效度较好的住院患者满意和体验监测量表,为评价临床护理工作质量提供依据。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高美华
. 2011 (12):  35-37. 
摘要 ( 792 )   PDF(1276KB) ( 207 )  
目的:探讨综合性教学医院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护理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评判性思维倾向调查表(CTDI-CV)、评判性思维相关知识调查表及评判性思维相关因素调查表对619 名临床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的平均得分为(275.84±29.06) 分,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不同年龄、护龄、学历及临床科室的护士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而不同职称和不同个性特征的护士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年龄、护龄、学历及临床科室是影响临床护士评判性思维倾向的相关因素。结论: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水平,建议临床相关部门在继续教育中合理设计强化护士评判性思维的教育活动,并为护理人员创造有利于评判性思维发展的工作环境。同时,积极培养在校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以达到使我国护士整体评判性思维能力上升的目的。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Delphi法完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内容的研究
/崔立敏
. 2011 (12):  38-41. 
摘要 ( 584 )   PDF(1468KB) ( 135 )  
目的:完善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护理服务内容,并探讨其意义。方法:拟定腰椎间盘突出症围手术期患者护理服务内容,运用Delphi 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了解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结果:两轮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9% 和94% ;专家权威系数均数分别为0.79 和0.88;两轮术前、术中、术后咨询专家总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65、0.305、0.359 和0.435、0.316、0.425,且P 值均小于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确立了术前5 个分类指标及35个护理项目,术中4 个分类指标及25 个护理项目,术后5 个分类指标及41 个护理项目的服务内容,规范了该疾病护理流程,适应临床护理实践的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信度和效度研究
/王德慧
. 2011 (12):  42-45. 
摘要 ( 643 )   PDF(1453KB) ( 341 )  
目的:对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测。方法:采用文献回顾的方法,重点参考国际助产联盟制定的助产士胜任力标准,通过助产专业的专家,形成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并对北京市19 家医院的300 名助产士进行测评,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最终形成量表。结果:有效量表295 份。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共由6 个维度,54 项条目组成,其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数为0.978,各分维度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1 ~0.938 之间,均在0.9 以上,总量表的内容效度比为0.95,结构效度6 个因子的累计解释变量为70.927%,均在测量学可接受的范围。结论:该助产士核心胜任力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条目设置适用于我国助产士核心胜任力的评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人员绩效考核评价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陆小英
. 2011 (12):  46-48. 
摘要 ( 629 )   PDF(1287KB) ( 3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临终关怀模式探讨
/尹诗
. 2011 (12):  48-50. 
摘要 ( 574 )   PDF(1310KB) ( 437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国临床护理工作量测量方法研究进展
/刘凯
. 2011 (12):  51-53. 
摘要 ( 605 )   PDF(1338KB) ( 241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职护理实训基地共享机制探索及其思考
/左凤林
. 2011 (12):  54-56. 
摘要 ( 645 )   PDF(1267KB) ( 247 )  
对渝东北地区高职护理实训基地在满足校内护理及相关专业实训需要的同时,如何最大化地体现社会服务功能,实现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在分析实训基地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对共享的主体、共享机制组织管理与协调、实施共享的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形成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实训基地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本科生英语教学行动研究实施与评价
/杨秀玲
. 2011 (12):  56-58. 
摘要 ( 586 )   PDF(1269KB) ( 219 )  
目的:探索能够提高护理本科生英语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方法:参与性行动研究,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护理本科生英语教学可分为单词积累、CBI 教学法( 护理英语查房) 和即兴辩论三个阶段。结论:教学行动研究促使学生将英语学习与专业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在专业活动中应用英语的能力;增强了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有利于培养国际化、合作型的护理人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
/蔡学联
. 2011 (12):  59-61. 
摘要 ( 1934 )   PDF(1659KB) ( 321 )  
目的:探索品管圈活动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根据患者跌倒报告表,回顾2006 年1 月至2008 年9 月该院39 例住院患者跌倒状况,通过分析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并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确认运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后(2009 年1 月至2011 年9 月)该院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结果: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由实施品管圈管理前的0.03‰降低至改善后的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正确运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并且能提高圈员品质改善的能力。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129例院内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陈长英
. 2011 (12):  62-65. 
摘要 ( 1000 )   PDF(1524KB) ( 260 )  
目的:分析该院院内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特点。方法:对由院内不良事件上报系统收集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研究,对发生不良事件的患者性别及年龄、责任人职称、发生时间及不良事件的结局和分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57.4%),约50% 的跌倒、坠床事件可导致患者重度伤害;白天发生不良事件 率高于夜间(χ2=7.054,P =0.008),初级职称护士更易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χ2=22.278,df=2,P =0.001);无伤害事件报告比例少(20.86%)。结论:对不良事件的分析可为护理安全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依据,目前国内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需加以完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分组单项质控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肖晓玲
. 2011 (12):  65-67. 
摘要 ( 551 )   PDF(1352KB) ( 287 )  
目的:探讨分组单项质控在病区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病区护理质量项目分为6 ~ 8 个单项质量控制小组,每组设置组长1 名及组员1 ~ 2 名,经过统一培训,并制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按PDCA 循环法开展质量控制。结果:实施分组单项质控后,各单项质量指标、病人满意度、年护理缺陷发生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实施分组单项质控管理,加强了病区一级护理质控力量,提高了护理人员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减轻了护士长的工作压力,能有效防范护理缺陷的发生,促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与稳步提高。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追踪方法学在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王苹
. 2011 (12):  68-69. 
摘要 ( 619 )   PDF(1204KB) ( 44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专科护士管理实践
/李华
. 2011 (12):  69-71. 
摘要 ( 559 )   PDF(1255KB) ( 295 )  
为了更好地发挥专科护士在专科护理领域的作用,推动专科护理的发展,护理部为专科护士从事专科护理工作提供平台,如每周半天或每月1 ~ 2 天提供给专科护士,通过定期召开专科护士座谈会,开展专科学术活动,年终评选优秀专科护士等措施,有效地调动了专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该院25 位专科护士在各自的岗位上认真开展专科护理工作:成立联络护士小组、开展专科查房、专科会诊、护理门诊、专科培训等,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有效地推动了医院专科护理的发展;专科护士还积极参与省内各专科护理的学术活动,使其影响力在省内逐步扩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糖尿病专科护士在提升医院专项护理水平中的作用和地位
/步红兵
. 2011 (12):  72-73. 
摘要 ( 624 )   PDF(1190KB) ( 156 )  
目的:探讨糖尿病专科护士在提升医院糖尿病专项护理水平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在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核心的护理团队共同努力下,该院成立了院内糖尿病护理小组,定期组织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开展糖尿病护理会诊,开设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开展护理科研,牵头组建了镇江市糖尿病健康教育者网络。结果:经培训后护理小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考核结果均较培训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该院非内分泌专科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教育总体满意度由培训前的56% 上升到培训后的92% ;非内分泌专科病区糖尿病专项护理质量检查的均分由基线71 分上升为92 分;2010 年完成院内疑难护理会诊59 次、院外护理会诊3 次、健康教育门诊328 人次;2 位糖尿病专科护士申报的护理科研项目均获得了基金资助。结论:糖尿病专科护士是提升医院专项护理水平的重要因素,充分发挥其作用可提高全院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建设与管理
/林霞
. 2011 (12):  74-76. 
摘要 ( 676 )   PDF(1269KB) ( 254 )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物品消毒灭菌的质量。方法: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配备工作人员,完善工作流程和质量控制,将23 家医院需要消毒灭菌的物品进行统一集中管理。结果:实行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管理,能够确保物品的清洗、消毒及灭菌的质量,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率,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结论: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切实可行,既提高了基层医院消毒物品的质量,又节约了成本,达到了资源共享。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国内医院医疗废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梁洪蒙
. 2011 (12):  77-78. 
摘要 ( 440 )   PDF(1337KB) ( 339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香港精神科护理管理现状及其对内地精神科护理发展的启示
/朱映梅
. 2011 (12):  79-81. 
摘要 ( 550 )   PDF(1310KB) ( 436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我院护理管理人员培训需求及其对护理管理机制评价
/王娟娟
. 2011 (12):  82-84. 
摘要 ( 519 )   PDF(1397KB) ( 314 )  
目的:调查医院护理管理人员培训需求及其对医院管理机制评价,为护理管理工作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某医院74 名护理管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医院在文化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足,护理管理人员缺乏现代化的医院管理知识。结论:管理部门应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及护理管理培训工作。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二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护理人员工作投入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孟宪东
. 2011 (12):  84-86. 
摘要 ( 496 )   PDF(1358KB) ( 239 )  
目的:了解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投入水平及人口学特征与其相关性,为护理管理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工作投入量表对281 名急诊护理人员进行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结果: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投入水平总体平均得分为68.46 分,工龄进入了以工作投入为因变量、人口学特征为自变量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程,决定系数为0.036。结论:急诊护理人员工作投入水平处于中等,工龄对其工作投入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关键业绩指标绩效考核体系在我院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陶秀彬
. 2011 (12):  87-89. 
摘要 ( 557 )   PDF(1517KB) ( 164 )  
目的:提高我院护士的工作效率。方法:将KPI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引入到护士管理机制中。结果:实施KPI 考核指标体系的2 年多来,我院护士在公共考核指标和护理岗位考核指标上的增幅都取得了较大提高。结论:KPI 绩效管理可以将医院的战略目标和护士的具体工作有机地联系起来,为护士绩效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工作效率,推动了医院和员工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腹压预警标识相关动态护理干预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张敏
. 2011 (12):  89-91. 
摘要 ( 522 )   PDF(1426KB) ( 158 )  
目的:探讨腹内压预警标识与相应干预措施在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68 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分成观察组38 例和对照组30 例。根据患者腹内压变化及各脏器损害的不同,对观察组患者采用不同预警标识,实施相应护理对策和人员配置,对照组按护理级别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士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和患者及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结论:对重症胰腺炎患者实施基于腹压预警标识的动态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优化人力资源,及时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患者满意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个案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应用
/宋意
. 2011 (12):  92-93. 
摘要 ( 990 )   PDF(1178KB) ( 730 )  
个案管理是结合各医疗专业领域,系统性地提供照护服务的管理。它针对个案的疾病特点、个性需求,通过沟通、协调以及资源的分配,提供整合性的照护服务,是确保医疗管理质量、降低医疗成本及维持相当程度的医疗品质的管理工具。本文介绍我国台湾地区和我院乳腺疾病诊疗中心及美国实施个案管理的经验,阐述了个案管理的基本概念、发展背景,探讨了成功实施个案管理的关键环节,以及个案管理师的作用。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科技成果鉴定或评审的基本资料、流程、程序及注意事项
/颜巧元
. 2011 (12):  94-96. 
摘要 ( 468 )   PDF(1444KB) ( 1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