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患者院内转运安全管理实践
万娜 张春艳 王淑芹 金玉 孙兵 李绪言 唐晓 贾燕瑞
中国护理管理. 2025 (9):
1288-1293.
DOI: 10.3969/j.issn.1672-1756.2025.09.002
目的:评价基于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环境(Environment)及人员(Liveware)4个部分组成的SHEL模型的安全管理策略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治疗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为重症患者转运安全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重症监护病房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23名ECMO治疗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流程;2023年1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23名ECMO治疗患者为干预组,实施基于SHEL模型的院内转运安全管理策略。比较两组转运效率、转运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团队综合处置能力。结果:干预组转运前准备用时(12.59±1.27)min、转运途中用时(23.53±2.16)min,短于对照组的(13.62±1.52)min和(25.44±3.16)min(均P<0.05)。干预组团队技术能力得分(78.40±0.55)分、非技术能力得分(18.20±0.84)分及总分(96.60±1.14)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6.20±1.79)分、(15.60±1.82)分及(91.80±3.56)分(均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SHEL模型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ECMO治疗患者转运效率及团队综合处置能力,提高院内转运安全性。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